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CPI、PPI五年后再现剪刀差为何重要?与你生活息息相关
据国家统计局12月9日发布的2016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CPI同比上涨2.3%;PPI同比上涨3.3%。这是PPI同比涨幅在2011年9月之后时隔五年再次高于CPI,出现“剪刀差”。

此前,业内分析师普遍预计11月份PPI将继续走高突破2.0%,导致CPI与PPI出现“剪刀差”。
中信证券曾发布报告称,11月以来,煤炭、钢材、水泥等原材料价格继续走高。高频数据显示,11月螺纹钢全国均价环比上涨 14.6%,同比大涨 48%。受高位铁矿石价格支撑,加之前期去产能、近期部分矿产检修停产造成的供给压力,黑色系价格全线攀升。尽管部分产能开始恢复,但前期推行的供给侧改革仍继续推动有色、化工产品价格暴涨,工业企业利润回暖也为企业需求端提供了一定支撑。同时,11 月锌、铝、液碱、聚氯乙烯、顺丁橡胶等价格同比涨幅均超过 40%;与国内市场相呼应,国际锌、钛白粉等有色化工商品期货价格大涨,或存在投机交易。油价方面,受 11 月成品油价格回调影响,油类价格同比涨势收缓。综合来看, 预计11月份 PPI 同比将继续向上冲击,或至2%。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现在大家关注CPI与PPI的“剪刀差”问题,主要是担心PPI的涨价因素会不会向CPI传导。因为历来PPI与CPI之间存在一定的传导性,上游原材料价格上升带动PPI上升,然后逐步传导至下游领域,从而导致CPI出现上升。
鲁政委表示,“我们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的确注意到CPI中非食品的价格出现上涨的趋势。特别是服务价格上涨较为明显。”鲁政委认为PPI可能会通过房租和成品油的价格上涨传导至CPI。“主要是这两个,住与行是两个比较刚性因素。”
鲁政委也表示PPI的此番上涨趋势可能会持续到明天第一季度,第一季度之后PPI的涨幅可能就会缩小。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也在随后的分析中强调需要注意后续上游向中下游的传导,以及“通胀之母”原油价格的上涨。任泽平、宋双杰在分析中指出,PPI传导以及天气转冷是推动CPI上涨的两大因素。PPI对CPI的传导显现,汽柴油和水电燃料价格上涨,汽、柴油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6%和6.0%,涨幅分别比上月扩大2.3和3.4个百分点;水电燃料价格同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6%。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则在分析中预测,“11月CPI重回2.3%,与2016年2-4月持平,均为2014年7月以来最高值。我们前期反复提示,需要关注通胀上行的压力,‘新周期归来’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通胀归来’。未来两个月CPI将继续上行,1月CPI由于基数原因存在逼近3%的可能。”
邓海清也对PPI接下来走势进行了预测,“PPI同比已经超过了CPI,这是一个非常需要重视的信号。未来两个月PPI将继续上行,1月PPI突破4%几乎是必然。”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3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