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毕业生到哪里去⑦|这个网络时代的当下,身在何方还重要吗?

叶克飞
2017-06-06 17:01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编者按】

又到毕业季,许多问题年复一年地困扰着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们。哪座城市适合自己?是该先就业再择业还是可以选择慢就业?什么专业更有前景?要不要考公务员?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答案,我们约了一些过来人谈谈他们“社会之旅”,希望能给年轻人提供一些有用的借鉴。

这几年,“小城青年已死”是个热门话题。所谓“死”,是指行尸走肉,人生全无希望。

如果没有网络,没有近年来的微博、微信,我想必也是一个早已死去的小城青年。十几年前,我还是个在校学生,别无所长,只会码字。写写专栏,再四处投投稿,每月也能凑到五位数收入,在那个年代,对于一个在校学生而言,已属可观。毕业时,起初想借着这一技之长去大城市厮混一下,终因一个“懒”字,回到小城厮混至今。

为此,我也得来不少惋惜之声,毕竟码字这事儿很讲究圈子,资源集中在北上广,甚至比其他行业更加根深蒂固,写得烂但靠着人脉广也能混的大有人在。我也偶有两头不到岸的困惑,一来身处圈子外,如果想有所成,哪怕是写个专栏出本书,都必须比圈内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起码得比同等条件的圈内人好上一截才行。另一方面,我似乎又与人们熟悉的小城生活格格不入,看似过得悠哉,但找个能聊天的人都难。若非我还算恬淡(不然也不会甘居小城),说不定也会变成逃离小城的青年。

转折源自微博的兴起,这个发声平台让文字质量变得更重要,识货之人并不会考虑你身处何方。不过,我也经历过几次好玩的事情:编辑约我见面聊,我说我偏居南粤小城,对方惊呼“我以为你在北京”,可见这个圈子早已给人们默认了北上广属性。

有时也会感慨,如果我毕业时,网络已然如此蓬勃,而不是我并不喜欢也不愿参与的BBS时代,我必会少去数年踯躅时光,改改自己的懒病。

在当下这个时代,连老人家都懂得用微信联络老同学,用手机支付,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无限缩短,人际生态的变化简直天翻地覆,由此衍生的机会也数不胜数,毕业往何处去,看似重要,实际上已没那么重要。

所以,那些已死的小城青年,或是死于内心的匮乏和保守,未必死于小城。你把他扔到北京,他也许立刻就会成为北漂里的一具浮尸。相比那些困顿的年轻人,我更惋惜的是另一些人——这些年,我见到很多留学归来的年轻人,在富庶小城里考个公务员,甚至只是做个月薪两三千的临时工,在父母指挥下安然度日。以他们并无后顾之忧的经济基础,拥有的学历、视野和经历,本应比那些困顿的小城青年更富朝气,即使不愿去大城市闯荡,也完全可以让生活更精彩一点,即使吃喝玩乐,也可以把自己变成一个大玩家,但他们宁愿提前过上包租公式的生活,顺便以工作打发时间,然后饱食终日。

当然,选择小城,确实需要耐得住寂寞。你得面临许多困境:工作上的付出与回报未必成正比,即使能拿到相对的高薪,也远远不及北上广深,在价值认同上更是有限(偏偏它比薪水更重要);很难融入相对庸俗化的圈子,在敬酒文化中总是无所适从,你不能靠创意打动客户,跟人搂着肩膀忍着满口酒气称兄道弟干上几杯也许更管用;要面对相对守旧的家庭和由此延伸出的七大姑八大姨等亲友,与对方交谈的内容永远是、“结婚”、“买房子”、“生孩子”和“为什么不考公务员”等几个固定选项;许多你的同龄人,有着高学历和体面的工作,可家里没有一本书,你们找不到共同的话题……

只是,这些优缺点并非绝对,它往往会随着个体自身的特点而转化。比如在家办公的自由职业者,工作主要依靠网络传递,那么小城市的低房价就显得诱惑,但如果他又特别喜欢丰富的生活和多元的资讯,那么大城市的高房价也不会阻挠他。

正如有人所说,世间所有的选择,到最后其实都是五个字——你想要什么?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