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济南水生态文明试点过关:趵突泉喷涌13年,黑臭河变景观带

澎湃新闻记者 张蓓 发自山东济南
2016-11-28 14:48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初冬的济南,虽已是寒意袭人,但在趵突泉和黑虎泉,前来赏泉和取水的游人和市民仍络绎不绝。

趵突泉已持续喷涌13年。

据了解,济南名泉保持喷涌已有13年。不仅如此,昔日黑臭的河湖水体不见了,代之的是水清、岸绿、景美的观光带。

“3年实施大小生态工程400余项,累计完成投资309亿元”,济南市水利局局长张曰良说:“通过水生态文明建设,济南已形成南部生态屏障、城市泉水景观、沿河湿地保育、北部平原水网等四大水生态保护修复区。中心城区步行15分钟的水景观覆盖率达到70%以上。”

2016年11月7日,济南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率先通过水利部和山东省政府联合验收。与此同时,水利部召开现场交流会,组织北方片区31个城市学习济南经验做法。

作为全国首个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济南在创建过程中有哪些成功探索?

水系连通,走活水棋

“六横连八纵”,“一网五水”润泉城

济南,是天下闻名的泉城,因水而生,因泉而名。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济南面临着严重的“水困局”——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量290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七分之一;生态恶化:污水排放河流水体黑臭,趵突泉等名泉停喷,最长达926天;矛盾突出: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需求日益攀升,尤其干旱年份,用水与保泉冲突加剧。

2012年10月,水利部确定济南市为全国第一个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

在这一破解济南水困局的难得机遇下,济南市委、市政府请来中国水科院水资源专家当高参,共同谋划: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统筹考虑,在确保生活生产用水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泉涌、湖清、河畅、水净、景美”。

目标明确,还要了解水情,摸清家底,算好水账。

济南全市水资源可利用量11.56亿立方米,拥有大小河流124条,建成各类水库187座,总库容5.7亿立方米。此外,还有引黄和南水北调分配水量5.68亿立方米和1亿立方米。

然而,济南市地形南高北低,水资源北多南少、西多东少。

如何依托已有工程和河流水系,实现空间均衡,盘活“总量”?

实施六大水系连通工程,打造现代水网,形成“六横连八纵、一网五水润泉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

这一水网,将济南东西走向的黄河、小清河、徒骇河、德惠新河、南水北调东线干渠、东联供水工程6条水道,南北走向的北大沙河、玉符河、巨野河、绣江河、大寺河、商中河、田山引黄干渠、邢家渡引黄干渠8条河渠,以及市区周边的7座水库和17个湿地,全部囊括其中。

目前,六大水系连通工程,即玉清湖引水工程、田山灌区与济平干渠连通工程、玉符河卧虎山调水工程、卧虎山等五库连通工程、北店子至中心城区输水工程、东湖水库输水工程,经过3年多建设,已基本完成并发挥效益。

依托大水网,丰枯互济,济南不仅解决了局部地区“靠天吃饭”问题,而且实现了当地地表水、长江水、黄河水、地下水、非常规水“五水”统筹,联合调度。

“水网全部运行后,年调水能力达3亿立方米,相当于300个大明湖的水量。”济南市水利局副局长李百全介绍。

调来的水,一方面通过强渗漏带为泉水补源,另一方面按照优水优用的思路用于农业和工业企业供水,置换出优质地下水,用于居民生活。目前,已在泉城路、舜井街等交通和商业中心建设100余处泉水直饮点。

“观名泉,饮甘醴”,济南市民成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直接受益者。

节水治污,中水回用

全市人口经济增长,用水总量逐年递减

破解济南水困局,除盘活总量外,根本出路在节水治污。对此济南市有着清醒的认识。

近几年,济南出台多部法规,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约束。

济南市洪山溪河道生态景观。

首先优化产业布局,对东部老城区小鸭等17家老企业实施了搬迁改造、关停腾退。严把取水关,将水资源论证纳入市行政审批“一号通”联审,严禁高耗水、高污染建设项目。

提高用水效率,在农业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全市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2012年的0.62提高到2015年的0.65。工业推广节水工艺和技术,实施中水回用,很多企业实现了零排放。济南南郊宾馆就是一个典范。他们自筹600万元,建起日处理能力4000吨的污水处理站,不仅自身污水全回收,而且还收集周边单位污水进行处理回用。

节水成效明显:济南在人口和GDP年均增长0.9%和8.8%的情况下,全市用水总量由2012年的16.8亿吨下降到2015年的15.22亿吨,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15.7吨下降到12.31吨。

尽管狠抓节水,但济南每天仍要“喝掉”125万吨水,排出80万吨废水。过去,很多废水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河流水体黑臭。

河流治污刻不容缓。2013年,全面推行“河长制”,河流整治攻坚战打响。全市124条河流均按地域设置河长、河段长,且由地方各级行政领导兼任。将河流截污治污、清淤疏浚、景观改造等7项任务纳入年度考核,治理不达标,一票否决。

“河长”名字和手机不仅在媒体上公布,还在河道设公示牌。市民如举报,随时打电话。每月考核,河道指挥部奖惩,好的有奖励,差的被问责。

18个月,主城区65条河道截污全完成,121个污水直排口全整治,新铺污水管线170公里。

通过河流综合整治,全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从试点前2012年的42.6%提高到2015年的78.6%,水环境质量大幅提升。

走在济南,“碧水回环、鱼翔浅底”的动人景致,随处可见,“泉涌、湖清、河畅、水净、景美”的目标基本实现。

这也带来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据统计,2015年全市涉水景观旅游人数6094.4万人次,收入744.9亿元,分别比试点前的2012年增加1426.5万人次和283.1亿元。同时,还在水清岸绿的河流沿岸形成了一批滨水产业和价值高地。

济南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

“水生态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抓水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抓环境、抓民生”。济南没有满足已有成绩。

2016年,济南在中心城区划定泉水直接补给区、泉水重点渗漏带、城市河道水系、城市山体等四条保泉生态控制红线的基础上,又推出了立足长远的新举措。

为保护关乎济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南部山区,济南专门成立了南部山区管理委员会,通过体制创新,探索在保护中求发展之路,并明确对管委会考评突出绿色保护、绿色发展,不再考核GDP、财政收入、招商引资等经济指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