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选秀“清流”利路修,为何没出道却吸粉无数?

2021-11-09 15: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撰文/徐荣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硕士生)

        曲芸(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硕士生)

 运营/王云汐

2021年各档选秀节目轮番上演,其中“创造营2021”凭借几年来的广泛人气吸引了大众的关注。在选秀娱乐圈中,最吸人眼球的无疑是各位参赛选手。但今年在“创造营”成为选秀顶流的选手有点不一样,他既没有最终成团出道,各项唱跳实力也不佳,但却吸粉无数,并引起了选秀圈内外热烈的讨论。

他就是利路修,人称利老师,一位在中国从事代购的俄罗斯小伙子。因为能够说较为流利的普通话,他在朋友的请求下陪同两位外籍友人参加节目,误打误撞也参赛了。被迫参加节目后,在镜头前他直接表达出无心出道、只想回家的愿望,在节目中的表现也颇为“划水”。就是这样一位与节目定位不符的选手,却在一轮又一轮的淘汰赛中得以留下,最终闯进总决赛,并且频频登上热搜榜,甚至在节目结束后仍然保持着不低的热度。为何作为没有出道的“丧系idol”,利路修却得到无数粉丝的关注和喜爱?

 

准社会交往中的吸引

明星和粉丝间的关系是一种准社会交往,它指的是受众将大众传媒中的人物当作真实人物作出反应,类似于面对面交往中的人际关系。但与双向、真实的社会交往不同,准社会关系中受众单方面熟悉媒介人物、被其影响,但媒介人物只能猜测受众的行为,双方并不是一种真正的社会关系。

追星是一种典型的准社会人际交往,媒介人物对大众的吸引力是影响该关系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人际交往的初期,现实层面的一些生理特征,如外貌、身高等能引起他人关注。利路修作为一位外国友人,拥有充满异域感的脸庞、完美的头肩比、长且直的腿等,这些特征毫无疑问吸引了许多人关注。同时利路修参赛的传奇经历也为他增添了独特的风采,成功在节目一开始便让粉丝“入坑”。因此在“笋丝”(指利路修的粉丝)与利路修的准社会交往前期中,利老师的盛世美颜和独特经历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打破“选秀”刻板效应

谈到选秀,相信大家脑海中浮现出一群人在舞台上比拼才艺技能、观众给喜欢的选手投票等画面。这就是人对选秀节目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指的是人对某个群体的知识、观念与预期。人们往往根据已有经验对某类事物形成固定的看法,进而推广到更大的群体中,对未曾接触的事物也会持有相同看法。例如人们认为北方人豪爽、老年人保守等。

利路修的出现打破了人们对选秀节目的刻板印象,他机缘巧合来到节目中,目的不是出道成团,而是回家。他在节目中敷衍的表现和周围异常努力的选手大相径庭。利路修是选秀中的一股清流,他的所作所为完全不符合选秀的惯有模式。也正因为此,他反而收获了很多人的喜爱。这一现象反映了与刻板印象迥异的信息因其新颖性反而能吸引人的注意力。

 

幸灾乐祸

节目中,深受“笋丝”喜爱的环节是宣布排名。节目会每两周根据粉丝投票的情况,决定选手的去留。利路修前期早已表明自己想要回家的欲望,一点也不想继续呆下去了。因此每当宣布排名时,别人因能留下而开心雀跃,利老师则因没有被淘汰而生无可恋。后来,粉丝尽力投票,只为多看一次利老师悲伤的表情。

人们面对他人的不幸会感到开心的状态被称为幸灾乐祸。幸灾乐祸听起来并不是一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但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它既然存在必定有其道理。心理学家认为幸灾乐祸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具有积极意义,例如,幸灾乐祸能满足人的自尊、控制感、归属感和存在感等。人们更容易对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的不幸感到开心,更可能对竞争对手的失败产生幸灾乐祸之感。

回到利路修身上,粉丝之所以希望看到利老师的“不幸”,并为他加倍投票,是因为投票行为对于粉丝具有诸多积极意义。比如,利路修的去留取决于粉丝的投票结果,因此粉丝能够从投票行为中获得控制感——决定他人命运的感觉。

 

转移负面情绪

     “笋丝”大力投票行为的另一个原因涉及心理防御机制中的转移。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遭遇挫折时,有意无意采用某种方式,由此摆脱烦恼、消除焦虑, 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而转移是指一个人把对某一对象的欲望、情感或行为意向不自觉地转移到其他对象上去,以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

日夜饱受老板摧残的打工人,难免产生疲惫不满等负面情绪,但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对老板发泄负面情绪。而此时在选秀节目中,也有一位被迫工作参加比赛的选手,大众出于宣泄情绪的需要,便打开投票通道给利老师投上一票。很多“笋丝”认为,自己每天生活得很累,凭什么利路修能有机会回家,逃离不舒服的处境?一定要让他呆在节目中,继续工作。这其实是一种负面情绪的转移过程。

当然,“笋丝”最后还是克制住了,遵循利老师的想法,没有让利老师成团出道。

 

参考文献

王沛. (1999). 刻板印象的社会认知研究述论. 心理科学, 22(4), 342–345.

张衍, 王俊秀, 席居哲. (2021). 幸灾乐祸的重新审视和互动过程模型的构想. 心理科学进展, 29(3), 505–519.

Brambilla, M., & Riva, P. (2017b). Self ‐ image and schadenfreude: Pleasure at others’ misfortune enhances satisfaction of basic human needs.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7(4), 399–411.

Ciocca, G., Rossi, R., Collazzoni, A., Gorea, F., Vallaj, B., Stratta, P., Longo, L., Limoncin, E., Mollaioli, D., Gibertoni, D., Santarnecchi, E., Pacitti, F., Niolu, C., Siracusano, A., Jannini, E. A., & Di Lorenzo, G. (2020). The impact of attachment styles and defense mechanisms on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n a non-clinical young adult sample: A path analysis.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73, 384–390.

Lange, J., & Boecker, L. (2019). Schadenfreude as social functional dominance regulator. Emotion, 19(3), 489–502.

Ouwerkerk, J. W., van Dijk, W. W., Vonkeman, C. C., & Spears, R. (2018). When we enjoy bad news about other groups: A social identity approach to out-group schadenfreude. Group Processes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21(1), 214–232.

Wang, S., Lilienfeld, S. O., & Rochat, P. (2019). Schadenfreude deconstructed and reconstructed: A tripartite motivational model. New Ideas in Psychology, 52, 1–11.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