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做掉”范加尔,曼联脸都不要了?

这是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我们早在6个月前就知道了故事的结局,但这一切到来时,心中却浮起阵阵歉意。是的,范加尔正式从曼联下课了。
范加尔战术保守,不懂社交,但自2015年圣诞节以来,每两周必有一次的“倒范”传言,最终败坏的不仅是范加尔的形象,更是曼联俱乐部的名声。
过度商业化的即时手段、规避责任的逃避行为,用这样的方式“杀死”一位老人,曼联颜面何存?

足球历史上有过许多灰暗的掌故,例如一个主教练是如何离职的。
1997年十强赛失败,戚务生被解除国足主帅职务,足协的通知还没发布,已经有一帮大戚的媒体哥们帮他组织语言,“只承担我能承担的责任”,成为了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掌故。
但用范加尔自己的话说,“媒体半年前就把我炒掉了”。
2016年5月21日,刚刚艰辛夺取足总杯,就在温布利球场,范加尔的妻子告诉他说,所有英国媒体都在疯传,他将被解雇,穆里尼奥会接替他。
可怜的范加尔,这一年他过得像个囚徒。他的球队,也像是一支被紧紧束缚的囚徒之队。然而这样被解雇,如此待遇,和曼联这样一个极其重视传统价值观的俱乐部文化传承,彻底相悖。
你可以指责范加尔的千般不是,他带领的球队表现如何糟糕,但曼联没有任何理由、管理层不断“泄密”,放任媒体炒作,任由自己任命的主教练,如同一条铁板上的鱿鱼丝,被无情烧烤。

范加尔在曼联工作两年,总算夺取了弗格森时代之后的第一座奖杯,然而他连一天的庆祝和放松时间都没有。
当他捧着足总杯走进赛后新闻发布会现场,面对的话题全都是关于他下课。
让荷兰老帅怒不可遏的是,第二天清晨,他乘火车从伦敦返回曼彻斯特地区,在斯托克港车站下车,在回到柴郡的寓所,曼联管理层仍然没有联系他,关于他下课或留任的任何讯息。
英国媒体已经开始在分析穆里尼奥是否适合曼联的传统价值观、博比·查尔顿爵士如何不认同穆里尼奥、穆里尼奥是否会签下自由人伊布等等。
这是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杀戮的目标,是曼联主教练,这条在英国吸引无数艳羡、嫉恨目光的鱿鱼。

范加尔在曼联,这两年最终是失败的。
本赛季初,就有过队长鲁尼和卡里克直接面对范加尔,质疑他长篇大会、对球员过多指责和苛刻要求。
范加尔并不是不停劝诫,但他发给球员的各种技术战术简报、赛前战术位置的严格安排,没有稍减。
他是一个纪律主义者,却在更衣室里没能真正坚持铁律。总会有高调德佩的豪车新闻、以及客战西汉姆联林加德上传遭袭大巴的视频事件等。这和范加尔的纪律要求有违。
然而范加尔的失败,是他个人,也是曼联整体俱乐部管理的失败。
当足总杯决赛到来,当格雷泽三兄弟都出现在场边,当最终决定范加尔命运的五人聚齐:格雷泽三兄弟、俱乐部副主席伍德沃德以及执行董事阿诺德,凶杀案剧情走到一个结点。

即便这样,曼联管理层还要澄清“泄密”之说,不承认解雇范加尔。过去这半年,范加尔不断“被解雇”,曼联管理层一直在暧昧和模棱两可中,传递出各种不同的讯息。
主教练位置岌岌可危,带来的是球队信心动摇、球迷更加焦躁。在最需要合力度过危机时,曼联的决策者选择是隔岸观火。
从俱乐部角度看,上市公司的核心管理者变更,资本市场上是大事,又有足总杯决赛要应对,不能自乱阵脚。
但是对范加尔,自2015年圣诞节以来,每两周必有一次的倒范传言,最终败坏的不仅是范加尔的形象和名誉,更是曼联俱乐部的声名。

范加尔在足球层面上,于曼联失败,可其人面对媒体的坦率直爽、面对球迷的风度,并没有太多可指摘处。
我甚至希望职业足球世界里,多一些范加尔这样不回避话题、不外交辞令的直汉子,因为我们早就听腻了各种陈词滥调。
包括“我只承担我能承担的责任”。
2012年4月29日,在曼联俱乐部,为拍摄央视体育《伦敦行动》,我曾经和博比·查尔顿爵士对谈一小时,当时老爵士就认为穆里尼奥和曼联气质不符,原话是:I think he pontificates too much.(我认为他太装了)。
曼联不会因为这样的颠簸而垮掉,然而过度商业化的即时手段、规避责任的逃避行为,会让球迷寒心。
(作者系肆客足球创始人,ID:scorefootball)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3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