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为啥武磊能一直霸占国足锋线?“浪射”有时也是一种能力
国足12强赛最难过的中国球员是谁?应该就是武磊了吧,这几天在社交网络上武磊正在被各路口诛笔伐,伤害指数一万点……
在国足的前场,郜林一直未能首发,张玉宁只踢了一场,那么武磊为何能牢牢占据高家军的首发呢?
对武磊两战的表现,我们来一个“走进科学”般的彻底剖析。
蜜汁单刀不进

此球是中韩一战的上半场,中国队最好的得分机会,武磊接应黄博文的长传,迅速从右边路插上打门,电光火石间将武磊的技术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启动速度快。
从此角度不难看出,这次单刀机会的获得,与武磊独步亚洲的启动速度关系甚大,如果换了旁人,能否形成禁区内逼近打门亦另当别论。


二、接球打门连贯性欠佳,这一点在对伊朗的单刀不进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武磊的速度和启动决定了他总能得到一些看似“不可能”的机会,但他在接球打门连贯性上的不足又阻碍了他成长为洲际甚至世界级球星的可能。
特别是领球水平的相对不足,在以上两球的处理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三、下盘不稳之先天不足。
公允地讲,身高172公分、体重62公斤的武磊这些年在身体对抗上的自我完善和刻苦训练已经非常令人钦佩。
特别是腰腹力量已经大为精进,也经常能在关键比赛贡献空霸般的头槌射门和摆渡,但在更加直接的身体对抗上,武磊的身体劣势也在世预赛上再次被放大。




支点能力欠缺
事实上高洪波指导,比我们任何人都清楚武磊的擅长与短处,对阵韩国、伊朗如今强劲之敌,势必要行防反之战术的国足,一个前场支点的存在是多么重要。






永不放弃的中国“核武”
“黑”了这么久,难道就是为了证明武磊是国足两场比赛的败笔吗?难道就是为了证明国足难求一胜是武磊背锅吗?
当然不是,所谓一叶障目,切莫人云亦云,即是此理。细心看过比赛,方能发现武磊之不可磨灭之作用。

如图所示,对韩国的客场比赛,武磊的中前场跑动主要以骚扰对方组织为主,为此他付出的大量中场的游走奔跑都是结果和数据所很难直观折现的。








当然两场比赛下来,不难从以上动图洞悉出,谁是武磊最爱的传球手:第一场的黄博文、蒿俊闵,第二场的张稀哲,都能够根据武磊的特点,传出更舒服的有一定提前量的传递,而不是一味地高吊猛冲。
给武磊一些向前位移的空间,让其发挥游动的优势方能最大限度激活核武。速度、短时间冲刺才是武磊在亚洲赛场的优势,高度、支点绝非所长。
爱射门才会赢
当无数球迷在为武磊的错失良机扼腕时,可曾意识到,爱射门、能射门亦是武磊强行之能。如果前锋无法取得射门,那么支点、摆渡、牵制、僚机皆为妄谈。
而武磊在两场比赛中的五脚打门,更多的是在极其困难的境地下完成,调整准星是其未来之所需,切莫因此丧失信心更为重要。




战术与能力的双重达标
面对韩、伊,国足最后20分钟更为积极。
先说战术,两场防守反击,高家军的战术思路均系上半场扎紧篱笆、避其锋芒,下半场70分钟后发力猛攻。
这就要求进攻球员有足够的体能来吹响最后时刻的号角,符合该要求的无外乎武磊、孙可二人。




而能力上,孙可长于边路传接、协防串联,拙于锋线抢射、中路跟进。武磊首先可提供锋线机动性、保持反击速度;
其次能实现90分钟一以贯之对对手之干扰牵制;
最后,强在中路觅食、嗅觉颇佳、联赛状态长虹,成为高家军锋线首选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而反言之,高家军阵中的其他前锋:姜宁、郜林、于大宝、张玉宁,皆受制于俱乐部位置,在联赛中难在中锋位置与外援抗衡,高指导在锋线上的首发人选笃定亦透着几分无奈。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