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朱鹮飞回来了”:野化放飞,“东方宝石”36年后重返山林

2017年3月5日,经过36年的人工干预,全球仅剩的最后7只野生朱鹮在重新回归人们视野的同时,也在回归大自然。
朱鹮体态秀美典雅、性格温顺,被誉为“东方宝石”,我国民间将它看作是吉祥的象征,亦被称为“吉祥之鸟”。历史上,朱鹮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后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该种群数量急剧下降。1963年,朱鹮首先在俄罗斯踪迹全无;1975年,朝鲜半岛最后一只朱鹮消失;1981年,为避免日本朱鹮真正灭绝,日本决定把最后6只野生朱鹮全部捕获,进行人工饲养。但因为朱鹮种群老化始终未繁育后代,2003年10月,随着最后一只朱鹮死亡,日本无奈宣布“日本朱鹮灭绝”。


1981年,7只野生朱鹮种群出没在我国陕西省洋县秦岭南麓,这四只成鹮和三只幼鹮成为全球拯救朱鹮的最后希望。
经过30多年的抢救性保护和繁育,我国朱鹮种群数量从7只发展到2000余只,陕西、北京、河南、浙江和广州等省区相继建立了稳定的人工种群和野生种群。此外,我国朱鹮还先后走出国门,前往韩国和日本安家繁衍。
野生朱鹮生活在温带山地森林和丘陵地带,大多邻近水稻田、河滩、池塘、溪流和沼泽等湿地环境地带。作为我国朱鹮的历史分布区之一,浙江省在2008年4月16日从陕西省观台引进5对朱鹮,并选址德清县下渚湖国家湿地作为朱鹮的人工繁育和野化放飞基地,开启了浙江朱鹮人工迁地保护以及野生种群重建工程。


2014年11月,33只朱鹮被野外放飞,这也是朱鹮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被首次放飞。2015年5月底,浙江朱鹮的总数达到220只左右。

2016年4月20日,在野化放飞朱鹮的繁殖季,许连松每天都要对野外朱鹮的繁育情况进行巡查。为了记录朱鹮野外繁殖的全过程,中心还在朱鹮巢外安装了探头进行24小时监控。
德清繁育中心养育的33只朱鹮在2014年11月被野化放飞,但第二年的繁殖季,在自然孵化状态下只存活了一只。到了2016年4月,随着朱鹮在野外的适应能力增加,这一情况有了突破性进展,先后有10只朱鹮成功孵化并存活。

2016年11月15日,经过身份验证后,浙江省德清县珍稀野生动物繁育研究中心的20只朱鹮,启程前往四川省峨眉山景区安家。此次20只德清朱鹮的西迁地四川,也是朱鹮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唯一分布区。当年人工迁徙至峨眉山的50只朱鹮,除来自德清外,还有来自河南董寨保护区的10只和陕西楼观台20只。

2016年5月29日,游客在浙江德清珍惜野生动物繁育研究中心参观朱鹮科普馆。目前生活于日本和韩国的所有朱鹮,均为我国朱鹮的后代。
随着国内朱鹮种群数量的增多以及在人工饲养、野化培训和野外放飞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陕西、河南、浙江等省也在逐渐加大朱鹮野化放飞的力度。
而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这让这一度濒临灭绝的“东方宝石”能够真正重返自然。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