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访|《三联》主编李鸿谷:我们的新闻其实不软

澎湃新闻记者 赵振江 实习生 陈柯芯
2016-01-20 07:45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2015年7月,《三联》面临一个选择,要不要涨价?这关系到我下半年能不能把回款拿回来,《三联》能不能跑回大势、找回温暖。”16日,《三联生活周刊》新任主编李鸿谷在三里屯庆祝杂志二十岁生日时如此回顾过去的一年。

事实上,传统媒体衰落是被讨论多年的话题,能够达成共识的是去年或可称为媒体寒冬。作为业界标杆的《三联生活周刊》如何转型,是50岁的李鸿谷需要面对的新问题。

这个干了三十年新闻、并以社会调查新闻成名的新闻老兵,这一天少见地穿上了西装,在大屏幕前演讲,他俨然化身为产品经理,台下有人打趣“哎呦,李布斯啊。”

李鸿谷介绍的产品,名字叫“松果”。

这个名叫“松果”的App,试图搭建一个生活方式的共享平台。“我们想做一个线上线下互动配合的平台,就像UBER,线上能够把双方连接起来,线下是交易。”李鸿谷介绍,松果的口号是“一万个生活家”。平台的宗旨是把生活家和需要生活家的人连接起来,形成互动。

谈到“松果”的具体技术细节,怕解释不清楚的李鸿谷叫来创新产品中心总监,但谈到新闻、谈到三联的总体布局,被称为“中国式新闻原教旨主义者”的李鸿谷便滔滔不绝,如果不是一会儿还要招待来庆祝三联生日的客人,我们一定会聊得更久。

李鸿谷

我们的使命用软和硬是没法界定的

澎湃新闻:以前《三联生活周刊》侧重社会报道、调查报道,偏硬一点。而这些年有声音说,三联越做越软了,你怎么看待这种变化?

李鸿谷: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流行的新闻产品。在前十年、前二十年那是我们的核心产品,我们当时会说这样的词儿:调查性报道、专业主义,还可能说情怀,这是我们过去定义好报道的词儿。过去对我们报道的定义就是:调查性报道、专业主义、人文精神、特稿、特写。

即使在那个环境下,《三联生活周刊》所做的报道也跟这些定义是有差别的。简单来讲,我们要做的不完全是信息梳理,我们要做的是去生产知识,如果说我们的报道能够超越一般的报道,是因为我们是用深度打败时间、速度,我们要去做足够深的,能够进行到知识层面的报道。

举个例子,我们对新闻的认识和一般媒体可能有很大差别,你还记不记得中央电视台被烧过一次,当时我们还做了一个封面故事。当时大多数媒体,着重点是背后有没有败德、贪污腐败行为,这个责任是谁,因为这个事儿太大了,大家都去追责,在我看来,这是当时流行报道的一般模式。但对我们杂志来说,我们生产知识,央视大火只不过是按照时间,一定会出一个结果的过程。所以我们做什么呢,那场大火背后有没有败德、腐败行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这么一场大火,发生在一个垂直社区——八个单元的板楼。它的火灾怎么防范、材料怎么运用、人员怎么疏散,这个构成未来我们生活的真实场景,而这场火的出现,考验了这些所有的出现。

这些是会影响更多的人的,过去我们讲谁的责任,谁贪污腐化了,这是信息,法律判了,你就把它抄下来发了。但是,这样的大楼,正在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城市的管理和规则,这是更重要的,所以说我们的杂志很早就摆脱了传统的新闻流行词语和意识形态。

要说软和硬,我从来不认为我们做得软,我认为我们的新闻做得更硬,但我们不是在流行的话语体系和标准里面,所以要转型的话,我们现在更要去探索在新时代里,在GDP总量已是世界第二的情况下,我们可能面临什么样的真问题。

比如我们刚刚谈到的火灾,这个新闻背后,这栋大楼怎么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怎么来规范、管理这样的大楼,可能比这个楼烧了更有价值,也就是说,我们在过去、现在、未来,都要去探索真正影响我们生活的重大问题,这是我们的使命,这个用软和硬是没法界定的。

“松果”的线下活动

媒体人在丑化媒体,这太奇怪了,不可思议

澎湃新闻:不少资深媒体人现在投身金融、资本领域。除了你刚刚说的生产知识以外,新闻人在这个变化的时代,还可以有怎样的作为?

李鸿谷:我们过去认为我们是记录时代的人,而现在有无数人用手机去记录时代了,你的权利被剥夺了,这个时候一定面临着极大的转型,这可能是一个临时的过程,未来会是什么样,其实我们都没有答案,在这个时候我们最应该谨记的是什么,是不要自我标榜、自我悲观。

我们还要谨记另外一个事情,更多的媒体人在丑化媒体、妖魔化媒体,这个太奇怪了,不可思议,你的兄弟姐妹、曾经的战友面临着困境,你并没有逃出这个困境,并不是你去做一个金融公司就证明你下一步职业生涯就顺利了。而且更可怕的是,你的新工作,并不需要你妖魔化你过去的工作作为你加入它的背景和要求,在这个时候我们看到很多媒体人妖魔化自己曾经的行业,这让我觉得这个行业怎么这么可耻呢,你离开就离开,为什么对自己曾经的行业如此嘲笑。

澎湃新闻:我也看到你在一些公开场合讲到,有些媒体人甚至到了自辱的地步了。现在这个时代,怎样成为一个好记者?

李鸿谷:我是这样想的,如果你把记者当成一个职业的话,那么现在做这个职业不是最好的时机。但是如果你把新闻当作一个去认识世界的工具,那这个职业我觉得很好,你看看有些作家写的现实,多么可笑啊,如果你做记者你比他们认识世界的现实更加清楚、透彻,你看某位作家写的现实的小说,多么可怕啊,他完全是外国人,写得都是都市报拼接的东西,《三联》的社会记者绝对比他写得好。如果你真的把新闻当做去认识世界的工具,那么这个时代,或这个职业是最好的,这个时候就需要你有足够的智力资源,有足够的金钱资源,你才能够安心地做这个事情,如果你要想用这个职业去赚钱,我估计比较悬。

“我们未来要构建一个以IP为核心的内容生产机制”

澎湃新闻:《三联生活周刊》作为一个杂志,做“互联网+”或全媒体,大概是怎样的一个战略布局?

李鸿谷:(松果)这个只是我们做“互联网+”里面的第一个产品,它不是唯一的,我的宝也不是在这上面,我们在未来会有第二个、第三个,这个过程是我们积累经验、积累人才、积累资本的过程。

要解决转型的问题,就是《三联生活周刊》怎么去互联网化。我们其实有两个通道去完成,第一个是建立多平台的内容生产,有活动,有视频,有H5,还有微信公众号。

第二,这个杂志就是一个品牌,你品牌生产的内容一定要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内容,也就是我们说的,它可能是接近知识的内容,才有可能在多的平台上去发射。你有一个IP,在杂志上、微信上、活动上、视频上都可以呈现,未来还可以把它卖出去。现在跟我们合作想购买知识产权的很多,比如我们的美食,就有很多人购买。也就是说,我们未来要构建一个以IP为核心的内容生产机制,你要生产的是IP,如果你前面积累不是去生产知识,你怎么可能能生产出IP呢,它是一脉相承的。这是我们整个内容生产的两个方向,一个是内容的多平台生产,另一个是内容的品牌化生产,这是杂志转型。

澎湃新闻:涉及到杂志的选题,读者可能看到的更多是生活方式,比如茶、酒,觉得内容上偏软,你怎么看?

李鸿谷:新闻有一个通俗的大众理解,我们觉得战争是新闻,灾难是新闻,但真正对你有触动的新闻,是你在哪儿买房子,你的孩子上学能不能选一个好学校,那是人类恒定的持续性力量。我们做的比如说酒、茶、年货,其实我们能够走品牌性的产品,就是因为它们能跟这种恒定性的持续需求接轨。比如台湾“大选”,人们觉得这是新闻,确实这是新闻,但是它也只是新闻而已,如果你的孩子今天出了车祸,美国大选跟你都没关系,你关心的是你的孩子。所以说,人类对信息的需求,有一种虚张声势的需求,还有一种真实的、恒定的需求,如果你要做品牌化的产品、市场,你要找到的就是那种恒定的需求是什么。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