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上评|拉闸限电,别限住了基本民生

澎湃评论员 与归
2021-09-27 11:11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近几日,全国多地出现限电情况,一些地方的网友反映,没有通知就突然停电,已经严重影响到生活;有些地方一天停几次电,有些地方停电超过12小时。

对此,各地纷纷表态。9月26日,辽宁召开电力保障工作会议,要求电力运行主管部门避免拉闸限电涉及安全生产、民生和重要用户;吉林召开保电煤供应保温暖过冬保工业运行视频调度会议,要求坚决守住民生、发展和安全底线;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到广东电网公司调研,要求加强系统研判,严格落实“保民生、保公用、保重点”。

民生,民生,民生,多个省级层面的回应,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这个关键词,既在意料之中,也是理所当然。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民生就是底线。而在民生、发展和安全的关系中,发展的目的就是民生,民生底线就是安全底线之一。网上流传的那些民众反映停电的情况,或许有夸张的成分,但都应该是看得见,也想得到的民生问题。

而“想得到”的一个直接表现,就是尽可能地提前告知、准确告知。可以说,知情就是一种民生的反映,告知就是保障民生的基本操作。尽可能地提高预判的前置性、预警的灵敏度,完善停电消息的发布机制,留给民众充分的准备时间,才能把对民生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比如这次辽宁就要求,“电网公司要延长有序用电负荷缺口预测时间和预警等级发布时间,扩大告知范围。”只有保障了信息应达尽达,才能保障秩序有条不紊,不至于出现混乱和危险。

除了最基本的信息互动,各项配套工作也要尽快跟上。困难总是有的,但办法总比困难多。

一方面,要想尽一切办法增加发电供给,从而才能保障调配。如吉林方面指出,千方百计扩大市场煤供应,确保储备煤足量达标,做到采暖期电煤不断供、暖气不停供;广东方面提出“千方百计提升电力供应能力”。另一方面,要评估、排列好用电的轻重缓急,在不触发风险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障民生优先。

此外,在民生供电方面,还应更多的注重公平。比如要尽可能地避免出现同一座城市里,一个小区停电超过12个小时,另一个小区却未曾停电等现象。要知道,这也并不是表面上的公平问题,而是因为在实际生活中,短时间停电,居民的接受程度高、承受压力小,但是长时间停电,就容易诱发很多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是在9月26日,因担心可能临时停电导致公司供水区域用户发生临时停水情况,吉林市新北水务有限公司发布通知,“不定期、不定时、无计划、无通知停电限电,此种情况将持续到2022年3月份,停电、停水变为常态”,这一表述引发民众困惑和担忧,随后该公司不得不道歉并表示处理相关责任人。

这就是典型的没有把民生放在首位,因而出现了所谓的“措辞不当”“内容不准确”。而措辞不当的背后,其实又是工作方法和思路的不当,不当在只看到眼前的困难和想当然的应对方法,而没有想到还有民生这根红线。

一定要深刻认识到,不只是生活用电,任何时候、任何领域,民生都是大问题,都值得各个公共服务部门去尽心尽力。这一波限电,是一场能源供给和调配的考验,更是一场民生保障压力测试。

    责任编辑:王磊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