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回家·直播周|在京务工者史洪顺:去年挺顺畅,希望今年依然
又是一年春运时,归心似箭。
澎湃新闻推出“回家——2017春运直播周”特别报道,并将于1月22日起正式启动直播,镜头里的10个家庭将通过摩托车、高铁、自驾、大巴等方式,踏上盼望已久的乡愁之路,跨越12省市,守望相助,风雨无阻。
回家路上,我们都是同路人。

1月19日15时许,北京赵公口汽车站,趁着工作空隙,史洪顺来到车站售票厅买回家的车票。
“买1月26号的票,最早的一班车。”史洪顺趴在售票窗口台上,从妻子用的手拿红色包中掏出两张身份证,递给了售票员。他付了钱,拿了票,看了一下车票上的时间,是7点50分的。接着,他又探着头询问道:“这一路需要多长时间?”
“不堵车的话,三个多小时就能到。”售票员回应道。
史洪顺今年47岁,家在河北泊头市下面的一个村庄,而泊头是沧州市下属的一个县级市,距离北京260多千米。在北京工作三年,这是史洪顺第一次坐汽车回家过年,往年他都是从北京站乘火车回家。
1月26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将携手宝骏汽车,全程直播史洪顺的第一次大巴返乡之路。
“火车是三个半小时的车程,相比汽车要安全,不堵车,往年都是儿子帮我从网上买票,今年没抢到票。”史洪顺解释说。
史洪顺在北京丰台区一家主营北京菜的饭馆工作,他主要负责粥的熬煮工作,如八宝粥、冰粥等。妻子小他一岁,和他在同一家饭店工作,不过比他早来了四年,主要负责做馅饼之类的面点工作。
“我们每天从11点开始上班,23点结束,一个月有四天休息时间,基本工资是一个月三千多,加上加班费等费用,一个月平均下来有四千元钱。”史洪顺介绍了日常工作情况。
谈及工作状态,史洪顺感觉还比较满意:饭店生意不错,包管他们夫妻食宿,他不抽烟不喝酒,每月除去话费、买衣服及日常生活开销,他和妻子俩人每月能结余六七千元。
早年,史洪顺在老家一针织厂工作,他是技术工,主要负责机器的日常检测和维修,工作了十几年,厂子效益日渐衰败,他也不想当一辈子技术工,就一路北上,到妻子工作的饭店落脚。
史洪顺和妻子只有一个儿子,今年25岁,曾在河北保定市一所高校读机电专业,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过一段时间。去年,他们夫妻俩出了首付,贷了些款,给儿子在泊头市买了一套90多平米的房子,两个多月前,他们刚把儿子的婚事办了,现在儿子已回泊头生活。
“说身上没有负担,那是假话。”史洪顺笑着说,家里上有老人要赡养,而儿子刚结婚,以后还有孙子、孙女要帮扶,不过这些负担他们夫妻俩还都能承受。
回头再看过去的这一年,史洪顺用“顺畅”一词作了总结:“我们夫妻俩工作都顺利,家人也都健健康康,没啥大病,儿子结了婚,今年过年时住新房,心里也比较舒坦,希望2017年也能保持这种状态,平淡地生活。”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