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珠三角版“雄安新区”来了,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世界最大城市带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11日上午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林郑月娥,颁发任命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的国务院第678号令。李克强表示,今年中央政府要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将推出内地和香港之间的“债券通”,目的就是进一步密切内地与香港的交流合作,继续为香港发展注入新动能。粤港澳概念股昨天午后出现涨停潮,盐田港、珠江实业、深赤湾A等多只个股涨停。
中央决定在河北保定设立“雄安新区”之后,坊间一直有猜测:同为超级经济区,长三角和珠三角会不会也有自己的“雄安新区”?此前,浙江省决定在嘉兴设立“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浙江—上海版”的“雄安新区”横空出世。如今,“珠三角版”雄安新区也正从设想走向实践。

李克强表示,香港的发展既是自身的需要,也是国家的需要。今年,中央政府要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将推出内地和香港之间的“债券通”,目的就是进一步密切内地与香港的交流合作,继续为香港发展注入新动能。只要有利于香港繁荣稳定、有利于内地和香港互补互利、有利于巩固和提升香港三大中心地位的措施,中央政府都将一如既往予以支持。
这是总理今年第二次提到“粤港澳大湾区”,上次是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
“粤港澳大湾区”究竟是什么?
4月10日,粤港澳大湾区发生了一件大事。经过对世界级技术难题5年的攻关,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实现全线贯通,这也意味着珠海连接线全线贯通。预计全线通车后,珠海至香港陆路通行时间将由3小时变成半小时。
港珠澳大桥在珠江口形成了连接深港、广佛和珠澳三大经济圈的闭合快速路网,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空间结构的重要骨架,充分打开了大湾区发展的想象空间。

全球较为明显的湾区有三个: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

从这些知名湾区的经验来看,相比较内陆经济带,湾区经济往往具有显著特征: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
“粤港澳大湾区”是第一次提出来的吗?
其实,早在上世纪末,就出现了“湾区经济”的概念。
2014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深圳将依托毗邻香港、背靠珠三角、地处亚太主航道优势,重点打造前海湾、深圳湾、大鹏湾、大亚湾等湾区产业集群,构建“湾区经济”,把粤港澳城市群勾连起的湾区作为一个整体规划。
去年12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加快城市群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提出,2017年拟启动珠三角湾区等跨省域城市群规划编制。至此,粤港澳大湾区概念正式进入国家战略部署层面。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则首次把“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写入报告中。
“粤港澳大湾区”有啥影响力?
从中国的情况来看,粤港澳地区可以算得上是最适合发展湾区经济的地区之一,似乎有成为第四个国际一流湾区的迹象。
来一组直观的对比,2015年珠三角9个城市的GDP对比中,广州已经赶超新加坡;深圳已经赶超香港,珠海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相当……“大湾区”一旦建立起来,会成为世界最大的城市带。

而湾区经济不仅强在经济总量,还强在创新二字。在国际上,湾区城市一般都是区域创新的引领者,最典型的就是位于旧金山湾区南部的硅谷。
再披露一组权威数据:不说香港、澳门,单说珠三角9市。它们的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7%,和美国、德国处于同一水平线。

粤港澳的各个城市,都是创新链条上不可或缺的环节。比如,香港金融和科技服务业领先,深圳的创新生态完善,珠三角城市大多是以现代制造业为主,再加上通达全国、全球的海陆空交通货运,完全可以形成从研发、募资、制造、产业化到贸易运输的创新链和产业链,打造出一个层次更立体、覆盖链条更全面的科技湾区形态。
同时,湾区强调的是高度的区域融合,不同城市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机会、消费水平、房价等方面的差异很小,十分接近均衡发展的形态。湾区经济确定后,湾区内城市将形成一个密不可分且均衡发展的生态系统。
未来随着国家的大力扶持,“粤港澳大湾区”前景不可估量!
应声而动,粤港澳大湾区概念股涨停
受上述消息刺激,昨日临近收盘,广东板块现拉升迹象,格力地产、世荣兆业、珠海中富、珠江实业、粤高速A、南山控股等逾20只个股涨停,拓斯达、天健集团、广州浪奇、深振业A等大涨逾7%,沙河股份、粤水电、岭南控股等跟涨拉升。


(原标题:大新闻!珠三角版"雄安新区"来了!)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3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