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杭州:助人反被讹,不管有没有急救资格均无须自证清白

澎湃新闻记者 姚似璐
2015-12-30 16:34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30日获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该条例为救助者免除了后顾之忧。

助人以后反被讹怎么办?杭州试图通过地方立法从根子上解决“老人倒地扶不扶”的问题。12月30日,《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经浙江省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16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该条例将为见义勇为者免除后顾之忧,其中相关条款规定,“被救助人主张其损害是由救助人造成的,或者主张救助人在救助过程中未尽合理限度注意义务加重其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举证责任”。

“该条款与《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的‘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即‘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举证规则是一致的,都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所主张的事实,有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杭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30日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在文明行为条例中强调救助者要不要担责问题,正是基于近年来时有发生的救人反被讹事件。2011年,广东一名儿童小悦悦被车碾压后,18名路过者无人施救,孩子最后死亡,该事件引发全国反思,“我们在呼唤道德回归的同时,更需要在法律层面对道德进行有效保护”。

该条例还规定,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主张的,依法由被救助人承担不利后果;救助人因被救助人捏造事实、诬告陷害而发生费用的,有权依法向被救助人追偿。

澎湃新闻注意到,为见义勇为者立法撑腰,杭州早有尝试。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杭州市院前医疗急救管理条例》相关条款规定,“鼓励经过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具备急救专业技能的公民对急、危、重伤病员实施紧急现场救助,其善意紧急现场救护行为受法律保护,不追究有关法律责任。市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给予其奖励表彰”。

“《杭州市院前医疗急救管理条例》中相关条款的免责主体仅限于经过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具备急救专业技能的公民,而无证公民的救助行为也应当受到法律保护。”杭州市法工委上述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表示,《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中所指的救助人涵盖范围更大,指所有公民。在施救行为的规定上也更宽泛,除包含对急、危、重伤病员实施紧急现场救助外,类似扶起跌倒老人这类不涉及挽救生命的救助行为也在其列。

“也就是说,今后如果你有急救资格证救人不成功可免责,没有证救了人被起诉后,也不用承担举证责任。”该负责人表示,两个条例互为补充,都是为了鼓励助人为乐,保护好心人。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