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提供照料康复文娱等一站式服务

澎湃新闻记者 陆兵
2017-03-20 08:01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编者按】

五年过去,上海实现了创新发展、经济转型的艰难跨越,站在新的更高起点。上海第十一次党代会将于今年五月召开。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对上海提出了新的希望。

习近平希望上海的同志们继续按照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要求,在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上有新作为,在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有新作为,在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上有新作为,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有新作为。

为迎接上海第十一次党代会,澎湃新闻从3月20日起推出系列报道,展现上海五年成就和争创“新作为”的决心。

在陆家嘴长者综合照护家园练习书法的关阿姨。本文图片 陆兵

“这里的护工想得很周到,工作人员也很热情,我在这里学了书法,身体也渐渐康复了。”今年85岁的关阿姨在几个月前刚刚完成了一场手术,无法下地行走只能依靠轮椅,身边也没有亲人的陪伴,她的老伴早年已经去世,女儿又在美国工作,身边仅仅只有护工陪伴。一次偶然的机会,女儿回国看到社区里新开设了一家养老机构,不久后便将关阿姨送进这里,与其他老人一同生活。

陆家嘴长者综合照护家园大门。

关阿姨所在的这家养老机构叫做“陆家嘴长者综合照护家园”,这是当前上海为了应对深度老龄化趋势,重点推广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也可以称作“长者照护之家”。在这里,老人不仅仅可以得到专业的生活照料,还可以享受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多元化服务。

长者照护之家的单人间。

2014年下半年起,上海开展“长者照护之家”试点,建成嵌入式、多功能、小型化社区养老设施,为老人提供就近、便利、综合的养老服务,实现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的融合,受到群众的欢迎。目前上海已建成73家,到2017年底,将实现中心城区和郊区城市化地区的街镇全覆盖。而在郊区农村地区,主要发展睦邻互助点,推动农村老年人“不离乡土、不离乡邻、不离乡音、不离乡情”的互助式养老。目前,在浦东、奉贤、崇明等郊区农村,睦邻点这一模式得到很好的发展。

上海社会科学院教授左学金认为,这种新颖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值得大力推广,可以鼓励老年人走出家门,在获得专业照料服务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交互动,得到精神方面的满足感。

“藏”在社区里的长者照护之家

关阿姨所在的“陆家嘴长者综合照护家园”位于浦东新区乳山路130弄小区深处,门牌号上标着“21号楼”。从外观上看,是一栋被漆上浅黄色的花园别墅,进入内部让人眼睛一亮:1060平方米的空间内“五脏俱全”,内部布置颇为温馨,装修的选材均为暖色调,墙上还有不少小贴纸和玩偶,使人很难想象这是一家养老机构。

这家机构的负责人孔芳介绍,家园内既能提供生活照护、康复训练、精神慰藉等日间服务,也能提供24小时中短期托养服务。

每天下午3点,关阿姨就和十几个老人围城一桌,开始练习毛笔字。今年已经85岁高龄的关阿姨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里的护工想得很周到,工作人员也很热情,我在这里学了书法,身体也渐渐康复了。” 

长者照护之家二楼公共居室。

与关阿姨一同在此居住的商阿姨也对这里赞许有加:“这里提倡的是鼓励式的教育,爱的教育。”商阿姨今年80岁,处于帕金森病康复期,孩子们白天上班,她就在这和其他老人互动,一起做活动,晚上就让孩子接回家,感觉自己一天比一天进步,心情也变得舒畅。”

书法练习是长者综合照护家园的必备活动。

左学金表示,老年人最害怕的是孤单,应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不仅仅有助于健康,还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自我价值。

互联网等信息手段优化养老服务和监管

舒适便利的养老环境必不可少,为老人设计开发、满足老人需求的生活设备同样不能少。目前上海已经出现一批以“智慧养老”为特征的社会组织和企业,将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运用于养老服务,显示出蓬勃的发展活力。

去年年底,位于协和路1号的祥福颐养院引进了一台全自动洗澡机,让老人告别了“洗澡难”的问题。

祥福颐养院工作人员廖师傅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打开澡池这扇门后,可以拉出里面的移动式座椅,老人只需坐到这个座位上推进去关上门并上锁,随后按下按钮放水,老人只需在温水中静坐15分钟,即可自动完成全身深度清洁。“这台全自动洗澡机采用高频微振动技术自动进行人体深度清洁,清洁效果比传统的人工搓洗干净。”这仅仅是在上海发展养老服务业过程中,加快推动信息技术的一个“缩影”。

舒适方便的养老环境必不可少。

从市级层面,上海在养老机构的管理方面也逐步在加强,已经先后启用了养老机构日常管理服务系统、居家养老服务系统等,2016年10月26日,“上海市综合为老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努力实现“三大功能定位”:一是为老信息服务的“统一门户”,整合和链接各类为老服务信息,方便公众浏览查询行业内容及服务信息;二是养老行业管理的“统一入口”,即实现各类服务机构和人员队伍的动态管理,加强行业服务和监管;三是涉老领域的“统一数据库”,即建立涵盖服务需求、项目、队伍、设施和养老政策的综合为老服务数据库。在区县层面,各区县积极探索建立区级信息化为老服务平台,目前共有12个区基本建成。

今年底将实现“长者照护之家”街镇全覆盖

据上海市民政局介绍,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且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截至2015年底,本市60周岁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达到436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比重为30.2%。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本市连续多年将养老床位、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助餐服务点等建设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2015年以来,在这些传统项目基础上,又将新增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建设“长者照护之家”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予以推进。

截至目前,全市“长者照护之家”已建成73家,到2017年底,将实现中心城区和郊区城市化地区的街镇全覆盖。在郊区农村地区,主要发展睦邻互助点,推动农村老年人“不离乡土、不离乡邻、不离乡音、不离乡情”的互助式养老。目前,在浦东、奉贤、崇明等郊区农村,睦邻点这一模式得到很好的发展。到2020年,计划全市培育示范睦邻互助点2000个。

在养老机构方面,至2015年末,全市有养老机构699家,床位12.6万张,全面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至2015年末,全市共有220多家社区助老服务社、3万余名助老服务员,为30多万名老年人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累计建有440多家日间服务中心,为1.5万名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累计设立630多个老年人助餐服务点,为7.3万名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

从2013年开始,上海着力打造老年宜居社区,推动街镇建设“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打造一个枢纽式的为老服务综合体,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紧急援助等方便可及的“一站式”服务,目前全市已建成30多家,到2020年将实现全市各街镇基本全覆盖。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