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廖俊波福建政和工作记事:穷尽我们的智慧,莫给子孙留下遗憾

刘辉 汤仙念 徐庭盛/福建日报、福建法治报
2017-06-07 10:21
中国政库 >
字号

廖俊波 资料图

夏日时节,来到充满活力、日新月异的政和,只见县城中心区和南庄、渡头洋、官湖洋片区,一个个工程项目正忙碌而有序进行施工。

政和变大了、变繁华了、变方便了,这是近年来政和老百姓的切身感受。“那几年,廖俊波书记为政和城市建设鞠躬尽瘁,他那种对事业忠诚、勤政为民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激励着我。”政和县发展改革和科技局局长、时任县住建局长的卓陈庆回忆往事深有感慨。

“越是后发展,越要先规划”

长期以来,政和县城乡规划滞后、基础功能严重不配套、脏乱差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2011年6月,廖俊波上任县委书记。到任之初,一番调研下来,他对城乡面貌的落后,还是有些意外。

他决心改变城乡面貌,让城市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廖书记的办公室,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块块的展板。县城片区改造规划设计、城市综合体设计……就像一个规划展示室。”卓陈庆说,“由于规划资料太多,经常看到他在会议桌上办公。他随身携带的工作包内始终装满了各类规划图,无论在工地、车上,随时会拿出有关图纸办公。”

“越是后发展,越要先规划。”廖俊波请来一批批规划设计专家来到政和,为城市建设把脉,为政和发展谋篇布局。虽然县财力困难,但廖俊波在规划上毫不吝啬。“2011年、2012年,廖书记就安排1000多万元资金编制完善城市规划、村镇规划、园区规划,这是政和县前30年投入规划资金的总和。”卓陈庆说。

衢宁快速铁路建设,将让政和告别不通火车的历史。为火车站选址,廖俊波前后数十次深入现场调研,他对干部说:“要穷尽我们的智慧,莫给子孙留下遗憾。”

2012年9月1日,政和城市建设开始“百日会战”。短短3个月,完成城市主街5公里白改黑、缆线下地等综合改造。1年内,完成城市投入6.8亿元,文化中心、市民广场等一批城市配套设施完成主体工程,7座大桥动工建设、建成3座,城市框架搭起来了。

“要改变一座城市面貌,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在于我们敢不敢、能不能提出个目标。每年都要给老百姓一个惊喜,这样持续几年,必有所成。”廖俊波说。围绕建设一座有归属感的城市目标,他规划了新区8.6平方公里,谋划城市建设项目80多个、总投资100多亿元。

城市建设,钱从哪里来?“要发展,不能让‘钱袋子’捆住了思路、捆住了手脚,要树立办多少事筹多少钱的观念。”廖俊波在住建局调研时提出要求。

廖俊波强调用好“四块钱”:祖宗留下的钱,林木、土地等资源拍卖所得;“东家”的钱,省上挂钩帮扶、省统一战线助推、省市有关部门支持、石狮对口帮扶的输血资金;子孙的钱,通过有效的资本运作,融资贷款而来的钱;赚来的钱,通过园区建设产业发展收来的税。

在石狮市的帮扶下,石狮市政和产业园已经建成,政和可获得这个“飞地工业园”一半的税收;2012年政和新建5座大桥,其中3座由各级帮扶部门筹资兴建,一下子扩大了政和城市建设的框架;多家银行为政和提供贷款授信……相对充裕的资金为政和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默默流淌的七星溪,见证着这座千年古县的新生。沿河西进,城市新区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宁武、松建两条高速公路相继开通,省道改造基本完成,衢宁快铁正在规划,政和与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大幅缩短,

成为闽北联接沿海港口的前沿平台。一个产业特色鲜明、服务功能齐全、基础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园林化的工业新城建设拉开帷幕。

“每年都要给老百姓一个惊喜”

“每年都要给老百姓一个惊喜。”这是廖俊波对政和人民的承诺。

2012年9月初,县城迎宾大道改造工程因光缆问题需要与相关单位协调。廖俊波得知这一情况后,亲自与该单位联系,请对方提供支持。“当时已是晚上7点多,山区的冬天已经很冷,廖书记就站在城区入口等候对方,足足等了半个多小时。”卓陈庆回忆说。

该单位的同志被廖俊波真诚待人的精神感动,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那时候迎宾路正在改造,遇到许多要协调的问题,书记都亲力亲为。为的就是赶在工程能在春节前完工,让老百姓过一个感觉有大变化的春节。”卓陈庆回忆往事时仍抑制不住激动。

“政和真是一天一个样!”聊起那些年政和的变化,听到最多的是这句话。

77岁的黄德标老人望着修好的珠山湾大桥百感交集:“廖书记任职的那几年里,建了好几座大桥,这些桥建起来后,方便了通行,也让县城变大了。”

“从学校回家有十几分钟路程,以前没路灯,下了晚自习都是小跑着回去,爸妈都很担心。”当时就读于政和三中的学生小雷说,有亮堂的路灯陪她走夜路,曾一度是她对这座城市小小的期待。2012年底,政和启动了城区主次街道1500杆路灯改造,小雷的期待变成了现实。

按照廖俊波“建设一座有归属感的城市”的构想,2012年伊始,政和启动了31个城市建设项目,总投资26.3亿元。此后的每一年,政和都有至少30个城建项目在建,年度完成项目投资在15亿元以上。主街白改黑、市民广场、文化中心等项目相继竣工;珠山湾、解放、同心等9座大桥相继建成;渡头洋、官湖洋、松源洋等3个城市新区骨干路网加快建设……

归属感,不仅仅是给百姓惊喜,更多的是对百姓关切的回应。

“我大半辈子都在又脏又乱的河边开店,现在老了却能把店铺搬进这么好的房子里,当然高兴!”5月28日,市民张大爷再次来到位于市区的捧月佳苑小区看建设进度。这是一处拆迁安置小区,老人家的新店铺将开在这里。

原来,张大爷此前租住在七星溪沿岸一家又小又破的店面里,经营着小本买卖。2015年上半年,县政府决定拆掉这些店铺,改建为沿河栈道。这涉及包括张大爷在内的46家个体户的搬迁问题。这些商户已经在此经营了20多年,而且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较差,一旦拆迁就意味着46个家庭的生计将面临困难。拆迁工程因遭遇强烈反对而停滞不前。

廖俊波挨家走进商户了解具体情况。“虽说这些店铺产权属于政府,但我们也要考虑老百姓的实际困难,并帮他们想办法解决。”最终,廖俊波帮这些商户找到了新的开店位置,并商定通过减免租金及政府补贴的方式,扶持这些商户三年。

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熊山街道张承富老人身上。

2014年,因所住房屋后的河滩上脏乱差现象严重,张承富老人与周边居民商议,决定采取“民办公助”的方式修建一条步行栈道,以便处理垃圾。廖俊波得知此事后,主动和张承富老人面谈,积极协调了有关部门并落实了建设资金,使水泥栈道迅速建成。建成那天,张承富老人激动万分,写下了一副对联,上联为“当官能为民着想”,下联为“凝聚民心国家强”,横批为“俊波您好”。

归属感,让落后太久、渴望发展的政和群众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建设中。“在城区道路施工中,群众自发给施工人员提供服务。大型变压器无处摆放,附近单位或屋主腾出场地,免费使用。看到施工人员辛苦,群众自己掏钱送上矿泉水……”卓陈庆说。

2012年11月,城市建设成效初显。70多岁的魏本伟老人看到城市面貌变化大,即兴写下一首打油诗:党的光辉照大地,五星红旗高高立/政和人民好福气,上级派来好书记/城市建设是民意,为民办事真实际/建议报社与电视,多多报道新事迹。

后来,魏本伟将这首打油诗发到廖俊波的手机上。廖俊波看到后,专门打电话感谢老魏,并回复短信:“这是大家共同的努力!谢谢!”

(原标题为《建设一座有归属感的城市——廖俊波在政和县工作记事》)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