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十八年如一日,贵州遵义六旬老党员坚持在自家院坝升国旗

熊俊俊 王猛/微信公号“遵义日报”
2016-10-01 19:43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今早(10月1日)清晨,大山深处的贵州遵义红岩组笼罩在薄雾中。68岁的田茂坤老人从床头摸起眼镜,趁着窗外点点微光,看了看手表,6点30分,该起床升旗了。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破旧的手机里传出嘹亮的国歌声,鲜艳的五星红旗正冉冉升起。

从1998年3月开始,田茂坤家的院坝边五星红旗一直飘扬着。

翻身作主知党恩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日子。”“有国才有家。”这是田茂坤时常和家人说的话。

1948年,田茂坤出生于凤冈县蜂岩镇桃坪村红岩组的一户贫困人家。“吃不饱、穿不暖”是他童年生活的记忆。田茂坤的母亲曾经是地主家的长工,解放前受尽了地主的压迫。

“小的时候,我们家的房子特别破,那时候想的就是要有一间不漏风、不漏雨的房子就好了。”田茂坤回忆过去,感慨万千。“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现在的好日子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哦!”

因为为人正直、善良、真诚,田茂坤先后被村民们推荐为小队支书、会计。后来又在桃坪烟叶站当保管员,那些年,田茂坤面对大量现金,经受住了诱惑,站在党性的角度维护了党和人民的利益。

1998年,因为年纪偏大的田茂坤在改制时下了岗。政府每年按照100元的标准给他发放了20年的补助。后来,经过调查鉴于他对烟叶产业做出的贡献,确认了他干部身份,为他办理了退休证。在自己缴纳一部分养老金后,从61岁开始,田茂坤每月都能领到养老保险金,现在每月能领到2000多元。

升旗只为感党恩

“都说党的恩情报答不完,但不能因此就不报答了,所以我选择了升国旗的方式,表达我对党和国家的感谢和热爱。”田茂坤说。

退休后,田茂坤可没闲下来。生活中他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更没忘记党旗下自己许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

当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始实施的时候,村里群众不理解这一政策,都抱着观望的态度。田茂坤从村委会、新闻和报纸上了更多地了解政策后,便挨家挨户地去宣传、动员。

田茂坤记得,那年村里的周绍来老人由于孩子在外打工,自己没钱交合作医疗,于是他掏钱给老人垫付了相关费用。有次周绍来老人得了重感冒在医院住了10天院,结账时费用少缴了1000多。老人的子女赶回来后,知道是田茂坤为他们一家垫付了新农合,拉着他的手一个劲地感谢他。田茂坤却直说:“不用谢我,要谢就谢共产党和政府呀!”

自那以后,每一项新惠农政策的出现,田茂坤都早早的对政策进行熟悉了解,并协助桃坪村支“两委”进行宣传,让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关怀落到实处。

采访中,笔者留意到田茂坤左手臂一直弯着,不能伸直。后来,从田茂坤的老伴万有香那里我们了解到,1998年冬天,修通组路时田茂坤曾带领村民每天起早贪黑一锄一锄地挖了一个月,足足五公里,而他的手臂却因为用力过度落下了病根。

万有香说,挖路时田茂坤总是早早地到现场,抢着重活儿干,回家经常倒头就睡。去年,通组路终于全部硬化完了,但是田茂坤老人的左手却再也没伸直过。“下雨天经常看见他抱着手臂,可我从没听见他抱怨一声。”万有香望着一旁的田茂坤满眼的怜惜。

爱党之情代代传

“我们一家人都很支持爸爸升国旗,这是老人家能想到的表达爱国之情的方式。他时常和我们说共产党给予了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教育我们要有感恩之心。”田茂坤老人的二儿子田任友和笔者说。

沐浴在党温暖的阳光下,田茂坤的四个孩子都已成家立业。田仁友告诉笔者,父亲给了他们做了最好的示范,因为父亲的影响,这些年他们兄弟姐妹4人都很热心公益事业。

不管是村里修河堤还是修公路,田茂坤的孩子们总是第一时间响应捐款。

精神有了寄托,生命也变得更有意义。18年,6500多个日子。取旗、升旗的动作田茂坤重复了6500多次,旗帜换了6面,旗杆换了15根。田茂坤用他的坚持感动了周围人,也用共产党员最朴实的方式表达着他对党和祖国的一片赤诚之心。

(原题为《十八年如一日 六旬老党员坚持在自家院坝升国旗》)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