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百家媒体驻村调研,见证精准扶贫下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史

澎湃新闻记者 蒋子文 岳怀让 实习生 尚佳艺
2017-05-31 08:25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全国22个省份、110个贫困村、130名记者。

2017年4月底起,“精准扶贫驻村调研”主题采访活动拉开序幕。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新社、经济日报、澎湃新闻等媒体的130名记者奔赴脱贫攻坚第一线,深入110个贫困村,每天和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当地的生活,并展开为期一个月的驻村蹲点采访调研。

他们真实记录了这场正在进行中的减贫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五年的时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5000 多万,相当于一个欧洲大国的人口总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提升至治国理政新高度,确保到 2020 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5月18日起,澎湃新闻连续刊发《脱贫口述|“中国梦开始的地方”:村子大变样,请总书记放心》、《盘县脱贫·“三变”记|煤老板变理事长:返乡种刺梨誓拔穷根》等多篇报道,呈现了澎湃新闻记者在河北省顾家台村及贵州省贾西、海坝村的一线驻村观察,讲述了当地在脱贫攻坚中一件件真实、鲜活的故事。

譬如,在澎湃新闻记者笔下,曾是贵州省一类贫困村的贾西、海坝两村,从2014年起推行“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政策后,如今已是“土地上栽种着成片上万亩绿油油刺梨树,刺梨树下套种了各种中草药材,山坡上发展养蜂,柏油机耕道直通山间地头,一幅现代立体农业的图景映入眼帘”。

与此同时,一个月来,国内各家媒体的驻村记者也纷纷发表自己在基层一线驻村调研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一篇篇带有泥土气息、真实打动人心的报道,为世界呈现了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的中国样本。

有评论认为,“媒体能够真正接触基层,真正了解扶贫,有利于搭建全社会关注扶贫、参与扶贫的平台,更有利于营造全民参与大扶贫格局的形成。”

“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一个月来,这130名新闻工作者深入农村、融入基层,见证、记录甚至参与了脱贫攻坚的历史进程。

在这些真正沉下去写出来的报道中,产业脱贫和精神脱贫则是最受各家媒体关注的两大主题。

产业脱贫 :由“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此前,农业部负责人在解读《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时曾提出,产业扶贫是完成脱贫目标任务最重要的举措,通过产业扶持实现3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在此次“精准扶贫驻村调研”活动中,不少媒体便重点关注了基层产业扶贫进程:通过由“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产业脱贫使得往昔的贫困地区旧貌换新颜。

“放牛好耕田、养猪盼过年、喂鸡筹柴米、奔波为油盐”——这是曾经远近闻名的“穷旮旯”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敖寨乡中华山村村民贫困生活的真实写照。受制于交通不畅和人多地少的现实,这里的干部和村民始终没有找到脱贫路径。

人民日报报道 截图
5月24日,《人民日报》“砥砺奋进的五年·驻村蹲点话脱贫”系列报道刊发《成了合伙人 幸福来敲门》一文,讲述了中华山村引入食用菌产业致富的故事。

报道称,2014年,一名来中华山村探亲的浙江女婿提醒问道“浙江有不少农村靠种植木耳、平菇致富,中华山村自然条件更好,为啥不试试食用菌产业呢?”当年3月,中华山村村“两委”干部和致富带头人赴浙江调研学习。在了解到食用菌生长环境与中华山村自然条件高度匹配后,村支书毛照新建议将这一“见效快、效益高”的产业引回村里。经过大大小小五次会议,全体村民终于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发展食用菌产业。

“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考察时曾叮嘱当地干部。

新华网报道 截图

新华网在5月19日的《“筑巢引凤”育产业 竞争发力“拔穷根”——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精准扶贫新观察》报道中讲述了“老、山、穷”的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在产业脱贫上的探索之路。

报道提到,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新罗区大力发展投入少、产出快、经济效益可观、种植技术要求较低的百香果种植产业。截至今年4月,新罗区共种植百香果面积已达1万亩,产量达5000多吨,实现产值5000多万元,扶持贫困户243户。

除百香果产业外,新罗区在林下经济、旅游、定向养殖等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实践中也取得进展,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引用竞争机制等积极探索实践,新罗区真正实现了“拔穷根”的目标。

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截图
5月20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赵楼村的脱贫故事。

据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宁夏南部的西海固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贫困人口多,虽然赵楼村的百姓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但一直没形成规模。

精准扶贫开展以来,政府鼓励赵楼村村民将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并建立合作社。目前,赵楼村已建起了两个千亩级的种植基地。五年来,赵楼村农副产业增收60%。村里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成功脱贫了49户,贫困发生率由过去28%降低到0.5%。2016年底赵楼村实现整村脱贫。

《农民日报》记者高飞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天等县驻村报道中写道,“扶贫不是简单的救济和支援,必须通过精准发展产业,从根本上增强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这才是治本之策。”

精神脱贫:向愚昧生活方式告别

“脱贫攻坚不只是产业扶贫‘独唱’,也包括医疗、教育、住房、基础设施、‘互联网+’、思想文化等在内的‘合唱’。”

《人民日报》5月18日刊发了《中国妇女报》记者在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到阜龙乡可任村的驻村手记。

“精准扶贫内含着精神扶贫的命题,而脱贫则是对一种愚昧生活方式的告别。”《光明日报》记者刘文嘉认为,“现在,中国发起了全面脱贫的攻坚战,同样意味着,我们要完成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城市文明的过渡,引导农村和农民完成生活方式的变革。”

“以前农闲了,大家聚众爱吃酒打牌,矛盾争吵也多;现在这文化娱乐活动可是村民们的精神寄托!”65岁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歇马镇盘龙村老支书王学政说。

中新网报道 截图

据中新网5月15日《驻村日记:扶贫故事·一个山区乡镇的“精神宴”》报道,保康县是湖北襄阳地区唯一一个全山区的县城,是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而歇马镇地处秦巴山区深处,是襄阳地区最大的镇。长期以来,在经济贫困的同时,群众文化生活也较为单调。

歇马镇党委书记宋炳祥介绍,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是歇马镇在文化小康推进过程中的目标,“就是要以精神扶贫鼎力精准扶贫,以文化小康支撑全面小康,以景点为载体,以文化为灵魂,以体验为特色,打造文旅新村。”

报道称,2016年歇马镇全镇投入500万元,新建镇文化站、文化广场以及15个村委会的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达110元。

中新网报道 截图

而驻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南塘镇都口村第一书记杜彦君5月21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如果把贫困问题看做一种生命体的’贫血’状态的话,解决贫血问题应该不仅仅着眼于‘血’本身,还要关注打造一个更加‘健康强壮的身体’,从整体上提升肌体的造血能力。”

在杜彦君看来,如果不关注贫困户学龄儿童的教育问题,即便父辈这一代实现了当前标准的脱贫,下一代也很难靠自身的能力摆脱贫困,难以避免贫困的代际传递,“这是不应该发生的事。”

经济日报报道 截图

《经济日报》5月20日报道《记者蹲点笔记2——来自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硖石乡卫家沟村的报告》中提到这样一个细节:在这个贫困山村里,卫家沟小学是一所“富小学”,它的校舍是村里最好的建筑,有村里难得一见的电脑、篮球和乐器等教学器材。

上述报道称,尽管学生越来越少,但是当地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只增不减。2011年,当地政府投入58万元修建了现在的校舍,2014年,又投入十几万元建造了多媒体教室,购买了音乐、科学等学科的教学器材。为了让老师跟上不断变化的教学要求,当地教育部门还利用节假日时间对老师进行教学培训,现在6名老师都已经学会了使用电脑制作和讲解课件。

记者在采访感言中写道,“在脱贫工作中,贫困群众的‘精气神’十分重要,如果贫困群众精神颓废,只想‘等靠要’,不但给脱贫工作增添负担,也影响自家最终的脱贫效果。如果贫困群众能够充满干劲,主动追求脱贫,就能让各种帮扶措施发挥出最大效果。”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