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长江网:较真“六安”读音并非吹毛求疵,是对语言文字的尊重
近日,央视《新闻联播》的一则报道再度因该地名读音而引发舆论热议。4月27日晚,在央视《新闻联播》一则报道中,主持人郭志坚将“六安”读作“六(liù)安”。随后,很快便有网友指出郭志坚的读法是错误的,“六安”应该读作“六(lù)安。(4月29日 中国青年网)
“六(lù)安”还是“六(liù)安”,郭志坚的依据是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网友的依据是当地的历史渊源,语言学家、词典学家王光汉教授支持网友的观点:地名是为地方服务的,读音往往是约定俗成的,地方名称要听从地方的读音,不能乱取消。其实,对“六安”的较真体现的是对祖国文字的尊重。
“啄木鸟”多些,语言文字的使用就会更加规范。 视觉中国 资料中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博大精深、非常优美,这早已成为共识。中国书法艺术在世界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就是典型例证。但是,中国语言文字目前有三个现象值得深思:一个是乱简化汉字,还好这个现象很快得到了纠正;一个是乱用成语,比如把“依依不舍”写成“衣衣不舍”;还有就是网络出现后,有的文字尤其是成语更是遭殃,“十动然拒”“不明觉厉”等,很多人至今不知其意。
国家一直高度重视这个问题,要求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2016年4月28日《人民日报》刊发《关注网络语言低俗化 扫除“语言垃圾”得有铁扫帚》的文章指出,要加快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对国家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公共服务行业等四大重点领域尤其是网络媒体正确、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出明确要求、推出可行机制。可见,规范语言文字、尊重祖国文字势在必行。
对于“六安”的较真,各有道理、各有理由,百家争鸣,善莫大焉。可怕的是没人关注“六安”,不管央视主持人读对读错都没人指出。中国文学期刊《咬文嚼字》每年都当“啄木鸟”,“啄”出“年度十大语文差错”。有人说这是吹毛求疵,实际上这正是对祖国语言文字的高度负责。像这样的“啄木鸟”多些,语言文字的使用就会更加规范。多些尊重,多些敬畏,让我们的语言文字更加优美、越来越美,这是中国文化的福音,也是我们的责任。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