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澎湃联播|丢书,丢在哪丢什么怎么丢,都是学问
11月15日的春城之夜,比分牌上的0:0就像前几天的超级月亮,照进了球迷心中。也许,下次只要再安排一块海拔更高的场地,国足就一定能赢了。PS,珠穆朗玛峰就算了,太吓人了,云南的玉龙雪山就成。——《澎澎湃湃看球笔记》
带着高原红,澎澎和湃湃准备回来写稿了。地铁的角落里,静静地躺着一本《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可翻了几页之后,澎澎脸上的高原红更红了。他意识到,这本书好像不是讲修摩托的,便放下书去挤地铁了。
事后他回忆道,脸红不是因为搞错了书,实在是地铁太挤了。

曾经,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是一个底层读书人。因为偷了人家的书,被打断了腿。如果他生活在现代,遇上这样一场活动,就再也不愁没书看了。只不过,他仍然会被鲁迅打断腿。

于是迅哥便打折了他的腿,地铁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至于“丢书”到底算不算丢,清朝藏书家叶德辉曾说过,“老婆与书概不外借。”《纽约时报》撰稿人布罗亚德也曾说过,“借书给朋友的痛,就像大多数父亲对未婚同居的女儿的感情。”

然而,创意被山寨过来后,受到了不少人的吐槽:没人看、不好看、营销味太重,还有地铁挤得跟下饺子似的,你见过哪个饺子下了锅还能进行精神上的愉悦?

首先,该自媒体在阅读地点的选择上就出现了一个大错误。地铁这样的场所往往是喧闹拥挤的,外国人喜欢在地铁读书不代表中国人也要跟着学。另外,很多书被扔得脏兮兮,甚至是被坐在屁股下面,很难激发人的阅读欲望。
所以第一步就要改变“丢书”的地点。我们的选择是:星巴克。

同时,对于星巴克来说这也是一次机会。近来他们家非得把最小的杯叫成“中杯”,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不仅如此,就算对面是他们家的钻石黄金钛合金会员,每次也都问一句“你确定吗?”
以后他们终于可以换个问题了,“请问你看书吗?我们有中篇小说,长篇小说,超级长篇小说。”
“我只想看短篇小说。”
“对不起我们最短的就是中篇。”

首先,澎澎喜欢抱着《哈利路亚摸摸哒》、《在你的全世界瞎溜达》、《娜娜巴西捏仁波切》之类的东西乐此不疲,这些书肯定是拿不出手的。
再看湃湃这边就比较有文化了:刻在竹简上的《史记》,不过七八百斤不太拿得动;无删减版还带番外篇的《金瓶梅》,不太好意思拿出来看;王夫之的巨作《船山遗书》,拿出来好像也不太吉利……

不仅如此,一旦往地铁里丢这本书,谁还敢说我们是搞营销、玩炒作的?这本书里承载的,满满的都是对下一代的关怀,是爱与希望!

假如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电子书就是人类进步的电梯。所以如果有活动丢的是Kindle、Ipad之类的,记得第一时间通知我们。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