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市政厅|管理城市大型活动的垃圾?不如让扔垃圾变成投票

澎湃新闻记者 冯婧
2015-10-03 15:35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假期里面,城市的大型活动也格外丰富,这些活动都必须面对垃圾处理的问题——参加活动的人们不免要吃吃喝喝,从而丢弃大量塑料瓶和食物包装。比如,音乐节上往往喝酒助兴,但活动现场并不可能时时处处都有垃圾桶,而在气氛高涨时,却要寻找垃圾桶,这也不免扫兴。

Wecup:醒来吧,我们的杯子

荷兰鹿特丹的一些年轻设计师想到了一个方法。他们发起了一个叫做“WECUP”的项目,单从名字来看,可翻译成“我们的杯子”。这里主要指的是活动现场的塑料杯、易拉罐之类的杯子容器。WECUP与WAKEUP(醒来)谐音,似乎在说,或许应该用这些杯罐来做点什么了。

2014年9月,在鹿特丹的一个城市节日(Wereld van Het Witte de Withkwartier Festival)上,Wecup被首次投入使用。其装置形式很简单:由两个巨大容器组成,容器上面各对应一个标语。当需要扔垃圾时,人们就可以参与到这个社会设计中。

把扔垃圾变成游戏

实际上,在这里扔垃圾,对应的是一个表态投票过程。投放垃圾之前,你可以看到垃圾桶上对应的标语,更喜欢迈克·杰克逊,还是猫王?设计师用这个巧妙的设计,使原本是负担的扔垃圾过程变得趣味盎然,让参与活动的人们意识到,把手里的垃圾放到正确的地方是一次愉快的表态。

垃圾桶的标语设计也煞费苦心。要引发参与者的共鸣,乃至有社会价值的讨论。比如,有一个装置上的标语是这样的:伊拉斯谟大桥是分隔 / 伊拉斯谟大桥是合并(Erasmus bridge divides / Erasmus bridge unites)。伊拉斯谟大桥是鹿特丹的地标,也是城市南北连接的标志物。鹿特丹南部曾是工人聚集的港口码头区,后来迁入大量移民,一直是城市更新改造的重点;鹿特丹北部则是中产阶级的生活区。设计师提出这样一个论题,是试图引发公众对鹿特丹城市的思考:伊拉斯谟大桥到底将城市分隔开来,还是让城市更加融合。

WECUP不仅更好地回收了垃圾,加强公众对垃圾回收的意识,还让公众完成了一次表达自己观点的投票。垃圾回收不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个有趣的参与活动和公共议题的讨论。

用投票进行参与

WECUP团队的一位设计师Oana Clitan说:“我们看到人们珍重地投下他们的瓶子,好像这些东西不是垃圾。他们非常积极地参与,被那些标语口号所吸引,非常开心地做出自己的选择,还会和装置合影,并和朋友们讨论。我们很想知道,设计会对人处理垃圾的方式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希望公众用自己手中的垃圾,表达对城市、文化和社会等公共议题的意见。”

投票结果在现场显而易见,而它们也会在Wecup的官方网站上发布。这个网站非常有趣,在这里你每次都要进行投票,才能获得更多信息。选择“想看活动内容”,就可以看到各种活动照片,继续选择“想看看艺术”,就被链接到活动节日的网站,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想看看猫王”,然后就会被链接到猫王的音乐视频。

当城市面对环境和垃圾的问题时,如何让居民能积极参与,通过参与活动,增强居民的环境意识,这是一个难题。有时候,仅仅宣传说教,很难获得好的效果。我们的城市需要更有趣的方式来对人进行引导,就像WECUP项目一样,在游戏中做到垃圾回收,并且讨论城市的问题。

那么,这个想法是怎么来的?澎湃新闻市政厅通过电子邮件采访了WECUP团队:

澎湃新闻:WECUP这个创意想法是怎么来的?

WECUP团队:WECUP是由一群设计师创造发展起来的,大家有着志同道合的兴趣,都着迷于用户参与式设计,也期待这些设计可以应用于解决社会问题,例如垃圾回收循环利用。

我们做这个创意项目,是因为一个邀请,“开放集市”暑期学校(Open Set summer school)请我们设计一款产品,并在鹿特丹的一个城市节日(Wereld van Het Witte de Withkwartier Festival)中展出。鉴于两周的暑期学校的主题是社会设计,我们在设计过程中也一直思考社会层面的介入。

我们想要设计一个装置,能够让参加节日的公众积极参与。最后我们想到了塑料杯——大型露天活动中,人们会大量使用塑料杯来喝东西,但很少有机会对这些杯子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我们很想看看,能否通过设计影响公众对垃圾的态度。同时,我们对投票非常感兴趣,也在思考投票的更多意义——是否能用投票的形式,创造一个公共讨论的比赛,而这些公共讨论是关于城市、文化和社会的一些有趣话题。

澎湃新闻:这是一个团队合作的社会创新项目,参与的设计师的背景如何?

WECUP团队:WECUP的设计师团队包括:Giacomo Boffo, Vlad Butucariu, Alessandro Carosso, Oana Clitan and Irina Shapiro。我们三年前在荷兰布雷达的圣乔斯特艺术学院(AKV St.Joost)认识,我们都获得了该校的视觉传达设计硕士学位。从那以后,我们各自运营着独立设计工作室,也在一些项目上有所合作。我们现在都在鹿特丹,虽然每个人的实践有很大差异,但我们都对设计的社会价值有极大兴趣。Irina Shapiro和 Vlad Butucariu一起成立了Squash工作室,组织了过去四年的开放集市暑期学校;Oana Clitan对迎合大众的媚俗作品(kitsch)和插图有着自己的研究;Alessandro Carosso致力于印刷和书籍设计;Giacomo Boffo对体验设计颇有研究。

澎湃新闻:我们很喜欢你们的那些投票口号,可以给人思考空间,这些口号是怎么得来的呢?最后是哪些口号获胜了?

WECUP团队:我们为寻找恰当的口号,做了很多工作。面临的挑战是,要让这些口号易懂,还要有煽动性。这些口号要可以引发讨论,而且还要符合当地环境和活动现场情境。最后,我们找到了一个范畴,从纯粹的流行文化(让“迈克尔·杰克逊”还是“猫王”复活)到城市及社会问题[鹿特丹的伊拉斯谟(Erasmus)大桥的功能是”分隔“还是”合并“,伊拉斯谟大桥连接了鹿特丹南部和北部,南部通常被认为是问题地区,而北部是富有的地区]。

以下是我们在三天节日期间使用的所有口号,以及最终获胜的那一句:

Want more art / Want more beer;

希望有更多艺术 / 希望有更多啤酒

胜出:希望有更多啤酒

Need more time / Need more money;

需要更多时间 / 希望有更多金钱

胜出:需要更多时间

Erasmus bridge divides / Erasmus bridge unites;

伊拉斯谟大桥是分隔 / 伊拉斯谟大桥是合并

胜出:伊拉斯谟大桥是合并

Home is where the heart is / Home is where the job is;

家是心之所在 / 家是工作之地

胜出:家是心之所在

Ketchup on my fries / Joppiesaus on my fries;

我的薯条蘸番茄酱 / 我的薯条蘸朱琵酱(Joppiesaus,一种荷兰特色小吃酱料)

胜出:我的薯条蘸番茄酱

Bring back Michael / Bring back Elvis

让迈克尔杰克逊复活 / 让猫王复活

投票数相等,打成平手

Rotterdam forever / New York forever;

鹿特丹永恒 / 纽约永恒

胜出:鹿特丹永恒

澎湃新闻:除了鹿特丹,你们还在其他地方进行过相同的项目吗?未来还有什么计划吗?

WECUP团队:目前,我们只在鹿特丹进行了尝试,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公众表现出对参与和互动的极大热情。未来,我们希望把这一形式推及到各种各样的废品上,继续扩大公众参与程度,比如,可以问观众他们希望展示什么样的“口号”,或希望如何处理这些回收的垃圾。这些都会很有意思。我们也想将投票收集来的瓶子,用以制造在活动节日上用的雨衣、椅子和雨伞,以此进行循环利用,让废品再生。我们还在积极探索,希望能把“WECUP哲学”更多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而不止是大型活动节日期间。

澎湃新闻:你们如何看待社会设计(social design)?

WECUP团队:我们认为社会设计应该包含非常广泛的实践,在社会设计的范围内,比起“以社会公益为出发点的经典设计项目”,我们更多将自己定位在“积极吸引公众参与社会事务”的类型,希望能用设计来吸引更多公众关注和参与。比如,我们非常景仰Martijn Engelbregt的工作,他非常有名的参与式项目是Groot Leeuwarder Monument。

Groot Leeuwarder Monument居民参与项目的建造过程,图片来自http://www.egbg.nl/

(编者注:Groot Leeuwarder Monument是Leeuwarder市居民参与到城市纪念物的制作过程的项目。

2009年8月,艺术家Martijn Engelbregt受邀,建造一个城市纪念建筑,他选择了一个特殊的建造方法,把4.5万块砖进行清洗包装,然后委托流浪者把所有砖块礼物,送到每户Leeuwarder市居民家中,礼物中有参与指南,邀请所有居民到城市的中心广场,把砖砌到即将建设的纪念物上。后来出现谣言,说这些砖头是用来毁坏城市的,市长决定停止砖块的派发。但这个意外并没有阻止活动继续,艺术家把未发出的砖块堆在市中心广场上,人们可以继续参与建造。刚开始人们有些犹豫,当一些人在砖块上写下留言,并把砖块堆砌起来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进来。经过8天建设,人们在砖块上写下了各种留言,城市中心建起了一个建筑物。人们开始向朋友展示自己的砖块,合影留念。五个月后,这个市民参与的纪念物被拆除。)

(除标注外,其余图片来自WECUP团队。澎湃新闻实习生赵爽对文章翻译亦有贡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