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农民工读海德格尔”刷屏,所以有什么可惊讶的?

2021-12-17 20:1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小北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不知道小北的读者们是否关注了“思考海德格尔的农民工”这件事,上个月刷了几天屏,之后也陆陆续续地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一位叫陈直的31岁农民工,每天在工厂进行着重复和空洞的劳动。而业余时间里,他更为沉默,阅读哲学,思考海德格尔,并在今年自发翻译了理查德·波尔特的《海德格尔导论》。

他常说,哲学是他的“激情”与“使命”。(《一个农民工思考海德格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祁佳妮)

“农民工”和“海德格尔”的并置极具反差感,也因此引发了争议。

事实上,从十多年前农民女诗人余秀华展现出的惊人才情,到2017年44岁育儿嫂范雨素的自传小说爆火,再到去年在广东打工的工人吴桂春感谢东莞图书馆……

每隔几年,都会出现类似“套路”的非虚构故事。

一个来自小地方,文化水平不高的、通常从事体力劳动的普通人,热爱文学、艺术、哲学等这类所谓高雅的、需要一定知识门槛的,通常属于知识分子身份标识的文化活动。

但这样的叙述中,似乎隐藏着一些刻板印象。

比如所谓“底层社会”是否与人文学术存在天然的距离?

或者说,他们是否真的能去理解本属于知识精英阶层藏书阁中艰涩难懂的思想与文化?

当结束了一天的无聊和疲惫后,他们可能会刷土味视频打发时间,可能会跟“抖音张同学”一样寻找更原生态的生活乐趣……

总之,在大家的印象中,思考海德格尔像是其中最不可能发生的一件事。

不过特别有趣的是,火爆全网的“张同学”头像也是捧着书的照片,他手中同样拿着专业文学图书——《文学理论基础》▼

至于这是张同学的自发阅读,还是团队的刻意设计,我们不得而知。

但如果是后者,可以看出策划者深谙“流量之道”,知道什么样的人设最能戳中大众:

张同学是个普通的农村大龄男青年,但他又不普通,他过着最粗糙土气的生活,但依然有“不切实际”的梦想。

他的生活中依然有严肃和深刻的片段。他书柜上放着的鲁迅和冷门外国文学作品就是证据。

| 张同学书柜上的严肃读物

为什么一个大学生读鲁迅并不稀奇,但一个农村青年读鲁迅,就被看作是不平常的事情了呢?

可以联系到布尔迪厄提出的“区隔”理论:“任何文化实践的参与都带着阶级属性的色彩”。品味和爱好,与阶级教养、教育水平和社会地位紧密相连,而绝不仅仅是个人自发的内心感受与实践。

所以,当底层劳动人民做出“超越阶级的文化实践”时,就会引发围观和关注。

这样的围观背后,显然带有“阶级凝视”的意味。

当劳动人民摘下所谓“农民”、“保姆”、“工人”等群体性身份,作为鲜活个体的他们,也同样拥有天然且平等的自我表达的炽烈冲动,也对生活的本质有着同样严肃的思考。

另一方面,哲学通常被认为是一门“无用之学”,不仅没有什么用,还是艰涩高冷的。

正是因为它没什么用,所以通常才说,只有当一个人有钱有闲时才会思考一些关于“生命本质”“时间空间”“存在主义”等无聊的问题。

大家似乎已经默认了:如果一个人尚在为现实生活中实际的问题焦头烂额,那么思考哲学显然给不了任何实际帮助。当然,除了庸俗化的哲学,类似于一种心灵按摩,作为现实世界的逃避。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网友认为陈直阅读海德格尔是一种软弱和逃避,是一种远离现实的精神自欺。

这其实是另一种对哲学的偏见。哲学到底是什么,它带给人们的,到底是痛苦的思考还是快乐的意义?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自己的答案。

来看看《像哲学家一样思考》一书中是怎么解读的。

01

“哲学”一词来自两个希腊单词:

philein(“爱”)和sophia(“智慧”),这意味着一个哲学家是(或应该是)一个“爱智慧者”。

在无数的哲学定义中,这仍是最简单也是最好的定义之一。

所以,想成为哲学家的人会毫不掩饰地承认,他想让自己变得明智起来。

然而,他所寻求的智慧,不只是获得信息,消除无知。事实上,在我们这个时代,人们常说,我们已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但却并未得到多少知识。

相反,“智慧”的反义词是“愚蠢”,它是“愚蠢”的解毒剂。“傻瓜”就是那些获得了大量信息但却不知道如何使用的人。变得“明智”,就是拥有理解力和技能,对日常生活中会用到的知识,作出成熟的判断。

但是,这种智慧是难以捉摸的。在你极其渴盼它的时候,它会消失;在你想要运用它的时候,它却让人束手无策。

在这一点上,“智慧”与老子所说的“道”没有什么不同:如果定义得过于具体,就会失去其本质;如果太过努力地去寻求,就会错过它。

02

大约两千五百年前,哲学家们就在试着去理解我们所说的人类境况令人费解的荒谬感;他们想要找到造成我们忧虑、绝望、痛苦和愚蠢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想找到办法让我们可以得到最大的快乐,找到我们人之为人的意义。

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pbell)警告我们:“主宰人生舞台演出的是从人的内心深处浮起的东西。”

对所有年龄段中那些敏感的灵魂来说,生活中充满了让人痛苦的矛盾和苦涩的反讽。

人类遭遇的经验变化无常,我们有限的心智无法每时每刻都能看透生活,确切地知道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

我们只能看到生活的片段,从来看不到完整的生活。

在这一点上我们与玩积木的孩子没有什么两样,努力想要将让人困惑不解的宇宙图片不相匹配地拼接到一起。

只是在整个人类事业的表面之下,隐藏在我们所有的思考和行为之下,还存在一个永恒的问题: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它是所有人都在追寻的终极问题,但它却必须由我们每个人自己重新开始(去回答)。

03

在现实生活场景中,人类的悲喜剧随时随地都在不断上演,我们的问题可以进一步划分成两个实际问题。

从积极的一面来说:我们怎样才能使生活值得过下去?从消极的一面来说:我们怎样才能防止生活演变成一场悲剧?

古往今来,人类一直都在通过宗教和哲学去寻找生命意义的线索。

迄今为止,它们也给了我们巨大的帮助,但是,当今时代对人类追求的概述,给我们提供了过剩的答案,事实上,答案是如此之多,以至于我们很难在它们之间作出决断,任何决断看上去都是主观的和有限的。

此外,经过更加重要的批判反思,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宗教和许多哲学都在其最后分析中得出结论:今世生活不值一过。

最好的情况也不过是,它是一段必须忍受的麻烦时光,直到我们能够抵达一个更好的阶段为止。

04

不少哲学家都认为,我们人类被困在一种无药可救的荒诞情境中。

例如,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相信,(客观)世界没有问题,人也没有问题;但是,两者之间的互动却绝对是荒诞的,因为它们是不相容的。

我们梦想着梦想(重复着同样的事情),然后却发现世界的目的是粉碎而非成就那些梦想。

我们准备带着善意生活,却发现我们必须持续不断地与邪恶斗争。

我们珍惜诚实,却发现整个世界和人类都配不上以诚相待。

世界因此通过疯狂破坏了我们的人性。

依照加缪的看法,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我们的困境,那就是作出一种有勇气的英雄行为,奋力抗争。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会与哲学相遇。

莫里斯·赖斯灵(Maurice Riseling)写道:“生活迟早会让我们所有人都变成哲学家。”

我们中没有一个人会不想去理解我们自身的存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求满足感。

我们的体验多种多样汹涌而入,它们并非整齐地包装好贴上标签才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自己亲自进行)选择和吸收,组织和安排,评价和应用。所以一旦觉醒,我们所有人都注定是哲学家,而不是通过选择去成为哲学家。

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必须寻求那些在我们之前就已探寻过的人的指导;我们可以倾听那些已经找到对他们起用的答案的人。但在最后的分析中,没有人能给予我们洞见。

洞见必须来自我们的自身经历(土壤)。我们对意义的追寻,也不是堂吉诃德大战风车般的庸人自扰。

许多人都在某种程度上发现了他们正在寻找的东西,他们找到了引领他们走上正确方向的线索。他们鲜活地证明了:

有可能去寻求并找到促生更高本性而非更低本性的路径,引领他们得到洞见和满意感,使得他们的生活值得一过。

正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迫切的“思索生命意义”的需求和必然性,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回答“什么样的人生值得一过”答案,读哲学是一种寻求答案的过程。

它不应该被视为自我逃避,恰恰相反,是一种审视内心追求的勇气。

如果一个人成功地为其所受的痛苦赋予了意义,那么不管发生过什么事情,他都会进一步成长。

最后回到网友们“批评陈直软弱”的说法上去,陈直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是不可救药的重复,而他的解药是如饥似渴地阅读、自学英语、翻译理论作品,如靠近火炬般靠近深邃的思想,试图寻找意义和答案。

这难道不也是一种对“如何过一生”的审慎选择吗?

既然苦难无法避免,那么不如直视深渊。提出深渊论的尼采说过:

“知道活着意义的人,能够忍受世间任何苦难。”

-End-

编辑:妍书

观点资料参考:

《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詹姆斯·克里斯蒂安 著

赫忠慧 译

图片来源:影视剧截图

原标题:《“农民工读海德格尔”刷屏,所以有什么可惊讶的?》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