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首例机器人“造反”伤人事件?亲历者揭秘到底发生了什么

让人类不寒而栗的这一天终于到来了?11月18日,网络盛传深圳高交会上发生“全国首例机器人伤人事件”,名叫“小胖”的机器人突发故障“杀伤力爆棚”,在没有指令的情况下自行打砸展台玻璃、砸伤路人,一位路人全身多处划伤后被担架抬走。
所以,这意味着电影中经常出现的机器人突然意识觉醒杀死人类的故事真实上演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多位当时在高交会现场的知情人士后发现,事实被严重夸大了。展示中的机器人、玻璃碎裂、误伤路人,这一连串事件并非机器人突然失控“发飙”。一位参展人员对澎湃新闻回忆说,当时机器人在行进中碰撞到人和玻璃,玻璃碎了伤及路人,而非机器人故意“打砸、伤人”。另一位在场的业内人士则分析“就是产品的自助导航出了问题,传感器无法识别玻璃是障碍物”,导致撞碎玻璃。


组委会称,经向展商和机器人生产企业了解,该款机器人于2015年11月23日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首次面世,目前已获得国内相关安全认证。关于此次意外的详细原因正在进一步核实中。
18日晚间,北京进化者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在其官方微博发布了正式声明。声明称,11月17日13时30分左右,在1号展馆D32号展位(小胖的投影机供应商)旁通道内,参展人员试图将一台面罩打开的小胖机器人移动到展位内时,误将后退键按成前进键,并未及时按停,导致另一侧展台的玻璃被部分碰倒摔碎,玻璃划伤了另一侧展台内的一名观众,全过程持续约10余秒。
该机器人公司称,小胖在打开面罩的情况下,会自动关闭避障感应元件,这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对它的控制,由于参展人员的误操作,出现了上述意外情况。事后,展会现场相关人员立即陪同该观众前往医院。经诊断,该观众为皮外伤,目前已无大碍。公司及相关合作伙伴方已对该观众进行慰问及赔偿。
澎湃新闻查询该公司官网资料发现,小胖E01家用服务型机器人的官网售价为9988元,功能包括专业级家教、孩子的玩伴、机器人管家等。该公司称,第一代机器人小胖E01,集自主导航、双目视觉、自然语义理解等多项世界级机器人前沿核心技术。在世界非人形机器人领域,处于先进地位。

这并不是首例被炒作为“机器人杀人”的新闻事件。去年被大肆炒作的“德国大众工厂机器人杀人事件”,与高交会“小胖机器人伤人事件”,有着高度一致,相关报道都使用了大量拟人化的描述,渲染出一种机器人主动执行伤人命令的错觉。但究其原因,都与人工智能毫无关系。直到今天,机器人尚未进化出独立意志,将“杀人”帽子扣在机器人头上,过于夸张了。
但实情是,《金融时报》报道原文为“The 21-year-old contractor was working with a colleague to install the machine when he was struck in the chest by the equipment and pressed against a metal plate. He later died of his injuries.” 文中“struck”应翻译成“撞击”而非“抓住”,该技术人员是在安装机器人时受到机器人撞击胸部,再被压在铁板上伤重而亡。原文报道对此的解释是工业事故,而非机器人“故意”杀人。大众集团发言人对此事的回应是,这台机器人并没有出现技术故障,推断事故是由人为错误导致。据报道,这名死者的工作和汽车制造无关,是安装机器人和机器臂的专业人士。由于作出了违反安全规定的动作,他进入了安全笼进行机器臂安装的工作。
对于此次发生在大众公司的事故,英国《金融时报》曾援引机器人专家艾伦·温菲尔德(Alan Winfield)教授的话说:“很遗憾,大家夸大了机器人的能力,而且过分惧怕机器人。科幻电影和媒体报道让大家变得过分敏感。”人工智能和自动化领域的专家们也认为,“机器人杀人”的说法太夸张,现在的机器人技术尚未达到这样的水平,应该视其为一起罕见的工伤事故,而非来自未来机器人威胁的警告。
萨塞克斯大学人工智能专家布莱·惠特比(Blay Whitby)认为,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我们不能“谴责”机器人,机器人尚未达到为自己的决策负责的水平。“从技术和道德角度看,这起不幸的事故与机器操作员有关,因为他没有启用安全防护方案。大众的‘安全防护方案’是由计算机软件提供,而当时他(技术人员)正在设置软件,因此我们更应原谅机器人。”惠特比说。
谢菲尔德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教授诺埃尔·沙基(Noel Sharkey)说,“除非是程序让它们这么做,否则机器人是没有自我意志,也不会进攻人类的。工业机器人是很强大,通常都有安全协议。人们有时会在编程或操作中犯人为错误,这时事故就会发生,这些都是机器人革命进程中的一部分。”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