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奇葩说》第三季最令人期待的是……
《奇葩说》第三季在上周末开播了,作为过去两季每一期都不落的老粉,看着一档节目从萌芽开始茁壮成长,心情还是颇感欣慰的。
新的一季,看点颇多。
比如,随时随地需要去污粉的“大尺度”依旧贯彻始终。但是当看到“如果便便,能不能用一张餐巾纸善后”这样的问题都被拿来严肃讨论时,还是无语凝噎了……更要命的是,导师们还一本正经地讨论“要看你拉的是稀的还是干的”,“一张火车票也可以善后”这种技术问题……具体怎么挖洞,怎么擦,你们自己看节目脑补吧……






曾几何时,这二位团长的总结陈词的含金量,牢牢支撑着许多观众追完第一季,这种化学反应,是表达富于感性的金星所无法替代的。
节目刚开始,浑身豹纹、眼袋又有出头痕迹的马东东就放话这一季“玩儿大了”,高晓松和蔡康永将要带领各有十五个奇葩(六个老奇葩,九个新奇葩)的两支阵队互相对抗,高晓松队叫大紧队,蔡康永队叫肉松队,这么取名真不是来闹的么?
何为对抗?
过去是选手撕,导师圆,这回是导师下场,指挥选手撕,选手撕完导师继续帮着撕撕……然后我们就看到高晓松和蔡康永精彩的针锋相对,一个满腹经纶,一个挥洒鸡汤——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如果我说我萌的CP猛发糖会被打吗?)
然后,各种明争暗斗就开始啦。

高晓松昂头扇扇子:“骄兵必败在历史上是说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是骄兵必败,如果我们差太多的话那就没有什么好比的。”蔡康永继续优雅笑:“我们队,主要看气质。”这一招也是狠,颜值的光环瞬间笼罩了整个肉松队。(这一轮看上去是康永哥赢了耶……)
赛制变更后,节目的亮点就变成,导师要在赛前亲自出谋划策,替队员们想损招儿。


真正开打以后,两场比赛,几位新奇葩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比如这位肖骁的学妹“大王”,被肖骁在现场爆料追、过、他……脑内了一下,只能劝妹子以后识人戴好眼镜……咳,虽然有节目效果的成分,但这个好用的辨识标签,估计可以伴随她到比赛结束……

还有曾经在湖南台做民生调解记者的妹子,一口湖南腔顽皮得不要不要的。





第二集“讨论跟蠢货做朋友是不是傻”,蔡康永和高晓松的高手过招——是一次很好的辩论范例:完全没有任何必要顺着对方的思路纠缠,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保证每一刀都戳在点上才是关键。这档娱乐+辩论的节目的趣味应该在于,谁能在短时间内尽可能抛出多一点的观点去说服他人,有时候眼看着选手掉入一个逻辑陷阱无限循环,就差扯头发撕x,作为观众也是急。
简单看看这两位语言艺术家如何优雅地撕叉,Round1:高晓松先陈述了亮点,第一,每个人都有蠢朋友,每个集体也都会有蠢人,即使是孔子也不能集有意义和有意思于一身,马云也没有那么多肌肉,他不能保护你。公司不招傻子是不可能的,总有两类人,一类负责有意义,一类负责有意思。

第二,最好主动找蠢人交朋友,因为90%的人高看自己一档,5%的人高看自己两档,当你高看自己时,也会被别人认为蠢。社会交往活动中,要尽量避免被别人当做蠢人。

Round2 就开始直接抛冷箭啦。
高晓松:“坏人不是蠢人,吕布也杀过董卓,做过好事情。如果聪明人不跟蠢人交朋友,你的朋友圈里有没有比你聪明的朋友呢?”
蔡康永:“有,因为我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比对方聪明。”(接下一招)
高晓松:“那你要特别设计一套朋友系统,精密地利用对方的聪明?”(这一个问题很难回答,如果顺着说,高晓松多半会咬住说,交朋友不是算计和功利)
蔡康永的选择是回避正面对撞,反而聊起不相干的:“我们上一次录《奇葩来了》的时候,你早上十点半约我去和马东吃涮羊肉喝白酒,当时你说这个场子迷人的原因是,有一位非常学识渊博的学者跟一个我一直很喜欢的大作家,所以我才去赴了你这么荒谬的邀约(言下之意是要是只有你请我才不去咧~)”
(CP党又开始津津有味地划重点了:早上十点半一起去涮羊肉,还捎上了灯泡马东东,关键是大紧老师非常懂得投其所好,但是康永哥好像不领情~)
高晓松打断蔡康永:“不要混淆生活跟辩论。”(翻译过来就是,哎呀干嘛把这些有的没的拿到公共场合说啦!)
蔡康永接着说:“我想要的朋友是某一方面给我快乐的,比如艾力,能写书的人怎么可能蠢,而且他多懂人情世故,我帮他推荐新书他都有感谢我。(成功虚晃一枪,绕开了高晓松的逻辑,又回到了自己所说的“聪明人不会不懂得你的心力”)
高晓松:“那你觉得真正蠢的人没有一块长板全是短板吗?就是一个秃桶?”
这时候蔡康永抛出了自己的辩论经典句式:“我不是上帝,我没法回答你说我们为什么要造了蠢人出来填充这个世界。”“可是我有把握跟你讲人类20%的人是杰出的人,80%的人是平庸的人。”
高晓松:“那么杰出的人怎么交朋友?”
蔡康永再一次脚底抹油:“我们的下一个辩题,正好会聊这个。”
高晓松:“杰出的人也有长板。”
蔡康永:“但是寻找长板的过程,如同大海捞金。”
这一段奇袭,关键要看视频的语速。马东东的评价是:“我觉得第三季编导的设计太聪明了,让两位导师这么深埋在对方的阵营里,我从来没看过他俩这么认真讨论过一个问题。”
团长撕x,比选手撕x质量高一个段位,反正笔者是已经目瞪口呆.jpg了。
说句题外话,刚刚看完的导师制节目的《燃烧吧少年》,李宇春和舒淇不同的个人风格,成了节目最大的看点和讨论点,她们截然不同的性格也早就了两支队伍截然不同的风格。
高晓松和蔡康永时不时开启互撩模式(我不污),一个单刀直入,一个绵里藏针,人设卖得成功,也同样给节目做了增色效果……好期待接下来传说中的撕x再升级啊!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