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故宫研究院新成立文物南迁研究所等五个新研究所
6月2日,故宫研究院在建福宫花园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学术工作发布会,宣布新成立钟表研究所、宫廷原状研究所、故宫文物南迁研究所、世界文明古国研究所、影视研究所五个新研究所。同时推出古建筑文献整理项目成果《北京城中轴线古建筑实测图集》首现20世纪40年代北京中轴线最大规模古建筑实测成果。
故宫研究院院长郑欣淼、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柴晓明以及学者傅熹年、楼庆西、王贵祥、王其亨、金寿福、成崇德等参加了本次发布会。

故宫研究院这次机构扩容,彰显了故宫学术工作向三个方面努力:
一是继续办学术事业。聘任的众多院外专家,充分参与研究院的学术规划和项目研究,共谋故宫学术的发展;与苏州金砖博物馆合办“金砖研究室”,在长沙简牍博物馆挂牌故宫研究院的“简牍研究室”。
二是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借助“2016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成功举办的东风,顺势成立世界文明古国研究所,从文化学术的角度助力“一带一路”;同时利用极具特色的藏品资源和研究优势,让古代钟表也成为学术沟通、文化交流的一条渠道。
三是立足于故宫事业发展的需要,站在时代学术传媒发展的浪潮。让文物回归本位,让历史再现本源。近年来,故宫实现了寿康宫原状陈列,未来养心殿也要规复旧制,成立宫廷原状研究所将是一项有力的推动举措。故宫文物南迁研究所、影视研究所将密切合作,在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宫博物院成立100年的时间节点上创制影视作品。

1941年,为预防北平古建筑遭战火焚毁,营造学社社长朱启钤谋划,由建筑师张鎛主持,历时四年绘制了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的北京城中轴线主要古建筑实测图,共704幅。这是20世纪40年代北京中轴线建筑空前规模的测绘活动,将北京城中轴线建筑从南到北逐一系统地测绘下来。宫苑广场有总平面、总立面和总剖面;单体建筑都有平面、立面、剖面和大样图;标注有详细的尺寸和材料、做法。既有空间构成表达,也有总立面的渲染。全部数据均按不小于1/50的比例尺,用墨线或彩色渲染在60×42英寸的高级橡皮纸上,图纸完整、数据精确、制图精美,堪称中国古建测绘图范,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布局、传承建筑设计理念具有科学价值。
这批图纸原藏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前身文整会,其中50幅远赴台湾展览后滞留台湾。上世纪60年代,国家将其中的紫禁城建筑355幅图纸拨给故宫博物院收藏。本次整理过程中,纳入了清华大学珍藏的营造学社1940年代绘制的故宫古建筑测绘图62张,实现了三地收藏同时代北京城中轴线实测图716幅的完美合璧,在图纸文献整理出版上创造了一个范例。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3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