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不能过“六一”的大朋友们,我们一起看纪录片

澎湃新闻记者 黄小河
2017-06-01 14:07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说“六一”是小朋友们的节日,很多成年人都不干了,大儿童们童心未泯,凭什么不能一起过节?我们非要把童年失去的欢乐时光补回来。翻看朋友圈,现在撒娇嘟嘴卖萌不都是成年人常干的事儿么。可见大人们多么需要一个儿童节,来宣泄自己的天真可爱无敌。

如果这一天,大人们不是为了陪孩子操心操肺,咬着牙满足小祖宗们的所有要求,其实两代人还是可以像朋友那样一起共同过个“儿童节”的,比如窝在家里沙发上边吃冰淇淋边看纪录片。

最近听到一句新词儿,“不要让孩子输在受精期”,震碎了我的三观,对于此类家长们的疯狂,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很能说明问题:

3月28日上海飞悉尼的CA175航班,一对中国母子登上了头等舱,刚上机,空姐就给每位头等舱旅客送上了来自这位母亲的巧克力和一封中英文《致歉信》。

各位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

晚上好!

我是一个刚满6个半月的小宝宝,在此向你们请安了!

今天有幸和你们同乘一个航班去悉尼,在乘机过程中也许会因为我的哭闹影响到大家的休息,对此我深感不安和歉意!

我妈妈会尽可能地安抚好我,请大家多多包涵!谢谢大家!

小宝宝敬上

2017年3月28日

拥有这样的母亲是这个小婴儿的幸运,父母的行为决定了孩子的基础素质,相比大把掏银子用各种花样教育捆绑孩子,我总觉得,父母身体力行的教育才会让孩子受益终身吧。推荐几部纪录片,在观看的过程中,也许你会发现受教育的不光是孩子,还有你。

1、《阳光宝贝》(法国)

我曾经用片中的非洲裔小男孩做过微信头像,笑容实在太暖了,很多人说,在这部纪录片里,你可以看到天使。

此前有幸采访过该片的导演托马斯·巴尔姆斯,人相当帅也很聪明,他说之所以拍这部纪录片,并不是单纯要拍孩子,而是从孩子的身上,看到人和人之间的不同、人和世界的沟通方式。

他还强调:制作这部电影挑战了我的信仰,让我反思是否给了自己的孩子最好的生活,而这也是我给观众们的挑战。

《阳光宝贝》

影片中所有的镜头都放得很低,做到和孩子平视,以孩子的视角看待世界。四个宝宝分别来自日本东京、美国旧金山、蒙古的巴彦钱德曼还有非洲的纳米比亚。从四个婴儿在妈妈的肚子里孕育,到呱呱落地的襁褓之中,再到走出其人生的第一步。

不管是蒙古宝宝恣意妄为的喷泉般尿向天花板,还是非洲宝宝狂拽哥哥的小鸡鸡,又或是美国宝宝的旋转芭蕾舞,相信我,看完这部纪录片你会宛如置身天堂。

2、《另一种教育》(日本)

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作品多聚焦日本当代的家庭世界,来展示人情关系的微妙之处和残酷本质,尤其擅长拍孩子。如果你的孩子正在吵着闹着要求养一只小动物,你可以给他看看这部纪录片。

《另一种教育》

在2006年上映的这部《另一种教育》是枝裕和早期的纪录片,虽然只有四十分钟,内容却很有趣。

他花了近三年的时间拍摄长野县伊那小学的一班小学生。记录下他们从三年级到五年级喂养一只奶牛的全过程。从小奶牛第一次来到孩子们面前,三年间,通过喂养这只名叫Laura的奶牛,孩子们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责任与义务、爱和奉献、生命和死亡。

在养牛之前,全班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一次热烈的讨论,讨论的结果是,孩子们希望抚养小牛长大成熟,直至产奶。

盖牛棚、算日常开销……孩子们都亲力亲为,围绕着喂养小牛,我们可以看到衍生出的种种课堂,包括劳动、数学、生物、音乐、语文、美术等等,以及孩子们参与其中爆发出的惊人的毅力和创造力。

孩子们观察到Laura第一次行经,后来他们通过推算,发现例假是一月一次。一个女孩由此产生好奇,进行了研究,最后,她在一次公开课上以Laura为例向家长和同学们上了一堂精彩的生理课。原来,生命是这样而来。

1990年的4月,孩子们已经五年级了,他们与Laura的相处越来越熟悉,牧场同意他们再喂养一年。一个孩子在《照顾Laura》的小诗里写道:Laura的身体非常大/当我抚摸她时,她好温暖,像一个火炉/在她肚子里有一只小牛,很快就会出生……

可惜,孩子们因为放假错过了小牛的出生。更可惜的是,小牛出生时就死了。第一次那么贴近的目睹死亡,孩子们为小牛竖起墓碑,献上鲜花默哀,在诗歌中表达他们对死亡的感受:恐惧、不安、冰冷、悲伤和憎恨。有个孩子以《死亡》命题,写着:我讨厌死亡,我是如此痛恨它,甚至想要杀掉它。

奶牛被送走那天,孩子们哭得心都碎了,不过他们每个人都说了为什么一定要把奶牛送走的原因,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们都成长了。

每次我遛狗,都会碰到离很远就抱起孩子恶言相向的奶奶或者爷爷,我那句“它只是热情的表示友好”始终就没有说出口。

3、《镜子》(央视《天网》栏目特别纪录片)

央视“社会与法”频道花了10年策划、两年摄制。纪录片只有三集,一共90分钟,内容很简单: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

影片以代际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呈现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纪录片在充分呈现社会生态复杂性的基础上,给观众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让爱不再变成伤害。

之所以取名《镜子》,是因为“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总导演、央视《天网》栏目制片人卢钊凯说。

当孩子出现迷失的行为,例如不想学习、情绪不稳定、有抵触性情绪时,他反映的很可能是父母间夫妻关系的失衡或模糊;当孩子出现注意力分散、依赖、易结交坏朋友时,他所反映的往往是父母双重标准、夫妻关系分裂、在家中缺乏归属感;当父亲或母亲任何一方缺失,孩子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离表现。

“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家长是不是好家长”,俞敏洪看完纪录片后说。虽然不能把所有的锅都甩给父母,但父母的确是影响孩子最深的人,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与其说是探讨家长如何教育孩子,不如说这部纪录片教会了双方如何去和解。

4、《小小人类星球》(英国BBC)

《小小人类星球》共16集,每集5-6分钟。

BBC在拍摄经典纪录片“人类星球”的同时,也制作了一部儿童版的姊妹篇“瞬间认识世界 Little Human Planet”,又译作“小小人类星球”。让孩子们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放眼世界,了解全球各地小朋友的日常生活、各色的家园和不一样的愿望。节目通过对不同地区孩子的探访,了解他们民族的语言、食物、建筑和节庆。

《小小人类星球》

在非洲的马里,Kayentan的爸爸妈妈正在用泥浆修缮他们的房屋,而只有4岁的Kayentan则负责去河床上收集泥巴。在太平洋西部的美丽雅蒲岛上,Putin则需要每天帮助姐姐和姑姑一起采摘山药。在神秘的蒙古,游牧民族家的小孩Shoree正在跟家人一起搭建蒙古包……

在了解不同地区孩子们的生活之后,这部纪录片还会带来小观众们熟悉世界各地的奇特动物、各式各样的房子,还有充满不同民族特色的游戏。

5、《音乐人生》(中国香港)

家里有学琴的孩子,可以看看这部纪录片。本片横跨六年时间记述挖掘了香港钢琴神童黄家正在音乐和人生上的成长历程。黄家正作为十一岁便赴捷克与专业交响乐团合作演出的天才神童,在香港本土更是获得无数赞誉。

《音乐人生》

他爱音乐,希望一辈子爱,希望音乐能够指引他的人生,在他的心中,他来到这个世界,就是要弄明白,做人是怎么一回事,所以他说,同学和老师总是想赢,但那不重要,音乐才重要。《音乐人生》在香港和台湾地区获得极大声誉。本片于2009年获得第46届金马奖最佳剪辑、最佳音效及最佳纪录片奖项,2010年获得第16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电影奖。

6、《我们该关了动物园吗》(英国BBC)

小时候六一儿童节的备选项目就是去动物园的猴山看猴子抢东西吃。

世界上有很多动物园,但是大部分动物园都在面临经营不善,我们在新闻中看到老虎饿成一张皮,很多动物都岌岌可危,我们都知道大象被圈养会减其寿命的一半、是不是圈养让海洋世界的虎鲸因精神疾病杀了它的驯鲸员?动物园里动物的生存环境堪忧,拯救濒危动物,动物园能否胜任?但是如果没有了动物园,孩子们该如何和动物亲密接触?BBC这部纪录片从独立学者和动物园经营者两个角度探讨了相关问题。

《我们该关了动物园吗》

既尊重动物的交配权,但养育多了地方有限就要实施人为干涉,欧洲的动物园每年会捕杀三千到五千只健康的动物。

一方面,独立学者毫不留情地指出动物园所谓的教育大众、人工繁育濒危物种功能只是自欺欺人,侵害动物福利不说,还给了人类一种错误的后路幻想。另一方面,动物园经营者里也出现了一批改革者,愿意牺牲量来保质,也依托着百年来的经验、耗费巨大人力财力在人工繁育保种上尽力。灵长类专家珍·古道尔女士是支持动物园的继续存在的,只不过是一种更接近于保护区的动物园模式,用长筒望远镜观察着树上的猩猩、山洞里的秃鹫。

纪录片只能提出问题,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环境已经在迅速恶化。以北地白犀牛为例,世界上仅存的三头皆已丧失繁殖能力。这样一个物种,它的未来既不在野外,也不在动物园的温室里。那么它有可能在哪儿……

7、《小黄狗的窝》(蒙古、德国)

其实这是一部剧情片,但用了纪录片的拍摄手法。片子拿奖拿到手软,不容错过。它曾荣获2005年布拉索夫国际电影节大奖、2006年德国电影节最佳青少年影片金奖、2005年汉普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海星奖、2005年慕尼黑电影节观众奖和导演奖、2005年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特别提及奖。

《小黄狗的窝》

草原民族生长在天地之间,心胸宽阔,与自然息息相关,生活中所有的对话都像是在念诗或者是在讲寓言故事,很有趣。

故事内容倒也简单,一个蒙古小女孩捡到一只小狗,等到他们家要迁徙别的牧场时,小女孩的父亲不打算带走这只小狗,把它拴在了木桩上,小女孩只能坐在载着家的牛车后悲伤地看着可怜的小狗。可巧的是小女孩的弟弟竟然淘气跑出了摇篮,无意被家人忽略,留在了牧场,他蹒跚在小河牧场边,不远处的食肉秃鹰虎视眈眈。被拴住的小狗情急之下挣脱了绳子,咆哮着跑了过来,赶走了巨大的秃鹰,恰巧这时,孩子的父亲赶了回来,见到一切,毅然同时带走了孩子和小狗,小女孩终于开心地躺在牛车上和小狗依偎着,在夕阳下渐渐远去。

小黄狗救主的故事不过十几分钟,片子的大量镜头都在描述蒙古人的家庭。放牧,拾牛粪,挤奶,做奶酪,奶茶,拨羊皮……

看似简单的对话却充满了自然的哲思,这绝对是一部能够洗涤心灵贴近自然的影片。

8、《盘点世界各地的冰淇淋》

儿童们的节日怎么能少了冰淇淋,这部短片盘点了世界各地的冰淇淋,根据当地的美食习惯创造出口感和造型都别具特色的冰淇淋,好啦,不多说了,直接上图,看看你吃过几种?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