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故宫博物院今90周年院庆,慈宁宫文物首次“裸展”

澎湃新闻记者 赵振江
2015-10-10 07:52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今天,故宫博物院迎来90周年院庆。为迎接90岁生日,故宫博物院开放了四大新的区域,筹备了一系列新展并同时亮相。
新开放的四大区域包括宝蕴楼、慈宁宫区域、午门-雁翅楼区域、东华门区域,其中设置了八个展览,开放面积由目前的52%增加至65%。这些展览不再另收门票,观众进入故宫博物院后即可免费参观。

展览包括“普天同庆——清代万寿盛典展”、“寿康宫原状及崇庆皇太后专题展”、“慈宁宫雕塑馆常设展”、“营造之道——紫禁城建筑艺术展”等。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随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提前参观了故宫新开的八大展览,看看有哪些不容错过的经典展品。

宝蕴楼:文物库房话当年

展览一、“故宫博物院早期院史展(1925-1949)”

宝蕴楼位于故宫西华门内、武英殿西,原是清咸安宫旧址。单霁翔介绍,1915年北洋政府时期,为了存放沈阳故宫和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两地的文物,在此处重新建起一座民国建筑风格的“文物库房”。

修缮后的宝蕴楼,从“文物库房”变身展厅,但因宝蕴楼为砖木结构,在承重方面有所限制,因此将采取预约制开放方式。设在此地的“故宫博物院早期院史展(1925-1949)”较全面地展示了故宫博物院从1925年到1949年的发展历程。这20余年间,故宫博物院经历曲折建院、短暂发展、文物南迁及东归等多个历史阶段,形成特有的典守精神和严谨的治学传统。

该展览分为五个部分,其中展示了1930年故宫博物院以理事蒋介石领衔上报并获批的“完整故宫保管计划”,以及首任院长易培基聘专门委员之手稿。第五部分“胜利后的接收与充实”则展示1945年在太和殿接受华北战区日军投降、1948年合并古物陈列所、故宫接收接管充实文物藏品之历程。1949年2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派员接管故宫博物院。

慈宁宫:文物穿“隐身衣”首次裸展

展览二、雕塑馆

慈宁宫雕塑展的一大特色是很多首次亮相的大体量文物。澎湃新闻在现场发现,故宫博物院首次采用“裸展”的方式进行呈现,即没有玻璃隔挡,观众和文物直接“面对面”。这对管理和文保都是一种考验。为确保文物的安全,故宫为其涂了一层保护材料,这种材料不伤害文物本体,观众从表面看不出来,而且通气效果好,不会把湿气憋在文物体内。

展览共计展出400余件雕塑文物,年代跨度从秦代跨越到清朝,包括慈宁宫正殿、慈宁宫东庑、慈宁宫西庑、大佛堂、大佛堂西庑五个展室。

展览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北齐石佛与石菩萨像,澎湃新闻在现场发现这三尊巨大的一佛二菩萨像用白石雕成。虽然佛与菩萨像的形体十分高大,但是雕刻却十分精细,比如佛像袈裟厚重的质感,菩萨手指柔软丰腴,同样的白石雕凿,却做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效果。

北齐 石佛像及菩萨像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胡国强介绍,仅中间的大石佛就重达4吨多。此前20多人用了20多天才将大佛立起来,之前大佛一直在库房“躺着”。颇为神奇的是,大佛地“躺”在库房的时候脸上展现出“哭相”,而如今得以直立展出,灯光下却展现出迷人的微笑。胡国强解释称,这是因为观察角度的不同导致的不同视觉效果。

此外,澎湃新闻在现场发现了清乾隆银鎏金六世班禅像。胡国强介绍,六世班禅本为了庆贺乾隆皇帝的70大寿,千里迢迢从西藏札什伦布寺启程,历经青海、内蒙等地到达承德。乾隆皇帝非常重视六世班禅的此次朝贺,一路不断派人护送和问候,并大加赏赐,还特意在承德仿照札什伦布寺修建了须弥福寿庙供六世班禅下榻。参加完祝寿活动后,六世班禅来到北京,住在西黄寺。

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初二,六世班禅因患天花在北京西黄寺圆寂。乾隆皇帝十分悲痛,他命人按照六世班禅生前画像,制作了4尊银鎏金六世班禅像,分别供奉在北京西黄寺、紫禁城雨花阁西配楼班禅影堂和承德须弥福寿庙、避暑山庄无量寿殿。原供养在紫禁城中的六世班禅银像,于1973年拨交给洛阳市文化局,现陈列在洛阳市博物馆里。故宫雕塑馆现在陈列的这尊银像是1914年从承德运回故宫的。

清乾隆银鎏金六世班禅像

寿康宫:再现皇太后宫殿原貌

展览三、四

寿康宫位于紫禁城的外西路,是清代皇太后居住的宫殿,由正殿、东西配殿、后殿、围房等房屋组成,分三进院落。

寿康宫自故宫博物院成立迄今,一直作为文物库房使用。此次将寿康宫一区中轴线上的寿康宫正殿及后殿(寝殿)辟为原状展区,主题为“万岁千秋奉寿康”,恢复乾隆年间的陈设。

寿康宫始建于雍正十三年(1735)十二月,竣工于乾隆元年(1736)十月,是乾隆皇帝为生母钮祜禄氏(1693-1777)建造的颐养起居之所,并钦定嘉名。

乾隆皇帝即位后,母以子贵的钮祜禄氏被尊为皇太后,徽号崇庆,拥有至尊高贵的身份地位,九上徽号,四下江南。外享街歌巷舞的万寿庆典,内享五代同堂的天伦之乐。福寿双全,享年86岁,是中国古代皇太后中最长寿者之一。崇庆皇太后在寿康宫居住时间最长,故将寿康宫主人定位为崇庆皇太后,原状复原时间定位于乾隆朝。

当时寿康宫内的陈设富丽堂皇,琳琅满目,西晋陆机的《平复帖》就收藏于此,最后作为皇太后的遗念,赏赐给了皇孙永瑆。此次展览通过对220余件(套)精美文物的展示,凸显崇庆皇太后高贵尊崇的地位与乾隆皇帝以天下奉养的孝道。

正殿内景

正殿天花

寿康宫正殿坐北朝南,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出廊,明间殿内悬乾隆皇帝御书“慈寿凝禧”匾额。故宫博物院根据历史档案将其恢复原状,屏风、宝座为紫檀嵌竹工艺,屏风的主题纹样为海屋添筹,系乾隆三十六年(1771)为庆贺皇太后八旬大寿特于十月二十八日陈设于此,现回归原处。

“庆隆尊养:崇庆皇太后专题展”

寿康宫东西群房设有“庆隆尊养:崇庆皇太后专题展”,与寿康宫原状陈列相呼应,从故宫博物院藏品中特别遴选出与崇庆皇太后相关的文物60余件,通过实物展示崇庆皇太后的生活状况,使观众全面感受“女性世界”的宫廷生活、文化习俗与历史风貌,体会到乾隆皇帝对母亲的尊重与孝心。

专题展地点为寿康宫东西群房,其中三个展厅展示文物,第四个展厅为影像放映室。分为三个单元:“母仪天下”,通过皇太后的画像、宝玺、徽册、谥册、朝珠等文物,展示皇太后的品德和地位;“慈寿无疆”,选取了万寿如意、御制书画、九九寿礼展示皇太后逢旬的三次庆典;“母子情牵”,以乾隆皇帝御笔书画为主,展示乾隆皇帝与母亲之间的深厚感情。

慈宁宫花园:探秘女性的世界 参观考古工地

展览五、六

故宫专家介绍,紫禁城内一共保存有四座花园,分别是御花园、慈宁宫花园、建福宫花园(也称“西花园”)和宁寿宫花园(也称“乾隆花园”)。其中只有慈宁宫花园是专门为太后、太妃们服务的,这是它最独特之处。一方面花园是太后休闲游玩之地,乾隆以后又成为太后虔诚礼佛之所,每年还要在花园举办多次纪念先皇帝先皇后的“忌辰念经”等活动。与紫禁城中其他三座花园相比,慈宁宫花园是一座以佛堂为主、保存藏传佛教文物最多、供奉着完整藏传佛教神像系统的花园。

2015年10月10日,经过多年的精心筹备,慈宁宫花园将正式对外开放。其中咸若馆将成为故宫博物院目前保存的40多座藏传佛教原状佛堂中,第一座对公众开放的佛堂。

此外,观众还可以实地参观慈宁宫花园东院考古工地。该工地位于长信门以南、南天门以北,慈宁宫花园以东的区域内。慈宁宫花园东院考古工地经2014、2015两个年度的工作,已发现清代中期砖铺地面、建筑材料施工坑,明代后期砖石混建排水沟、砖铺地面和明代早期大型建筑基址等重要遗迹。

北宋木雕彩绘贴金观音像

2015年10月10日起,慈宁宫花园东院考古工地采取边开放边发掘的形式对公众展示故宫考古成果,努力探索故宫保护文化遗产和公众考古相结合的道路。主要展示方式有三种:一是栈道外的考古探方区域继续进行科学的田野发掘工作,使观众在行进中观看考古发掘过程;二是在栈道入口处和西侧树立10块图文并茂的展示牌,向观众介绍考古发现成果;三是在已发现的明早期建筑基础等各类遗迹和遗物上摆放中英文标示牌,观众可自行阅读了解。

午门-雁翅楼:看清代皇帝皇后如何过生日

展览七

“普天同庆——清代万寿盛典展”是午门及东西雁翅楼展厅维修升级后的首个展览,向观众展示清代帝后庆寿盛况。单霁翔介绍,这是整体改造完成后的午门及东西雁翅楼展厅首次亮相。

据故宫专家介绍,该区域故宫博物院面积最大、功能最全、规格最高的现代化展区,以2800平方米的大型展览空间满足多门类文物大规模展示的不同需求;也是最为独特的博物馆展厅,居高临下,古代建筑外观完全保持原貌,内部则是既具有宫殿建筑氛围,又拥有现代展览设施的文化空间。

清代帝后庆寿是清代的盛事,既展示了清代的诸多礼仪,也呈现出当时的民风民貌;既蕴含了清代帝后的祝寿思想,还彰显了清代帝后尊老敬贤的道德示范,亦反映了清王朝的政治风气、经济实力。清代帝后庆寿更是珍品荟萃的舞台,反映了清代工艺技术的进步;演艺活动的丰富,亦促进了文化的昌盛。

此次展览共展出500余件文物,包括书画、玉器、陶瓷、漆器、珐琅器、织绣品、家具、戏曲等多种文物类别。展览分为六个部分: “同登寿域”、“寿满京华”、“寿意敬呈”、“金殿贺寿”、“盛席寿宴”、“寿戏致祥”。

在第二部分“寿满京华”中,展出《康熙帝万寿庆典图》。该图长达39.39米,展示从西直门到神武门一段衢歌巷舞的场景,由此感受万民欢庆的盛况,同时亦把第一卷皇帝步舆的部分打开。配合展品有视频动画和语音导览,可带领观众随同皇帝从畅春园进宫的路线,情景般地把观众带入下一区展厅。

第三部分“寿意敬呈”,则展现贡品的情况。清代帝后万寿节期间,王公大臣、少数民族领袖均进献丰富的物品以示诚敬;皇子皇孙为父皇母后呈敬寿礼,表达尊亲孝道;一些周边国家亦会派遣使臣,携带贡品入朝进献,清王朝厚往薄来,赏赐众多物品。其中尤为引人注意的是皇子皇孙祝康熙帝六旬万寿诗文屏风。该屏风边框用紫檀木制作,分为子母两框。镶嵌雕刻的龙纹、寿字螺钿。内框上髤彩漆花卉及描金团寿字。上楣板雕刻正龙,下裙板雕刻升龙。屏扇正中为绢地书七言诗,四周锦边。

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是康熙帝六旬万寿圣节。三月十六日,皇三子允祉率诸弟与子侄,即康熙帝的子孙两辈各向其进围屏一组。屏心正面纸地上为用石青粉所写的皇子七言律诗,皇孙所写为五言律诗。背面则在绢地上刺绣不同篆体的寿字多达万个。

东华门:古城墙上看古建

展览八

故宫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故宫博物院拥有近6000件古建文物藏品,但是始终没有一个专门展馆来展示壮美的古代建筑群和精美的古建文物藏品,为弥补这个遗憾,东华门区域修缮后,作为 “古建筑馆”,即故宫博物院又一个常设展览,向公众开放。

故宫方面介绍,古建筑馆总体涵盖自午门至东华门段城墙、东南角楼、东华门和銮仪卫四个部分,它们本身就是重要的文物建筑,涉及古建筑从传统设计方法到“瓦木油石”等各作内容,自身具有特殊而丰富的历史信息,如东华门城楼内檐彩画和斗拱、东南角楼瓦兽件和木结构做法等。通过古建筑馆的开放,首次实现东华门城楼、东南角楼、城墙、地面展厅相结合,充分尊重、挖掘建筑空间自身的价值和魅力,形成一个立体的、生动的、视野开阔的大型展览;并在展厅内借助专业科技手段的研究解读,以既具深度,又具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展览方式,呈现古建筑的文化内涵。
其中,东华门城楼设置为“营造之道——紫禁城建筑艺术展”,分为“规划意匠”、“内檐装修”、“瓦作意匠”、“彩画作意匠”四个部分,展出精美的古建筑文物和资料,其中有档案图纸70余张,文物资料50余件。重点展出文物包括:样式雷烫样、古建档案、内檐装修及仅存的一套太和殿脊兽等文物,特别是玻璃画为首次展出。展厅内设计跃层,可以让观众近距离欣赏东华门建筑构件和彩画天花之精美。

同时,故宫将开放从东华门至午门的一段城墙,使观众可以细细观赏城墙的结构与建筑之美,并进入东南角楼,欣赏其构造的精美绝伦,并观看数字影视作品《角楼》;在东华门下的銮仪卫区域,设置为一个开放的石刻展区,展出400余件院藏的建筑石刻,使观众在城楼上可以居高临下地欣赏精美的石刻文物,在历史的氛围中徜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