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贵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违法建筑屡禁不止,成环保工作一大顽疾

肖达钰莎/贵阳晚报
2017-06-01 17:10
绿政公署 >
字号

贵阳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日前召开,大会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关于对贵阳市2016年环境状况和环保目标完成情况的视察报告。报告显示,贵阳市环境保护仍存生态环境承载压力较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违法建筑屡禁不止等四大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对环境状况中各项指标情况,各项目标任务完成和工作情况宣传不够,部分领导干部对此不知道或知之甚少。对《贵州省环境保护工作2016年目标责任书》21项目标任务的责任落实,重点问题的整改,考核问责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其次,贵阳市生态环境承载压力较大。大气环境中PM2.5仍然未达标,管控露天焚烧力度不够。水环境中,开阳县洋水河治理未能按期达标,乌江34号泉眼治理后的出水浓度还不稳定,劣五类河流专项治理上工程进度缓慢。土壤环境污染防治薄弱,一些基础工作还未开展。

此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违法建筑屡禁不止,也成为环保工作的一大“顽疾”。据介绍,贵阳市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治理没有全面覆盖,近年来水源保护区建设管理力度不断增大,但各类“未批先建、批建不符、未验先投”违法违规项目、“三边”工程仍在不断建设,屡禁不止,给饮水安全带来巨大隐患。花溪水库今年2月首次出现明显藻类繁殖现象,从水质分析结果看,除因气温变化较大外,随着贵安新区开发建设力度加大,花溪水库上游主要支流车田河生态系统变坏,出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源污染等问题,贵安新区所辖湖潮乡、党武乡、马场镇等多年来无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由于发展加快,生活污水对水体污染日趋明显,也是导致出现藻类繁殖的主因。

同时,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中,除南明河流域污水处理厂布局和地下管网规划滞后外,上游补水严重不足、河水自净能力较弱,麻堤河、陈亮河、市西河等支流污染物超标,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管网不健全、雨污分流管网不完善、部分区域污水处理能力不足,仍有部分生活污水直排或因截污沟溢流进入河道,导致水体中氨氮、总磷等主要污染物的浓度超标。

对此,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建议严格考核问责制度,严格落实环保保护“一票否决”;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清理整顿;修改南明河流域污水处理厂布局、地下管网等规划;防止排污企业超标排放,杜绝乱排污水、乱倒垃圾、随意损坏设施的行为;扎实推进河长制和第三方检测监督工作,将保护和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原题为《贵阳环境保护四问题亟待解决》)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