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金融“伪创新”并不能让风险消失

薛键
2021-09-11 12:10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商学院 >
字号

创新是一个社会进步的动力,几乎所有国家和政府都注重创新。从全球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不但提倡创新精神,推动创新发展,也着力提高企业和个人的创新能力,不断扩大创新成果。

社会整体提倡创新,具体到金融方面也是一样,近年来海内外的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细分的话有金融产品的创新、理念的更替、担保制度的重塑,也有与金融科技的融合等,这些创新为金融业提供了新的场景,拓展了获客渠道,也增强了控制风险的手段,为金融业发展降低了风险,提高了收益,持续推动金融业的健康进步。

不过,反观近年来海内外的各种金融创新,其中也有不少著名的新产品、新做法后来被证伪,它们并非真正的金融创新,从结果来看,甚至是彻头彻尾的“伪创新”。但是,这些金融创新的做法和手段,在推出的当时却往往能获得相当程度的追捧,一时间也为金融机构及业务带来巨大的流量,而伪创新到最后还是会原形毕露,给金融业及经济社会带来很大伤害。

本文将近年来发生的金融不当创新作一回顾及简要分析,指出看似巧妙的安排其实并未真正使金融风险消失,并以此提醒行业还是要守好风险底线,今后不要被类似的金融“伪创新”所迷惑。

提高评级、出售复杂产品不会使风险消失

在上一场全球经济危机中,最有名的一个金融产品要算CDO了。CDO是英文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的简称,字面意思即“担保债务凭证”,这一项产品几乎以一己之力把全球卷入了2008年开始的次贷危机。

CDO的套路其实不是特别复杂,它把大量的按揭房贷,经过打包证券化,分层后在金融市场上卖出。其中的分层是关键,即把一大包按揭资产中的七八成定为优先级,因为假设的前提是不可能所有的按揭都不还款,所以这些优先级成为坏账的可能性极小,而它们通常会被评级为AAA级。之后,这些经过评级公司包装而获得AAA评级的债权,会被美国的各大投行售出,不但卖给美国境内的银行、保险公司,也卖到欧洲、亚洲及其他许多地方。

2000年后国际市场流动性充分,资金泛滥,缺乏优质资产,来自美国的按揭贷款资产因其风险低,回报高,逐渐在国际市场流行并供不应求。而按揭贷款类资产自从登上了CDO的生产流水线后,产销两旺,也不断促使美国银行业进一步制造出更多的此类资产,于是即使是信用比较次级的按揭资产,也被陆续包装、出售。

这种繁荣,来自于人们开始普遍相信房价将持续上涨,只涨不跌。在这样的理念下,后来在CDO背后的按揭资产里面,甚至出现了忍者(NINJA)贷款,也就是“无工作无收入人士贷款”(No Income No Job and No Assets),这类资产还款来源的唯一依靠就是房价一如既往地持续上涨。

然而,到2007年美国房价触顶回落,这些经过包装的有毒资产,其还款来源还是那些信用次级,但赌房价一直会涨的人士,还款能力整体下降,终于使风险暴露,最后造成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连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也轰然倒地。

也许这是近20年来最有名的一项金融风险魔术,它把明明存在的信贷风险通过复杂包装,表面上几乎将风险化解于无。但最后房产泡沫破灭,看似消失的风险重又席卷回来,把西方发达经济体拖入金融风暴,造成极大损害。

层层嵌套、影子银行业务也不能减低风险

近些年国内发展起来的同业业务,和数年前引起全球金融危机的CDO等复杂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有类似的包装逻辑,同样是通过多层嵌套,在形式上似乎给人更多的安全感。

次贷危机后,国内的四万亿刺激政策使当时的信贷大量增加,从2010年开始宏观调控以后,商业银行对于资产扩张欲罢不能,于是在2011年创新了同业投资业务,到2014年同业投资受打压后则又创新了委外投资。这一波接一波的貌似金融创新,实则是通过同业业务层层嵌套,以影子银行来曲线实现本该受管控的信贷扩张。

当时同业业务的典型做法是利用信托、券商资管以及基金子公司作为通道,把原来应该是银行信贷承接的融资业务,以信托产品、集合产品或基金等产品来对接,把客户的理财等资金对接到相应项目。过程中还会有GP、LP的安排,如果需要,再加上夹层等机制,或将收益分为优先级、劣后级等不同级别,经过这样的处理,一个本来简单的融资项目,变成了圈外人士看不懂的资管产品,也就是“非标准化债权”,即“非标”。非标业务层层切割分级,嵌套后重复嵌套,加上不菲的回报,一整套看似专业的安排给人以一种虚幻的安全感,因而大行其道。

非标业务也形成资产池,美其名曰提高抗风险能力,实际上是混淆风险区分,最后池子里有可能良莠不齐、好坏不分。如果池子里有些项目出问题,因其不穿透、不对应的做法,最终或会形成拆东墙补西墙的处理方式,而此类处理方式,在历史上其实有个名字叫“庞氏骗局”。若底层资产大量出现问题,则最终风险将会无法掩盖,全然暴露,而这时就是相关信托等业务暴雷的时刻,这也正是当前部分信托等公司出现问题的来源。

前些年同业业务如日中天的时候,俨然形成了一整套理论和作业的知识体系,看起来十分具有创新的模样,也一度成为众多银行的业务新宠。但回头看,这些所谓创新更多的是以绕过商业银行信贷监管为目的,以影子银行的形式来实现信贷投放,最后变相扩大了资产负债及信贷业务规模。

2016年开始金融业进入去杠杆通道,商业银行从此遵守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acro Prudential Assessment,MPA),所有对外投放均列入广义信贷,从此上述同业业务的所谓创新才告一段落。但数年来因对上述同业“创新”的管控较少,造成众多绕过监管的无序投放,而目前体量不小的类信贷投放中风险频出,对一众信托、资管等公司造成相当大的打击。

相互担保、连环担保模式,不能防范系统性风险

十多年前的钢铁贸易企业集体出险至今令人记忆犹新。当时,有众多从事钢铁贸易的企业,这些贸易类企业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一般资产规模不大,可供抵押的资产较少。由于商业银行在对贸易类企业发放授信时不太采用纯信用的方式,因此,在钢铁贸易圈逐步开始了一种互保、联保的创新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一家钢贸企业在银行拿贷款时,会有另外一家实力更强的钢贸企业担保,这样,即使借款的公司出现问题,银行还有另外一家更大更强一些的公司可以追讨;相比信用贷款,银行认为这种方式减低了授信的风险。而此类担保方式在钢贸圈蔓延以后,逐渐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相互担保,连环担保的担保圈。作为单个的放款银行来说,因不可能掌握全部企业的担保情况,所以也就难以勘察清楚整个担保圈、担保链的架构。

在企业较少出现风险的时候,如偶有一两家企业有问题,这样的担保方式能使放款银行有更多抓手处理风险,从而降低信用风险。但这种貌似创新的连环担保、循环担保背后,隐藏了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当受市场波动等影响,钢铁贸易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出现风险时,由于这样的担保圈在钢贸企业间形成闭环,并不能对抗企业圈整体的系统性风险,因此系统性风险之下,相互担保和连环担保形同虚设,丝毫起不到防范外部风险的作用。

正是由于有这样的设计,在看似确实存在的担保下,银行已经放大了对这个群体的授信,所以当遭遇风险时,这种伪创新给银行带来放大了的风险,当时钢贸圈的实际情况也印证了这一观察。

类似的担保制度安排不仅出现在钢贸圈,后来在一些地区爆发的区域性信贷风险事件中也有发生,其背后的逻辑和钢贸如出一辙。比如,前些年渤海湾地区企业也倾向于采取相互担保模式,最后实际也发展成为连环担保。这种安排下,当整体经济环境变差,由于相互担保,不但不能化解风险,甚至反而因企业的相互担保而加速风险的传递,迅速拖垮整条担保链上的企业。

金融科技,技术迭代下不可忽略风险的本质

数年前,曾有一个在科技园区招商局的朋友咨询笔者对于P2P的看法,原因是他作为招商局长,一段时间以来有较多的P2P公司联系他想要在其园区设立P2P公司的总部,而他不知该如何看待这样行业。

当时P2P发展如日中天的时候,如果能引进几个这样的公司,招牌挂出来,不啻是完成招商任务的一个途径。不过笔者当时给了他负面的反馈,而最后该园区也没有引进这些公司。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后面几年P2P的发展大家也都知道,P2P作为一个泛金融的子行业,现在已经基本被团灭。

P2P即Peer to Peer,实际是金融科技平台,平台一方面找到有闲钱的人,也就是资金提供方,另一方面找到需要用钱的人,也就是借款方,然后对接上述两方,而平台收取一定费用。本质上P2P就是这样一个技术平台。

尽管银行其实也是一个平台,但银行这一平台在接受存款的时候,为了确保借出去的款项能收回来,有严格的风险控制以及各种资本金要求。而P2P平台这一概念从海外引进时,更偏向于作为金融科技的创新,当时闪耀着光芒,在其部分取代银行实现个人小额信贷对接时,很大程度上忽略了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数年以后,P2P暴雷无数,甚至作为一个细分行业全部消亡。这一当时的创新,数年后造成了巨大的社会浪费,也给很多创业者、从业人员和参与业务的个人带来了不小的伤害。

金融科技还包括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多种技术方向,它们都给金融带来了诸多创新乃至变革,金融科技极大地促进了金融这一本来相当传统的产业的发展。但近些年来,一些金融飞速发展也带来了相当多误导性的观念,以为金融科技本身就能够防范金融风险。这使得人们会被酷炫的科技蒙蔽了理性的眼光,反而放松了各种传统防范风险的手段,结果不但没有很好地控制风险,却带来新的风险。以上所述P2P就是这样一个教训惨痛的案例。

事实证明,技术只是手段之一,金融风险不会仅仅因为科技的极大发展而自发得到改善,风险控制的本质并不会因为金融科技的发展而有大的不同。如果仅因为金融科技的发展,因为金融科技带来的创新而忽视风险,最终将得不偿失。

不管是复杂的包装、多层的嵌套,还是担保上的新方法,或是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与更迭,这些年来的实践表明,有许多所谓的创新对于风险控制而言实际只不过是浅表的变化,银行等金融机构数百年来经营的风险以及不断强调的风险控制,不能因为这些创新而有大的放松,反而应该进一步加强。而一些令人眼花缭乱,看似复杂专业的创新,最后反而有可能由于多变的形式掩盖了本质,让人产生风险已经消失的错觉,但风险最后却还是不期而至。

曾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的保罗·沃尔克说过:“过去二十年来,我目睹的最重要的金融创新就是自动取款机……我没发现有任何证据能证明,近年来金融市场上大量的创新对经济生产力有什么明显影响。也许你可以告诉我,我错了。我只知道,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没有这些创新,经济却增长良好。事实上,在没有信用违约互换没偶证券化和没有债务担保证券的80年代,经济增长也不错。”

保罗·沃尔克上述言论虽然有他时代的局限性,现在来看也大有偏颇,但其间所隐含的金融发展理性思考也是清醒且正确的。从本质上来看,金融业整体经营的就是风险,这种风险不会因为各种金融创新而自动消失。金融机构只有对风险保持合理的判断、清醒的认识,再加上适当稳妥地运用不断推陈出新的新技术、新制度,才能确保风险可控,并真正在经济社会中优化资源配置,发挥金融业应有的作用。

那些让人真伪难辨、莫衷一是的金融“伪创新”,也许会在一段时间内看起来特别有效果,甚至好像真的大幅度减低了金融风险。但事实一再证明,它们更像魔术或幻术,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如果不细究业务实质,盲目相信这样“伪创新”,金融机构及投资者最终还是会吃大亏。所以,做金融的,在创新看似层出不穷的时代背景下,还是需要看清风险的本质,回归业务的初心,这样才能在金融或投资的领域里,小心驶得万年船。

[作者薛键为某全国性外资银行总行部门总经理,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ICC CHINA)银行委员会信用证组、保理福费廷组专家]

    责任编辑:蔡军剑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