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出入平安,车马去闲闲:日常出行|能流物复

吴船 北京居民
2022-02-04 18:41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节日是欢庆的时候。但不妨着眼于长远的日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疫情尚未过去,如何维系当下的生活环境,使其能够抵抗未知的风险,是线上线下团聚、吃饭穿衣之时,心里会冒出的一丝忧虑。为此,我们在春节期间,推出“能流物复”系列,即从能源流动与物质循环的维度,我们来一起省察自身的吃喝玩乐,如何低碳、韧性、可持续地生活,如何才能进入更安全的未来,并思考自身在城市运转中力所能及的担当。四位作者给出了九个议题,前面说到食物穿着、日常生活的耗能物质循环

祝大家春节快乐。欢迎文后留言,写下您的任何想法或建议。

   

现在的孩子,可能很少有机会体验排路队的乐趣。记得小学时,大多数同学来自周边两个单位大院,到了高年级,老师就让我们中午和晚上自己排路队回家。经过大院生活区的各种机构,穿过一排排宿舍楼和之间的小花园,单程要走20-30分钟,不算太短。

要走这么长的距离,让一帮“熊孩子”乖乖排队,是不可能的。每次拐过第一个弯,刚刚离开老师视线,大家就心照不宣地“解散”了。清爽的一列纵队顿时散作一团。弹弓、毽子、飞机模型都掏出来,边走边玩;“故事大王”眉飞色舞、添油加醋地讲起最近看的故事;路过野草丛,大家总要猫腰进去捉这样或那样的虫子;我们还曾爬上锅炉房旁的大煤堆,翻找带蕨类化石的煤块;跟卖活虾的小贩索要夹杂其间的蜻蜓幼虫,拿回家养着玩;以及把工厂门口堆的一摞钢板当蹦床玩,发出咣咣的噪音,被里面的师傅骂跑过好多遍。

就这样,在上学与归家的间隙,在城市街区最普通的角落,我们曾在某种“留白”中尽情发掘微小的乐趣,自由自在地“冒险”。那时,走路不仅是达成一段位移,更成为一种难忘的成长体验。

那段时光可能也是我生活中仅有的、主要靠走路出行的时期了。待到年龄再大些,我们一一学会了骑车、乘公交、坐地铁、打出租,直至自己驾车上路。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人生阶段的展开,“11路”的可达性越来越有限;漫长的地铁通勤和拥堵的早晚高峰,终于无可避免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2022年1月,上海轨道交通。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通勤,占据着日常生活里很大一部分时间,但那过程总像游离于实质生活之外的一片“飞地”,或是“出发”与“到达”两点一线间的某种“真空”。它本身似乎不具备什么意义,但我们亦无法回避这段时间的耗费,能做的只有被动“填充”它——以碎片化的阅读、影音、发呆或睡眠。沿途的风景或乐趣,听起来像“自驾游”或旅行中才有的奢侈。

如果你居住或工作在北京、上海、重庆,或是成都、天津、青岛、南京等地,那么对每天单程1小时左右的通勤时间,可能习以为常。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21年发布《全国主要城市通勤时耗监测报告》(下称《通勤监测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36个主要城市的平均通勤时间为36分钟。上面提到的几个城市,是用时最长的几个。其中北京以47分钟的超长通勤时耗,位列首位;上海和重庆也都多于40分钟,它们是中国上班最花时间的三座城市。

平均数字听起来还好。但这36个城市中,竟有超过1000万人,每天单程通勤用时超过1小时,已属“极端通勤”状态。这些劳碌奔波的通勤者也在北京最多,在通勤人员中占比高达26%,相当于每四名北京上班族里就有这么一位。如此突出的数字背后,是多少每天清晨就要从燕郊、廊坊乃至天津等地长途来到京上班的城际通勤人群?北京上班族的辛劳程度,在全国真算首屈一指了。

平均通勤时耗,抽象说,是衡量城市交通效率与城市宜居水平的重要指标;具象说,它也是特别具体、直观、生活化的事,深深影响着人们每天的生活品质、工作状态、情绪压力和总体幸福感。

“从前车马慢”作为诗句很美,作为现实则很要命。我们当然希望,尽量缩减花费在通勤上的“真空”时间,将它们用到更重要或更精彩的生活项目里。

那么,多长的通勤时间是相对可接受的呢?国际上,普遍将“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作为评估城市规划、人居环境和交通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对个人而言,单程通勤时间如果不超过45分钟就还好。

2020年全国主要城市的“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平均可达76%;若聚焦北、上、广、深四城,这个比例就降到了68%;在“居不易”的北京,其实只有57%而已。

而在纽约市发布于2015年的城市发展愿景《纽约2040——规划一个强大公正的城市》中,交通网络的提升目标之一,是将“45分钟通勤距离内的居民占全部居民比例由83%(2014年数据)增至90%”。

好在,我们的城市也要奋起直追了。业内人士透露,“城市45分钟通勤人口比重”已作为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四五”全国城乡人居环境建设规划》的主要指标之一,纳入了国家层面的规划考量,目标是达到80%以上。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型城市也已把提高“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作为城市未来发展愿景之一。

说到纽约,我一直很喜欢梅格·瑞恩和汤姆·汉克斯主演的1998年老电影《电子情书》(You’ve Got Mail)开头那段纽约深秋早晨的街景。画面中男女主人公前后脚走出家门,步子轻快地穿过曼哈顿西区的大街小巷,从公寓一路走到他们各自开的书店;沿途各家小店正升起卷帘门,亮起霓虹灯,准备开门营业。

虽然电影是虚构的,但谁不羡慕,哪怕身在最繁忙、嘈杂的大都会,还能尽情享受早间通勤时光的惬意呢?

像电影主人公这样理想的上班方式,还有个正式的名称:“幸福通勤”——指的是可以在五公里范围内就近职住、步行或骑行通勤的状态。这类人群在所有通勤者的占比,就是一个城市的“幸福通勤比重”,也即“五公里以内通勤比重”。这是从空间距离角度描述通勤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统计发现,2020年,全国42个主要城市里,大约有一半多上班族实现了“幸福通勤”。一线城市里,深圳人民最幸福,比例可达60%;而北京只有区区38%。远离市中心的大型住区分布,加上居高不下的房价与房租,都让就近上班的愿望不易实现。

曾有一小段时间,我上班的地方离家恰好五公里。四、五月间,北京短暂的春天偶尔露出最美的一面,气温不冷不热,空中流动着柔和的暖风和阵阵花香。这时实在舍不得一头钻进地铁,干脆疯一把,边欣赏春光边走路回家,恰好用去一小时。还是有点累,但又畅快无比。或许“幸福通勤”的幸福感,除了节约时间,更源自它能为乏味的通勤时间赋予更丰富、多元的体验吧。

好消息是,“平均通勤时耗”和“幸福通勤比重”这两个指标,都纳入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1年城市体检指标体系”。所谓“城市体检”,是要从生态宜居、城市特色、交通便捷、生活舒适、多元包容、安全韧性、城市活力、城市人居环境满意度这八方面,查找城市病灶,修复城市机体,增强城市活力。或许我们可以期待,城市出行条件在未来发生更多改善,能够体恤通勤者。

2020年,东四南大街经过重新整修,拓宽了人行道。图片来自作者。

也别忘记,生活不只是上班、下班。如果说五公里内的通勤是“幸福通勤”,那五公里内的生活,也可以积累幸福感吗?这就与这几年国内外流行的“十五分钟生活圈”乃至“宜步行城市”概念达成了最直接的关联。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居家工作成为我的日常。时间一久,总需要活动活动,于是渐渐地,似乎重新找回了小时候露天步行的乐趣。在一些明确的办事、购物目标之余,绕着住所附近的两三公里,往不同方向、不同街道里多走一走,既是出行与休息,也是向日常生活的缝隙深处,做一种好玩的探索。

北京胡同街坊们自己建设的“胡同会客厅”。图片来自作者。

当然,像北京这样一座超大型城市,若只是简单喊喊“大家应该多步行”的口号,也有点“何不食肉糜”。步行本是最简单、日常、廉价的日常出行方式;是现在很多城市空间对行人路权偏低的包容度,才令它变成侈谈。如王军在《采访本上的城市》中指出的——以车为主的交通路网规划,替代了适宜步行的格局。过大的尺度造就了“车的城市”,而非“人的城市”。

2017年,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2020年又公布《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针对日常出行的规划思路有了很大转变,反映出痛定思痛的决心。为“创造绿色、高效、友好的交通出行环境”,到2035年,北京市绿色出行的比例将由现状73%提高到85%以上,老城提高到87%以上,历史文化街区提高到90%以上。

北京长久服务社区的街边小店。图片来自作者。

这就要实现多样化灵活出行。规划中的目标是1公里生活圈出行以健步为主,1-3公里短距离出行以健步和自行车悦骑为主,3﹣8公里中距离出行以自行车悦骑和地面公交畅达为主,8-15公里中长距离出行以快速公交和地铁速通为主,15-30公里长距离出行以地铁和地铁快线直连为主,30公里以上长距离出行以地铁快线和区域快线易行为主。

依新规划,行人和骑车人有福了。北京不仅要修复并升级步行与骑行的空间条件,还会为他们增加更多路权和安全保障,重新成为适合“健步与悦骑”的城市。

一处城市片区是否足够安全、宜人,从而适合步行,取决于街区的规划和治理,需要在日常管理中为行人赋权。多年前在杭州,我体验过全市大小车辆一律“车让人”的优遇,还和朋友开玩笑说,杭州待习惯了,回到北京出门有危险。不过最近,北京也开始通过与交通处罚相结合的方式推行“车让人”规范了。虽然尚未普遍实现,但已能感觉到一些转变。其实在交通出行场景里,抢道的急迫是双向的,让路的善意也是双向的。希望风气一开,渐渐有好的发展。

老城区,往往道路狭窄,设施陈旧,商业落后,人口结构老龄化;但也可以说,它们尺度宜人,氛围宁静,积淀的“历史尘埃”复杂又迷人,藏在烟火气里的人情味也令人亲切熟稔。

尽管已搬到这里多年,我熟悉和融入这片街区的过程始终没有停止,反而演变成一种不断探索“方圆五公里”的习惯。

在家附近,我找到几种适合经常带给亲友品尝的本地美食,几家用来待客总不会错的小餐馆,一条穿行胡同、直达我常去书店的近路,还有可以沿河漫步而至的小电影院……

这里还有很多根植社区、默默无闻的独立小店。它们在如今“网红经济”崛起的时代稳扎稳打,平和地守护着一方家园。其中很多小店成立的年月,比“网红”这个词问世的时间都早许多。打过交道才会发现,身边有那么多平凡而又不凡的人,不懂或不愿宣传,也没有扩张生意的野心;但他们一门心思把一件小事做得体面的劲头,影响着一处街区内的风气和氛围。若不四下转转,你绝无缘分与它们相遇。

2018年1月,云南丽江大研古城忠义市场。图片来自荇。

想寻找蝴蝶,就得走入草丛。一次次日常步行串起的,并非是我特意“拣选”和“搭配”出的“空中楼阁式”生活图景,而是近距离接触到的诸多生活面向和社会群体。去年,牛津大学教授项飙在一系列文章和采访中提出当今社会中“附近”的丧失,引发很多都市人的重视和反思。真实的“附近”,每天启发着我对自己与他人的理解。当它们积少成多、互相关联,就层层涂抹出我对这片街区日渐丰富、立体的印象,并在对这种“共同生活”的直接参与中,积累一种归属感。

或许,通过步行去发现、贴近一个独特的“生活圈”,不仅是“绿色出行”层面的考量,也可以是一种自我社会化的尝试。

步行,可以是一种交通方式,也可以是一种休闲手段,乃至一种多维度的生活本身。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更多人能在都市生活中享受步行之乐。

能流物复系列:

篇①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我们吃什么

篇② 风调雨顺,河清海晏:我们的水

篇③ 华服与布衣:我们的衣服与铺盖

篇④ 何以冬暖,何以夏凉,何以炊烟饭菜香:我们的耗能

篇⑤ 肥水归田,废物利用:日常生活的物质循环

篇⑥ 出入平安,车马去闲闲:日常出行

篇⑦ 要长长久久,不可用后即弃:快消品与耐用品

篇⑧ 在山间,在水畔,在元宇宙之中:我们的玩乐

篇⑨ 非分之需,克制之法:总结

    责任编辑:王昀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