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澎湃联播|中国即将成为一个理论上的超级足球大国

澎澎和湃湃
2017-05-25 21:25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联播 >
字号

天黑了,新政出台了。

5月24日深夜,中国足协宣布了2018赛季中超、中甲职业联赛的外援新规和U23新政调整。其中一条规定,单场比赛中累计上场比赛的U23队员,必须与累计上场比赛的外籍球员人数相同。

曾经,我们以为2017赛季的U23队员上场政策是我们见过最鸡肋的规定——俱乐部15分钟将U23队员换下,让U成了useless。

现在,我们的想法被改变了。原来世上真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奇葩之外还有更奇葩。就这个政策,斯科拉里看了想辞职,博阿斯听了想撞墙,唯独贾秀全指导蹦起了迪。

为了保证年轻队员的出场时间,增加其锻炼机会,同时遏制天价和盲目购买外援的势头,足协等相关部门可谓煞费苦心,其意图也是可以理解并值得肯定的。

但现在的情况是,有人嫌摸着石头过河太慢,干脆把河填平了企图直接让人踩过去。

用什么填?用23岁以上球员的出场时间和职业联赛的质量来填。

一个外援带一个U23球员才能上路,请用四个字来形容这个策略。

不管是对于传统强队还是中小俱乐部而言,球队的成绩更多依赖于外援,将来规定一出,只能牺牲23岁以上国内球员来给U23腾出名额,哪怕被牺牲的球员能力远远强于U23,也只能和饮水机为伴。

以前我们说“你行你上啊”,现在好了,不行你也得上,谁叫你小、命好、生得巧。

一旦如此,蝴蝶效应即将展开。

随着上场球员整体水平的滑坡,技战术部署全体现在换U23,比赛的观赏性势必下降。那么还有人看球吗?球票、转播权卖不出去怎么赚钱?赞助商纷纷跑路联赛还怎么生存?

澎澎:哪来那么多问题,领导难道考虑不到吗?你这么厉害你去做足协主席呀!

湃湃:希望足协出台规定,懂球的官员人数必须和外行官员人数持平。

就在一帮吃瓜群众纷纷看衰新政的情况下,唯独澎澎领会了这个政策的奥妙之处。年仅22岁、外表俊美、能把球踢到房梁那么高的他表示,“我可能要火了”。

这一政策虽然看起来不符合竞技准则、足球规律,甚至是市场经济规律,但它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我国成为一个超级足球大国,只不过是理论上的。

大家先不要喷,听他慢慢解释。

“你想啊,一个年轻球员踢到23岁,该打的比赛也打了,再过一年反正也踢不上球了,干脆退役得了。”

但退役了他干嘛去?报个班考教练证啊,回头给人家俱乐部投简历,上面就写“前xx足球俱乐部主力球员,年少成名,所有联赛场次均有出场。”

后面一句话一定要加粗——精通玄学。

如此一来,足球教练证将和驾照、会计证、四六级等证书一样,成为大学生炙手可热的一张证书。

但有人问了,难道只要低于23岁,阿猫阿狗都可以上场比赛了吗?

大家不要怕,今天他们能够下达这样的规定,明天肯定还有。澎澎简单想了几个:

★U23球员每进1球算2球,禁区外破门算三分球;

★U23球员四黄变一红,对U23球员犯规直接红牌罚下,加罚两个点球;

★场内外不允许批评、指责、嘲讽U23球员,骂一句罚款一万……

再说了,反正就踢到23岁,每场也上不了多久,于是一些形象好、球风骚的小鲜肉成为了转会市场上的抢手货。退役之后还能出道,俱乐部兼职经纪公司,随便参加一些综艺节目,走走穴,钱途不可估量。

不出十年,我国大部分00后将人手一本教练证,成为偶像拥有大批粉丝,我国足球人口将呈爆炸式增长。届时回想起今天,这个政策可谓深谋远虑、曲线救国!

脑补归脑补,现实中我们每年都有国产电影保护月,可国产电影拍的好的有几部?

诸葛亮舌战群儒时曾说过一段话:人染沉疴,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则病根尽去,人得全生也。若不待气脉和缓,便以猛药厚味,欲求安保,诚为难矣。

意思就是重病之人应当先缓和治疗,加强体质。如果一开始就下猛药,很可能适得其反。

对于中国足球这个“沉疴”,下猛药到底管不管用,会不会“为天下笑耳”,让我们拭目以待。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3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