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喀布尔爆炸亲历者:爆炸让整座城市颤抖,无法逃避已习以为常

澎湃新闻记者 李佩
2017-05-31 22:21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爆炸发生的时候,我正在驾车从家里赶往办公室。炸弹引发的爆炸声如此之大,以至于整个城市都听到了。” 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发生自杀式汽车炸弹爆炸事后,目前就职于阿富汗冲突与和平研究中心(Centre for Conflict and Peace Studies)的研究员Hekmat Azamy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讲述了他的亲身经历。

当地时间5月31日早上,阿富汗首都使馆区发生自杀式汽车炸弹爆炸事件。据新华社最新消息,阿富汗公共卫生部称,至少有80人死亡,超过350人受伤。目击者法希姆说,炸弹放置在一辆运水车上,爆炸造成多辆汽车、多处建筑物受损。

马路被爆炸震裂

“当我到达办公室的时候,办公室里面的玻璃全部都震碎了。负责打扫办公室的女清洁工,在一片混乱和恐惧中,足足花费了三个小时才将全部碎裂的玻璃清除完毕。” 回想起爆炸发生后到达办公室的场景,Hekmat Azamy心有余悸,他的一个好朋友以及这位朋友的三个员工也都受伤了。

据中新网报道,爆炸发生在早晨的上班高峰期间,市区传出巨大爆炸声之后,大片烟雾随之升起。外媒报道称,爆炸现场可以看到大片烟雾。爆炸的威力巨大,数百米之外的窗户被震碎。

Hekmat Azamy称,尽管当时没人知道爆炸发生的具体地点,但是其强度之大几乎让整座城市都颤抖。他认为,此次爆炸袭击可能使用了特殊爆炸装置。他还表示,剧烈的爆炸使喀布尔的马路被震裂了。由于担心再次发生爆炸,阿富汗当地警察对事发地段到总统府之间的所有关键街道都进行了排查。

爆炸引发了当地民众的巨大恐慌,亲人在爆炸中受伤更是让大部分人加重了恐慌心理。“很多人害怕他们受伤的亲人因无法及时得到救治而死去。” Hekmat Azamy说,爆炸发生后,很多他的亲人和朋友,甚至是他来自中国的朋友,因为担忧他的安全,也纷纷给他发来消息询问。

袭击目标不明

美联社援引阿富汗内政部副发言人丹尼斯消息称,此次爆炸是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爆炸发生在使馆区,众多外国使馆和政府部门坐落在附近。

据中新网报道,爆炸造成了印度、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大使馆受损。日本使馆两名人员在爆炸中受轻伤;德国使馆有工作人员受伤,另有一名保安死亡;伊朗驻阿富汗大使在爆炸发生时受伤。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5月31日表示,爆炸造成中国驻阿使馆馆舍一定程度受损,但使馆馆员安然无恙。

“爆炸发生在德国使馆附近,但该区域周边也有其他重要的建筑和办公室,很难确认具体的目标。” 路透社称。

Hekmat Azamy也认为,使馆区分布着土耳其、德国等多个使馆,“此次爆炸袭击具体的攻击目标,目前还无法知道。”

尽管攻击目标尚不明确,但是在阿富汗塔利班否认制造了这起爆炸袭击之后,恐怖组织“伊斯兰国”(IS)宣称对当天发生的爆炸负责。

Hekmat Azamy认为,“伊斯兰国”(IS)之所以选择在喀布尔发动袭击,不仅是因为自2014年12月底北约撤出阿富汗之后,阿富汗国内不断恶化的安全环境让其有机可乘,还因为随着“伊斯兰国”的活动变得更加活跃,选择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发动袭击,不仅能够吸引更多恐怖分子加入其中壮大队伍,还能够吸引更多国际社会的关注。

“我不会离开祖国”

当被问及如何应对此类恐怖袭击时,Hekmat Azamy认为,此次爆炸案之后,阿富汗政府肯定将有所反应,加大打击“伊斯兰国”的力度,甚至可能包括实行绞刑在内的加大对恐怖分子惩罚力度的制度。此外,阿富汗政府还需要改进的是,更加先进的安全排查设施需要引进,来防止此类自杀式爆炸攻击。

“不幸的是,这样的袭击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类似的袭击。” Hekmat Azamy说,“在阿富汗的恐怖活动已经成为整个地区需要面对的问题。”

尽管如此,Hekmat Azamy认为他不会考虑离开阿富汗,“坦白地说,类似的事件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习以为常,我们没有别的方法可以逃避这些灾难。爆炸事件过去两三小时后,商业活动将继续展开,大部分人的生活也会重新回到正轨。”

Hekmat Azamy认为,这是令人难过的一天,那些在灾难中失去父母的儿童,将要被迫成为无父无母的孩子,而在未来,他们还可能变成小偷,抑或暴力袭击者。

“想象一下,那些在早上还和他们一起吃饭的亲人,却无法在晚餐的时候看到了,这将让人多么难过。” Hekmat Azamy说。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