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国人大代表王勇: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中要确保玉米有效供给

澎湃新闻记者 张家然
2017-03-04 09:25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王勇 资料图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将于3月5日开幕。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滨州市西王村党委书记王勇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他将向大会提交一份《关于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中确保玉米有效供给的建议》。

王勇认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是当前国家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随着改革的推进,从2016年开始我国的玉米播种面积13年来首次下降,未来也将呈现继续下降趋势。而玉米需求则以每年均值836万吨的增量递增,且呈现刚性增长,产消缺口的产生将导致庞大库存的逐年减少。

该建议援引农业部数据称,2016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5.51亿亩,比上年减少2039万亩,减少3.6%。根据我国农业部结构调整的目标预期:未来几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仍将调减5000万亩,至2020年稳定在5亿亩。

王勇表示,受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渍化等而导致的耕地减少,也将加速玉米种植减量的调减速度。未来几年内,我国的玉米产量将不会出现大幅增产。产量下降和需求上升将是未来几年的主要矛盾。

2016年12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大宗农产品主产区重点发展粮棉油糖加工特别是玉米加工,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

王勇认为,玉米加工产业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玉米加工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且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的葡萄糖、果糖、玉米绵白糖,可作为蔗糖的替代品,也将导致玉米消费的增加。在欧洲,蔗糖体制已经终结,玉米淀粉糖将迎来发展机遇,玉米消费增加已是必然趋势。此外,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也将拉动玉米消费的增加,加速库存的消耗。因此,玉米需求增长将越来越快,产量下降和需求上升之间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将会造成玉米市场的波动,陷入供给紧张的格局。

为此,王勇建议,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推进过程中,要灵活统筹,坚守底线,不能盲目减少种植面积,要以市场为导向,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降低改革成本,防范改革风险,确保玉米的有效供给,确保市场供求平衡稳定。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