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迁徙劫⑧|玩鸟与护鸟之争:传统必须保留?狩猎部分合法化?

澎湃新闻记者 吴跃伟
2016-11-28 07:35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观赏鸟传统拥有这么悠久的历史,为什么要完全禁止?”
“赏个鸟怎么了?我又不吃了它。”

“有些人喜欢打猎,为什么不能允许合法狩猎一些数量较多的鸟类?”

……

争论不仅发生在志愿者与捕鸟、贩鸟人之间,也在护鸟者与普通民众之间。

就上述相关问题,日前,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分别对话了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研究所副所长、国际鸟类委员会委员张正旺教授,沈阳理工大学生态环境研究室主任、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委员周海翔。

成都青羊鸟市做鸟笼的店铺。

不是传统的就一定要保留

澎湃新闻:有人认为,中国养鸟赏鸟的传统历史悠久,不应该一刀切完全禁止,怎么看这种说法?

张正旺:如果卖的是野外抓的野生鸟,完全可以叫停。但有十几种常见的观赏鸟,目前已经有人工繁殖技术。

像百灵或者画眉鸟,即使有个别繁殖成功的,但是能成规模地繁殖的,还比较少,比较难,而且繁育成本比较高,不如从野外抓的成本低。现在市场上很多是野外抓雏鸟,然后给它养大,这当然不合法了。如果你买的话,肯定也是非法的,可以进行处罚。

因此,即使有驯养繁殖许可证,你也要检查他,每年繁殖多少,真正卖了多少。

周海翔:确实有个别种类的鸟能驯养繁殖,但是大多数的鸟种还都是从野外获取的,包括百灵鸟。

市场上的百灵,每年要大量到内蒙古捕捉。捕捉环节死掉的就不说了,捕捉的幼鸟当时又看不出雌雄,等到能够鉴别的时候,大量的又要被淘汰。

绝对不能说因为这(玩鸟)是传统,我们就应该保留。

对于公众来讲,我们要倡导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环境?

国外观鸟的团体比钓鱼的人都多,人家是在自然环境当中去观鸟、欣赏鸟,人家房前屋后、公园,到处跟鸟可以达到非常近的程度。

就是这种人和自然的关系:我去欣赏的是自然的鸟,不是整天关在笼子里的。如果将来我们和自然界、和鸟类,能变成这么一种关系,就没必要再去笼子里看了。

所以,无论从法律,还是从宣传引导上,不是说传统的就一定要保留。

经营性狩猎我国还没有成熟的经验

湃新闻:还有人建议,是不是可以开放部分地区、部分时间,允许合法狩猎?

张正旺:不好界定,形势还不成熟。

第一,现在大家并不是很接受这种狩猎;第二,我们现在对经营性狩猎这方面没有成熟的经验。不像国外,有非常成熟的经验。

另外,现在某些动物所谓的多,只是个别种类多了,还有许多种类在减少。

还有一个问题是枪支,我国控制枪支,不允许你持有枪支,所以从治安的角度来说可能也不行。

周海翔:为什么还要留有什么余地?有狩猎场这些东西,狩猎场是给公众的吗?

林业资源枯竭以后,可以全面禁伐,野生动物早就应该全面禁猎了。只要实现全面禁猎,任何一个环节再出现猎获物,就可以认定是违法的,就按照盗猎来处罚你。如果不盗猎的,这猎获物从哪儿来的?

咱就一层一层追,你要找不到上一家,我就处罚你。只要你吃就是犯罪,你不能说,是他卖,我才吃的。

一些人的认识还很低,他觉得鸟是美丽的,所以我们得爱它、保护它;还有一些放生的人,他觉得慈悲为怀,所以不能杀生。但是这些其实都不属于法律约束。

要把认识提高到生态安全的层次来看保护候鸟的意义:只有把这些野生动物留下来,才能形成一个自然的生态平衡。

比如麻雀,它们整个春季、夏季都在吃虫子。一只这么小的鸟,一年吃几万只虫子,它们在整个生态屏障里起的作用显而易见。

拆网只能治标,治不了本

澎湃新闻:关于清除捕鸟网,您有什么建议?

张正旺:捕鸟网禁了,别的网禁不禁?网被禁了,他们可能用别的方法来捕:下套子、下毒、下笼子、下夹子。

关键可能还是在执法,而不是说你看见网,给剪了。你今天拆了,明天又支起来了,反正这个很便宜。

看见鸟网,你得看到底是谁下的,像破案一样,抓住线索深挖。这样的话,你抓到这个人,进行处罚,才有震慑作用。

在野外见到非法捕猎的,就要严格执法、严格处罚,要罚到他心痛。

拆网只能是治标,但治不了本。要治本的话,还是要提高大家爱护鸟类、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大家觉得不忍心去害鸟、捕鸟。

大家都爱鸟,这是最根本的。这样的话,少数违法的人,有人看着,有人监督,有人举报,还有执法处理,捕鸟的现象就会减少,最终消失。

周海翔:“清网行动”清得越好,他们(捕鸟者)那边越忙。因为网价格低廉,所以你随便拆。所以持有捕鸟网,应该都按盗猎去算。

科研上也用捕鸟网,但是数量非常少,应该严格审核,允许你购买多少,使用多长时间,然后在购买站备案。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