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上评|清洁取暖,不能以冻着老百姓为代价

澎湃特约评论员 耶律
2021-12-23 13:33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针对此前媒体报道的河北山海关清洁取暖“一刀切” 导致部分群众挨冻的问题,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今天(23日)表示,生态环境部对此高度重视,已经组织专门人员调查了解情况,督促地方迅速进行整改,并将继续关注整改情况。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北方地区冬季取暖是重要民生问题,清洁取暖工作应该坚持不立不破、先立后破。

这一明确表态,不啻于寒冬中的一股暖流,温暖了古城民众的心,也让更多的百姓感受到来自政府的关怀。

山海关古城位于北纬40度,冬季日均温度为3度,夜间零下是常事,至于极寒天气则会降到零下十几度、二十几度,在这样的天气下,取暖已不仅仅是民生的问题,也是性命攸关的事儿。

当地政府以推进清洁取暖为由,一刀切禁止老百姓烧柴取暖,甚至封堵炉灶,的确有欠考虑,没有设身处地地为基层老百姓着想。即便免费发放安装了电暖器、电水暖炕,以及实施了电力增容和线路改造工程,也很难完全替代老百姓的炉灶。

一者,用电取暖涉及增加居民支出,有必要深入调查,认真论证。而在取得共识之前,谨防一刀切,特别是要避免以封堵作为倒逼百姓就范的“土政策”。

再者,电暖也关系到居民生活习惯的问题。一般而言,移动方便的电暖器具有速热、温度高的好处,但缺点也十分明显,有人不习惯那股焦糊的味道,有人喜欢温和加热的室内温度,还有人担心用电取暖不安全等等,这些因素应该被注意到。

山海关古城有着600多年历史,存在老人多、平房多、生活困难家庭多的“三多”现象,长期以来一直未通天然气和暖气,百姓自行取暖,是一种不得已的自助行为,在这个问题上,政府没能提供集中供暖这种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其实是有“欠账”的。

有“欠账”不去想法设法主动补救,却采取简单粗暴的行政强制,以封堵炉灶等极端手段禁止老百姓自行取暖,损害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整改。

此前,山海关区在回应舆情时,强调“经过多次专业技术论证,在古城内全部实行集中供暖和接通天然气,不太现实”,这样的说法未必有扎实的科学的依据,而且肯定不是保民生的正确姿势,甚至是在找借口。大规模的集中供暖一时间无法实现,那是不是可以考虑小范围的集中供暖?

同样是古城的平遥,就采用了空气能热泵取暖的方式,不使用煤、油、气等任何燃料,工作时没有明火,没有火灾、爆炸、中毒等安全隐患,为什么不尝试推广呢?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炕凉者在民间,再坚决的环保政策,都得过了火炕这一关;再好的清洁取暖政策,都不能以冻着老百姓为代价。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肯想办法,真正以人民为中心,就不会一味推阻。什么叫不立不破、先立后破?很简单,取暖优先。

    责任编辑:沈彬
    图片编辑:乐浴峰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