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七月又至,国产片需要“保护月”的“加持”吗?
澎湃新闻 刘佳昕 张泽红 王奕赟
字号

“国产电影保护月”这个不成文的产业惯例由来已久,为扶植国产电影,每年6月10日至7月10日(或7、8月期间),不鼓励引进海外分账大片。然而今年暑期的电影排片相对“反常”,从7月2日《忍者神龟2:破影而出》起到8月23日《冰川时代:星际碰撞》,几乎每周均有一部海外影片上映。
以往的国产电影保护方式,一为少上映,推迟上映;二是“扎堆上映,大片内耗”。例如,2012年8月27日同日上映《蝙蝠侠:黑暗骑士》和《超凡蜘蛛侠》,票房分列当年内地进口片第八位和第十位,形势黯然。又如2013年,三部大片《惊天危机》、《速度与激情6》、《环太平洋》分别于7月22日、26日和31日接连上映。
很多影迷曾在微博喊话“你保护你的票房,我保护我的钱包。”然而,根据2011—2015年第28周至31周(基本为7月底到8月中)的票房统计,“保护月”对国产票房确有助推作用。五年间,这四周内的总票房基本由国产片主导,特别是近三年来,海外电影票房占比逐年下降:去年,由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煎饼侠》等电影的出色表现,国产片在内地票房占比一度达到97.6%。不过情况并非一直如此,2011年同期,共有22部国产片上映,而海外影片只有《哈利·波特之死亡圣器》和《变形金刚3》,但观众并不买账,这两部影片狂揽75.8%的票房。
另据统计,2004年以来,票房过亿的国产片有174部,其中“保护月”上映了22部,占比仅12.6%、并不乐观。相反,在2012并未在任何档期上映的《人再囧途之泰囧》,却以12.5亿的骄人成绩收官。也从侧面可以看出,国产片票房并不一定需要“保护月”的加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澎湃矩阵
新闻报料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