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民航回应医生呼吁开通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移植肺提前送达无锡
3月16日,无锡一组医护人员携带一个移植肺源,顺利从山东青岛乘飞机飞抵上海。这是今年全国“两会”前夕国家民航总局下发“器官转运绿色通道”文件后实施的第一例。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全国人大代表、无锡市人民医院肺移植中心主任陈静瑜处获悉了上述情况。据他介绍,在绿色通道下,供肺比原计划提前半小时到达目的地。
3月15日晚,陈静瑜获知山东青岛有一名脑死亡爱心人士捐献的肺源,随后其团队一组人员便连夜从无锡赶往青岛进行肺源的评估。
3月16日早晨6点,获得供肺后,该组人员立即赶到青岛流亭机场,计划搭乘山东航空公司的SC4661班机。

航班按时抵达上海后,刘东和同伴便立即转乘高铁,大约10点半,他们便带着供肺顺利到达目的地无锡。
下午6点20分左右,刘东告诉澎湃新闻,该供肺移植手术已经顺利结束,接受供肺的患者已回到ICU休息。
今年2月25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特殊航空运输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航空公司、机场公司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做好残疾人航空运输、机上患病旅客的应急处置、保障人体捐献器官航空运输等相关工作。
对于该文件对于器官转运的影响,刘东表示,过去常需要费口舌向工作人员详细解释,偶尔遇到不配合的乘务员等,容易产生摩擦甚至耽误手术。
如今,在绿色通道文件下发后,各家航空公司都对器官转运有了一定的了解,转运过程中也更加便利,过去曾遇到过的拒绝登机、拒绝转运等意外情况,也不会成为转运途中担心的问题。
3月16日,澎湃新闻还联系到了负责此次器官转运服务的山东航空,当日该航空公司值班的林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器官转运由于在订票时候,就已经明确告知情况,因此航空公司较早地进行了部署。
“相比过去,文件的下放让工作更加明确了,也使得绿色通道更加规范。”林主任说,过去会之所以会出现一些配合不到位的情况,最主要是因为一些转运团队或人员未提前告知航空公司,而是到达机场甚至安检出现问题时才紧急报备,这让航空公司无法在充足时间内进行妥善的安排和处理。
2015年3月,陈静瑜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首次向大会递交建议,为了提高公民器官捐献利用率,要求民航、高铁、高速等开辟器官转运绿色通道。
同年10月4日,澎湃新闻刊发《医生携移植肺脏迟到被拒办机票,离起飞时间还有15分钟》,报道陈静瑜当天发微博称,其团队当天凌晨3点在广西获取一份爱心捐献肺源,原计划搭乘8时20分起飞的南航班机从广州飞回无锡,但是当取肺团队于8时05分赶到机场时,广州白云机场南方航空柜台值班经理以客务没通知而未做准备为由,拒绝让该团队登机,虽然后来改签深圳航空的航班,但延误了约一个半小时,险些使肺源报废。
当晚,南航回应澎湃新闻说,为未能成功协助陈静瑜团队深表歉意,南航赞同陈静瑜关于建立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的倡议,愿尽全力参与建立此转运流程。
时隔一年,在陈静瑜及社会各界人士对“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的争取下,民航终于对呼吁给出了明确回应和制度保障。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