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服刑人员入监头几个月怎么过,浙江南湖监狱里是这样的

“8号学员,陈某某。”
“到!”
“你今天小班化考核成绩不错,5个科目都获得了优秀,说明你近期确实付出了努力!”
“是!谢谢管教。”
“一份付出,一份回报。在以后的改造中,要继续保持!”
“是!”
这是近日发生在浙江省南湖监狱入监教育小班化考核现场,分监区管教与陈某某个别谈话的一幕。但两个月前,陈某某的态度完全是另一番模样。
陈某某今年22岁,犯盗窃罪,刑期2年10个月,入监时余刑2年6个月。入监第一天,陈某某就以自己有头晕病为由,强求住下铺;第二天,又因中餐分菜,与其他服刑人员发生口角,成了极难相处的“刺猬”和监管安全的“炸弹”。
入监教育是服刑人员服刑改造的起始和基础,是监狱改造服刑人员的第一道环节。为在监管中把像陈某某这样的“定时炸弹”改造好,使整个入监教育更加规范有效。南湖监狱入监教育中心在近年来不断摸索基础上,创新了入监教育的“三期八法”,让服刑人员走好改造第一步,使入监新犯在短时间里就发生了可喜的转变。

首先,总的概念:“三期八法”是指把新犯教育分为入监适应期、常规教育期和小班化考核期三个不同时段。然后根据新犯不同时段的心理特点,把各项教育内容融入到八种工作方法23项具体措施当中。
看到这里,或许你要问了,不就是“管犯人”吗?有必要这么细致吗?
答案是:必须的!
说得近一点,入监教育是服刑人员放下包袱,消除思想疑虑,适应监管环境的必要环节;说的远一点,入监教育是服刑人员端正改造态度,增强改造信心,明确改造方向的引路导航,直接影响监狱改造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那么,这个“三期八法”具体有哪些呢?待小编细细道来。

这一点就是我们常说的“先入为主”。监狱民警通过结构化犯情排摸、标准式入门强化、独立式心理测评和全面式健康体检等四项工作,在充分掌握服刑人员基本情况、思想状况、危险程度等基础上,对诸如陈某某这样存在一定心理问题的,及时以民警个别谈话、心理危机干预等形式,转换其思维模式,分析利弊,引导新犯调适心态、消除戾气、安心改造。
等服刑人员开始适应高墙内的改造生活后,就是第二个阶段:常规教育期。
这一段就要重点抓好从严要求,掌握应知应会。
浙江省南湖监狱采取小班化教育模式,一方面把服刑人员编期入班,通过班级化管理和班主任制度,规范民警对分管班级的开班结业、队列训练、优秀学员评选等日常班级活动;另一方面依托民警巡讲、队列会操等制度,开展长短刑期罪犯分班教学,短刑期重在“规矩”教育,长刑期重在“规矩加规划”教育。
为了确保小班化教育效果,监狱还建立专门的“教务、教研、考务”三大中心,开展说课听课评课、队列会操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使每位新犯都能得到规范、过硬、扎实的入监教育。
听到这些词语,是不是觉得很像一个地方,学校!对的,监狱就像一所社会大学堂,服刑人员不仅要学习法律常识、监规纪律、监狱日常规范,接受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还要改造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认识了自己今后的改造方向。

所以在考核分流期,南湖监狱会重点抓好考核鉴定、把牢分流关口,在巩固和复习前两个阶段的教育内容基础上,对罪犯入监教育效果采取小班化考核。据介绍,省南湖监狱会以10名罪犯为一组,对队列两操、服刑常识、行为养成等5个科目15项内容,由警官进行一对一考核,严格防止混水摸鱼、滥竽充数情况的出现。通过考试分数化,来评价罪犯的入监教育效果,凭分数决定罪犯分流,对不合格者一律“回炉再造”。
这也倒逼了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新犯学习训练的积极性。

每期严格的小班化考试,更进一步打消了他们混蒙过关的心理,增强了平时学习、训练的压力和动力。精确的分数评价,尤其是民警平时客观、公正、中肯的点评,促使他们形成“一份付出一份收获”的改造价值观,极大增强了他们学习训练信心和后期改造希望。
“在这里,我学会了思考,学会了与人相处,曾经我迷失过、堕落过,但是感谢入监队,让我找回了自己,更明白了以后两年怎么过……”在改造日记中,陈某某这样写道。
(原标题为《服刑人员入监头几个月怎么过?省南湖监狱里是这样的》)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3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