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攻击受害者妞妞父亲,“它们”缺乏基本人性

2021-08-02 07: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博士宝宝宝宝 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

摘要:它们利用受害者的身份弱势,欺负陷于痛苦中的受害者无暇反驳。这些人,从不会质疑强势者、施害者、打人者,专咬弱势的受害者。受害者似乎好欺负,有些躺在医院里,有些甚至躺在太平间开不了口说话,有些沉浸在巨大痛苦中无法自拔无心发声,有些承受着受害的心理羞辱和心理创伤无法公开表达,这种受害困境让一些攻击者有恃无恐。

吐槽青年出品

对不起,作为信奉理性的评论人,用词本应平和克制,但面对它们热衷于攻击受害者、甚至连一个遇难者的父亲谦卑地表达悲伤都不放过时,实在忍不住骂一句:真是丧尽天良,丧失基本人性。

郑州水灾中那张父亲穿着雨衣跪在地铁口,自行车上写着等着妞妞归来的照片,让无数人心碎。“封面新闻”《妞妞,一个父亲的送别》还原了照片后一个家庭的悲剧。父亲穿着的雨衣,是父女两人最后一次一起上班时穿的,他戴着的墨镜,是妞妞送给他的礼物,那辆老式的自行车,载着妞妞从小女孩长成了大姑娘。妞妞在药房工作,上个月才带着女儿去拍艺术照,妞妞奶奶一直在住院,爷爷陪在左右,不会上网的老人直到现在都不知道孙女已离开。妞妞的丈夫出生时因为大脑缺氧身体微有残疾,笨拙而真心地爱着妞妞,洒水车来了会用身体帮妻子挡住水,那一晚牵着手的夫妻两在地铁5号线被冲散,再看到时在太平间,已是阴阳相隔。充满自责、无法走出悲伤的父亲,以那种方式“等着”妞妞归来。

一个父亲如此谦卑地表达失女的悲伤,竟然受到了一些人的恶毒攻击,说他是炒作,攻击这个父亲“为什么穿着雨衣”,为什么戴着墨镜,为什么这么大了还要“自行车接送”,为什么要写“爸爸还想接你回家”的标语,大热天捂着盖着搞什么行为艺术?——多么下作的攻击,不共情受害者也就罢了,这是在舆论审判和二次伤害一个悲伤欲绝的父亲的节奏啊。甚至在媒体报道确证了事实、警方也进行了确证、多方信息还原了这个家庭的悲剧后,这些人仍在胡搅蛮缠,攻击媒体报道和受害者。

这些人是不是已经自负、张狂、冷血到极限了?媒体赴现场的报道,警方调查的确证,一个家庭一边承受着失亲之痛一边还要“面对舆论用事实证明自己的悲伤”,被恶毒的攻击逼着把血淋淋的伤口展示给大家看,仍然满足不了它们嗜血的“真相需求”,似乎包含太平间的遗体、父亲的哭泣、媒体到现场的采访、警方提供的确证,都比不上它们键盘后那些信口开河、毫无依据的猜测。这是一种“胡乱猜测”对“确证事实”的可怕颠覆,这些人对一件事情知道的越少,就越热衷于形成判断,而且是强烈的、不可改变的、根深蒂固的判断。

攻击受害者妞妞的父亲,不是网络个案,而是“攻击受害者”这种现象演化到极端的产物。面对看得见的、明摆着的受害情节,用常识和常理可以判断的受害事实,有些人不同情和帮助受害者也就罢了,而是借助信息的不对称、细节的模糊和受害者的身份弱势,去攻击受害者,制造指向受害者的网络暴力。在种种畸形生态的驱动下,攻击受害者甚至已经成为一种流量营销的生意,借助扭曲的姿态在网络茧房中聚敛人气,作为变现的资本。同情和保护受害者是基本的道义,起码的舆论水温,绝大多数人的常识底线,反道义的“攻击受害者”为何能成为一种让某些人趋之若鹜的现象呢?背后可能这样几个原因。

其一,借助后真相的信息混乱,误导不明真相者,营造出位、醒目、另类的人设。后真相的语境,情绪往往远远跑在事实的前面,自媒体太多、记者太少、事实不够用,情绪发酵的速度比事实调查快多了,“反转”似乎成为一种常态。这种生态背后的情绪便成为一些人收割的对象。人们以往熟知并承诺遵从的“从事实证据推出结论”或“结论服从于事实”的逻辑规则发生了逆转,转变为“让事实证据服从于既定的结论”,“事实胜于雄辩”的原则被“雄辩胜于事实”所取代。在网络上,似乎每个事实都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你再觉得是常识常情,都会有相反的声音出现,抵消着事实和共识。攻击受害者的现象,就滋生在这种土壤上,不管有没有证据,先把声音抛出来,把“无证据的胡喷乱猜”阐释为“另一种声音”,用“平衡”“反转”“质疑”“网曝”“据称”作幌子,掩盖毫无事实依据,混淆舆论的视线。

其二,利用受害者的身份弱势,欺负陷于痛苦中的受害者无暇反驳。这些人,从不会质疑强势者、施害者、打人者,专咬弱势的受害者。受害者似乎好欺负,有些躺在医院里,有些甚至躺在太平间开不了口说话,有些沉浸在巨大痛苦中无法自拔无心发声,有些承受着受害的心理羞辱和心理创伤无法公开表达,这种受害困境让一些攻击者有恃无恐。

其三,利用所谓的“传播正能量”作掩体,自抬身份,将自身所有言行包裹在这种人设中绑架舆论。这些人,往往特别善于喊口号,把自己的行为与“正能量”挂钩,在一些热点中姿态摆得很足。当它们攻击受害者时,别人质疑时,就会给别人贴上“攻击正能量”的标签,仿佛别人质疑几句就是与正能量为敌。这种策略有时候似乎挺管用,甚至绑架了一些平台,不敢碰它们,投鼠忌器。

其四,利用信息不对称和茧房效应,伪造所谓“民意”舆论,进行舆论敲诈和流量收割。虽然攻击受害者的行为,受到多数人的不齿,但因为网络被割裂成了不同的圈层,人们被局限在不同的茧房和回音室中,浏览不同的信息,代入不同的身份,投喂不同的情绪,那些悖离事实和公道的攻击,往往能欺骗少数人。这少数人形成的流量和舆论,形成一种回音扩大效果,制造出某种很有欺骗性的舆论幻象。

事实和法律是底线,我们未能阻止悲剧和受害的发生,起码要让那些受害者得到保护,保护它们表达悲伤的卑微底线,保护它们不受二次伤害,让它们感受到公道和人心的温暖。纵容“攻击受害者”现象的存在,是正义和公道的耻辱。

原标题:《攻击受害者妞妞父亲,它们缺乏基本人性》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