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下半场的巴萨惹不起?那是因为“宇宙队”真的变弱了

近日,西班牙《每日体育报》在统计巴萨本赛季的得分情况时,发现了一条有意思的规律——红蓝军团更擅长后发制人。
本赛季各项赛事中,巴萨总共打进了84个进球,其中上半场的进球仅仅27个,而下半场则高达57个,也就是说,有68%的进球,出现在比赛的后45分钟。
另外的一项统计数据,也佐证了上述现象。在已经进行的30场比赛里,巴萨有21场下半场的进球数要大于上半场。相反,上半场进球更多的场次只有区区5场,还有4场则是上下半场进球数一样。
可以说,两个半场的进球数严重失衡,已经成为了巴萨本赛季一个独特的现象,而这也正是巴萨控制力下降的佐证。巴萨真的太依赖梅西和MSN的个人能力了。

后发制人,这是恩里克的巴萨基因?
我们来看看看本赛季巴萨的战例:
6比2皇家贝蒂斯,在上下半场之交的15分钟里打进4球;
7比0凯尔特人,在下半场15分钟里打进3球;
5比0拉斯帕尔玛斯,在5分钟时间内连入3球,把比分变成4比0;
前两个赛季的部分战例:
2014-2015赛季,8比0科尔多瓦,在上半场行将结束时才取得进球;
2014-2015赛季,欧冠3比0拜仁,最后15分钟内连入3球;
2015-2016赛季,6比1塞尔塔,最后20分钟内连入4球;
2015-2016赛季,8比0拉科鲁尼亚,下半场前25分钟内连入4球;
在刚刚过去的一轮西甲联赛里,巴萨5比0横扫拉斯帕尔玛斯,上半场结束时仅仅一球领先;欧冠里7比0狂胜凯尔特人,半场比分也仅仅是2比0;击败曼城和门兴的比赛都是4比0收场,半场哨响的比分牌,也都是1比0罢了。
《每日体育报》表示,这样的数据无论从乐观还是悲观的角度,都可以得出足够多的结论。
好消息是,球队在决定胜负的关头往往更加给力,而坏消息则是,这支球队在尽量短的时间里,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去拿下比赛的能力,实在有些捉急。
这样的现象其实早已有之,恩里克时代的巴萨始终秉承着后发制人的特质。
2014-2015赛季球队拿下三冠王,在总共的175个进球里,下半场的进球数达到了98个,所占比例达到56%;而在上个赛季,球队拿下国内双冠,打入了170球,其中在下半场以及加时赛里,完成了其中的104个,比例上升到了61%;直至本赛季迄今为止,68%的进球都出现在45分钟以后。
这种后发特质,在过去两年的很多经典场次中,也都得到了体现。
2015年欧冠半决赛,巴萨在最后15分钟内连入3球大胜拜仁,欧冠决赛中也是下半场打进两球。2016年欧冠客场对阵阿森纳,球队亦是在最后20分钟内连下两城致胜。

战胜巴萨,你该怎么做?
这种特质与瓜迪奥拉时期,巴萨各种先发制人的比赛风格实在是天壤之别。
半场5比1马竞、不到40分钟4比0里昂、半场4比0拜仁,这些出现在瓜帅执教时期的经典作品,似乎难以在恩里克时期寻找到踪迹。
这也体现出MSN主导的这支球队,与先前哈维、伊涅斯塔、梅西铁三角所主导的那支球队,在比赛风格上早已有了太大的差别。
恩里克的球队,事实上并不刻意地讲求对比赛场面的控制,这一方面是因为“南美三王”的个人能力,本身就适合更直接地打击对方防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相较于“梦三”的中场,哈维早已离开,伊涅斯塔也已经从“小白”变成了“老白”。
巴萨中场本身已经难以维系从前的控制力,跑动能力也远远不如当初,球队的压迫力也因此大大地削弱了,压迫力本身也是保障先发制人策略的关键因素。
因此,巴萨在球场上的技术能力优势,往往需要在对方体能逐渐下滑之后,才能更明显地体现出来。
在前半场比赛时间内,通过透支体能进行跑动,甚至进行压迫,以保证一个体面比分的球队,在西甲赛场上亦比比皆是。

相反,巴萨控制力的大幅衰弱,无法阻止对手进行这种透支体能的爆发踢法,因此在对手体能更加充沛的前半场比赛里,他们往往会表现得更加挣扎。
这个赛季里,巴萨曾经在半场比赛过后0比3落后于塞尔塔,曾经在客场将近半场时间内,面对皇家社会没有一次射门,也曾经在国王杯里,半场就在圣马梅斯0比2落后于毕巴。这样的情况一再出现,就是上述事实的直观反映。
因此,恩里克的这支巴萨,比赛本身进行得顺利与否,往往取决于奠定比赛的时机。
一方面,MSN在对方阵型散乱之后则更是无可阻挡;另一方面,对手在面对巴萨时,一旦高强度的防守和跑动无法得到维系,其后果也是灾难性的。
不过,这种后半场模式在漫长的赛季里也并非没有隐患。
对于巴萨这样需要多线作战的球队来说,需要在一些“小比赛”里,尽可能地用相对较小的体力代价去取得满意的结果,以能够在关键时候有充足的能量储备去应对。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