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高校空间|北京大学:一个场所营造与规划教育实验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陈洋 陈立群 张倩倩
2017-06-20 14:43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北大校园宿舍区周边闲置空间如何进行质量提升。视频来源: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澎湃新闻视频编辑:刘筝(02:32)
引言:象牙塔的死与生

去年春季学期,在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的“社区空间规划与设计”课上,从这所学校走出的我们,成了指导教师,而学生担任校园场所营造的实验员。

这门课已过去一年,因拆建工程不断而常被同学戏称为“工地”的燕园,在大家的场所营造实验之下,生出一些似乎还在蔓延的温情,让校园各处的地和人多了生气。这也许就是“场所”和“营造”的魅力所在,也是规划教育的部分意义所在。

我们从这座象牙塔里走出,当年看着拆拆建建、尘土飞扬的校园,看着校友的共同记忆随着三角地的消失而飘散,看着空空荡荡的新落成的教学楼里无处安坐的学生,看着苦于无处讨论交流的学生只得在小西门外油腻腻的餐桌上做小组作业……在思索大城市的死与生的同时,我们也在思索着这座校园的死与生。因为,校园其实就是城市的缩影。只要校园不死,城市也不会死。

拆建工程不断的校园

场所,而非空间

当年没想明白的问题,在之后游学和工作的日子里,答案终于有了些眉目。校园的灵魂应是知识的共享、思想的碰撞和精神的归属,其中包括空间的维度和时间的维度。这不仅依赖于人,也依赖于有故事的空间——场所。一个好的校园,不仅应有一流的教学楼和设备,还应该支持人与人、今人与故人的交流,既能保存记忆,又允许改变和创新,那应该是属于每个人的、由每个人参与营造的场所。校园如此,城市亦如此。

“场所营造”一词,近来常被人提及,但或许并未得到真正的理解。

首先,“场所(place)”并非“空间(space)”,它是物质空间与人互动的产物。换而言之,人通过经验,将一个毫无意义的空间变成场所。一个好的场所,是能为人们所注意的,是具有可辨识度且方便使用的。人们愿意在此做非必要性的停留。

其次,“营造”并非“建造”,它除了建造,还有谋求、筹划、经营之意。所以,”营造”不能一蹴而就,或一劳永逸,也不是凭一己之力便能完成的,应注重”造”(making)的过程,并且是“共造”(co-making)的过程——因此,它抛弃蓝图,允许实验和修改,拥抱参与和意见。

所以,场所营造(placemeking)是循序渐进、齐心协力创造共同空间记忆的过程。它让空荡荡的空间,成为真正充满记忆和归属感的场所,让参与者和使用者真正获取空间生产和使用的权利。

校园实验场

拥有乌托邦气质的校园是践行新思潮的最佳实验场,追求自由、民主、进步的北大的校园更应如此。因此,社区课成为了规划教育的实验场,而校园成为了同学们践行场所营造理念的实验场。

明白了创造好的场所需要持续投入的耐心和创造,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在教学中传递这样的价值?

既然相信,“场所”的核心在于 “营造”,那么,做永远比说重要,公众意见永远比个人意志更重要。于是,组织同学身体力行去营造一个场所,号召更多人参与营造的过程,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

“让同学们在校园里做属于自己的空间实验”,一方面希望同学们能够脱离空想,在实践中思考空间的本质;另一方面也希望这样的想法能够在校园传播开来,让每一个人意识到作为使用者的空间权利。

同学们组成小组,从宿舍周边、图书馆、教学楼、地下停车场这样的日常空间入手,进行调研分析,并提出空间实验和公众参与方案,目的是在接下来的半个学期中调动可能的力量,去实验和寻找可行的场所营造策略。

对习惯学习书本知识的同学来说,这样行动导向的任务很难:不但要进行问卷调研、分析,还要发挥创造力,提出简单有效的营造策略,并作为校园使用者的代表与校园多个管理部门进行交涉沟通,不断修正策略。

这是一个充满坎坷和惊喜的过程。9个小组用自己的思考和创造力,学习与各利益方周旋和协调——通过路演和众筹的方式获取支持和资金,通过合作和DIY落实场地改造想法。其中有6组最终完成了从策划到实践的过程。虽然场所实验的过程短暂,但灵光乍现的变化,让师生看到了校园空间的更多可能。

/学生实践1:教学楼中庭的花样玩法/

地点:第二教学楼中庭

关注问题:教学楼周边公共空间的有效利用

协调的相关团体:第二教学楼保卫科

行动:打开教学楼与中庭的通道、为中庭添加桌椅、为停车区域增加停车线、组织主题活动、线上宣传

公众参与:问卷调查、访谈、主题活动组织

小组成员:彭荣熙 李修颉 万婕 齐佳伟 付宏鹏 李新旭 唐紫霄 陈家实

/学生实践2、3:图书馆的正确打开方式/

地点:图书馆中庭庭院与三层开放自习区域

关注问题:图书馆自习空间的使用感;图书馆中庭的空间利用效率

协调的相关团体:图书馆管理部门与保卫部门

行动:打开图书馆大厅到中庭庭院的门,实现空间连通;在图书馆中庭内部摆设桌椅;为图书馆自习空间添置植物、接线板、书包存放箱等

公众参与:问卷调查、留言板、自习区绿植的浇水留言签到活动

课程之外的成果:提交图书馆的执行报告,《新京报》相关报道

左图:同学们为自习区添置的绿植,右上图:浇水签到留言本,右下图:校园微博的宣传

小组成员:陈瑞 黄圣义 韦长传 陈荧莹 彭晓 胡佳 郑楠舰 孙永樾 周维安

上图:同学们为图书馆中庭添加的桌椅让原本萧条的空间有了使用者,下图:来自北大同学的热情留言

小组成员:承书颖 莫荒年 刘若石 林冰雨 冯晰睿 吕晶磊

/学生实践4:生活空间生活化/

地点:宿舍区周边

关注问题:宿舍区周边闲置空间的质量提升

协调的相关团体:燕园公寓服务中心学生自管会、校公寓管理中心、校园发展规划部

行动:临时性空间布置与改造;组织手绘、DIY等活动;

公众参与:问卷调查、活动组织

课程之外的成果:宿舍文化节主题日活动

临时桌椅吸引的空间使用者

小组成员:关键行 王博 李雨珊 余颢凡 贾士钊 黄诗咏 傅琳涵 赵晔

/学生实践5:由吃饭尊严引发的行动/

地点:燕南园食堂北部绿地

关注问题:燕南食堂高峰期座位不够+场地空间质量不高问题

协调的相关团体:校园服务中心、学校房地产部、校园规划发展中心、学校餐饮中心

行动:增设桌椅、户外空间改造提议、临时性空间布置与改造

公众参与:临时性活动参与、问卷调查与访谈

课程之外的成果:北京大学校园提案大赛特等奖

小组成员:王一萌 权璟 王禹 徐怡怡 林浩茹 申子靖 黄紫东 唐锐 张富瑜

/学生实践6:守卫废弃空间的使用权/

地点:第二教学楼地下停车场

关注问题:“灰色空间”活化

协调的相关团体:校团委、校园房产部、学生会权益部

行动:公众号“改造二教地下”众筹活动;空间清理和打扫;添加桌椅和储物柜;设计张贴引导海报和使用指示牌

公众参与:众筹活动、问卷调查、 即时访谈

课程之外的成果:对校园“灰色空间”空间权利的探索和思考;作为学生代表参与地下空间改造说明会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众筹形成的活动空间

小组成员:张黎雪 常静之 王瑞姣 胡慧迪 杨梦 郑韵 李诗琪 冯歌

营造的持续生命力

一块曾经耗费人力也牵动人心的场地,注定充满生命力。因为,在指出它的问题、探讨它的未来、参与它的改造、关注它的变化的过程中,新的故事便发生了,场地因而变成了场所。场所营造的最大魅力便在于,它让场地变得与“你”相关。

课程结束后一年,场所营造的影响力才真正显现出来,一个又一个营造实验让师生发现,原来小小的改变便可以让校园生活变得更美好。

燕南园食堂北部的绿地、宿舍区绿地在校方支持下进行了实质改造;二教阳光大厅新增的“梯田”和“树下协作空间”,成了同学休憩、讨论、阅读的活力空间;图书馆和燕园街道主动联系城市规划系所在院方,希望一同继续落实当时的系列场所改造想法;景观学院的同学,在未名湖畔全手工建起了小花园。

结论一:空间实验的价值

空间实验与空间改造的区别在于,空间实验是用比较低的实践和劳动成本,探索空间的可能,并通过事前事后评估,来判断是否应该实施改造。空间实验本身可能成功或失败,但评价实验好坏的标准不取决于空间实验本身是否转化为永久性改造,而在于是否取得有价值的经验或引起更大范围的反思。从这个角度看,做和思考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结论二:想法与实践的差异总比预想大

每一个场所都有无数种未来的可能,每一个人都可以有无数种对未来的想象。而最终现实的结果,往往与任何一方的理想期待都不尽相同。这其中的差异,是由种种现实条件限定的、不可知的博弈过程。认识和拥抱这种差异,是每一个场所营造者都要学习的课程。

结论三:规划教育是播种

城市规划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因为,规划方案没有经由公式计算的标准答案,正如每个场所未来都有无数可能。在从被“教育”的对象到“教育者”转变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城市规划的原理并非一成不变,也不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因为时空因素的叠加,城市规划的唯一出路,是适应当下诉求和地方特色。这时空的维度,既可大到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也可小到一个季节、一个街角花园。

规划教育并非仅是传规划原理之道、授工程技术之业,告诉学生什么是“好”、该怎么做才能达到这种“好”,应该在学生心中挖掘一方“包容”的天地,播下“向好”的种子,覆盖“求知”的土壤,让他们明白,真正好的规划方案永远是适应当下和此地的方案,并教给他们寻找“什么是’好’”的途径——包括信息获取的方法、空间实验的方式、与人沟通的技巧、公众参与的技术、政策制度的解析,等等。有了这些,之后的成长便可放心交于他们自己了。

结语:走出象牙塔

校园无疑是乌托邦的最佳实践地。作为一个微缩社会,它具有许多现实社会中可被理想化修正的要素。许多后来被验证是成功的创新,也是从校园中走向社会——facebook、ofo等,不一而足。这些校园实验看上去简单甚至幼稚,但这些想法和行动力,及其得到的鼓励,都是未来可以在更广阔的地方生根发芽的种子。

未来,我们希望,场所营造能被内化在规划和设计的理念中,根植在空间权利的公民精神中。

更重要的是,场所营造是一个反思规划教育的机会。

因地制宜的不可复制性,让我们理解,规划应远离教条,也是一个循序渐进与反复、边做边设计的过程,而蓝图并不是终极目标。

hands to the ground,让我们理解,规划师不再站在上帝的视角。

深入了解空间使用者对空间的诉求,让我们不再大笔一挥成为独裁者。

同时,场所营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微缩的参与式规划、行动式规划的过程。它塑造了我们作为规划师的社会责任感。

最后 ,走出象牙塔再看场所营造,它赋予了我们对城市权利和空间政治的解读,帮助我们唤醒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公民责任。校园不死,城市也不会死。

【三位作者系城市规划师和场所营造实验室(Crowdsourcing Placemaker,CSP)联合创始人。CSP是一个致力于借助公众、社区及多元主体力量,通过众包式/参与式规划营造更好公共空间的非正式研究和实践团队。】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