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复旦食堂邀川大厨师交流:学生排队数十米,有人四两饭不够吃

6月7日,微信公众号“成都商报”推送的一则消息,刷爆了远在上海的复旦师生的朋友圈。消息写道,6月5日,复旦大学学生发现食堂多出了川菜窗口,消息传遍朋友圈,窗口开始排起长队......
这个川菜窗口售卖十二道经典川菜,掌勺者来自千里之外的四川大学食堂。

6月8日11点左右,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来到复旦大学本部餐厅“旦苑”二楼,看到现场已排起长队。排队者以学生为主,约有上百人,齐齐站成两列,缓缓前进。因为空间限制,队伍还折出一个直角。
11点,窗口准时开放。复旦大学化学系研二学生季鑫剑15分钟后打上了饭,他选了麻婆豆腐、水煮鱼、夫妻肺片三个菜。“我大概是10点50分来的,已经有很多人排队了。”他说,“每个菜都是七八块,比其他窗口要贵一倍,但确实很好吃。”
季鑫剑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因为最近在做实验,可以自己调配时间,他已经连续四天中午早点来到3号窗口排队,吃完再回去做实验,“今天人特别多,前两天没那么多的。“喜欢吃辣的他很满意这些川菜,“口味正宗,花椒没那么多。”
餐厅管理负责人徐经理介绍,此前几天3号窗口准时11点开放,大约11点40分告罄。或许是因为社交网络的传播效应,当天来排队的学生多了很多,而学校也启动了应急预案,原本每份菜式炒5盆,当天则足足炒了8盆,最大限度满足学生需求。
为了这次交流,复旦大学方面已准备了一个月。复旦大学总务处餐饮管理办公室主任倪峰告诉记者,食材、调料等均由复旦提供,两位资深的川大厨师则带来了最拿手的十二道菜。
这并非复旦食堂首次举办这样的活动。
倪峰告诉记者,近几年,高校间的餐饮交流已渐成一种常规活动。此前,复旦大学也和同济、南航、陕科大等高校有合作,互派厨师交流一到两星期,为对方学校带去各自的特色餐饮。“排队人也很多,很受学生欢迎。”
倪峰表示,交流的目的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向师生提供更多的新菜,另一个主要还是让我们的厨师能学习,未来可以推出更多新菜。“他也觉得,或许是因为川菜的受欢迎度,这次学生的反应更为热情。
“我们的工作就是把师生服务好。”复旦大学总务处副处长徐宏波告诉记者,近几年校方非常重视餐饮工作,除了保证足够的大众餐饮窗口,也开辟出了清真餐厅、西餐厅等一系列特色餐厅,以满足师生的不同需求。

晚来的朱灵则没那么幸运。“排到也买不到菜了。”接近12点时,食堂工作人员根据售卖趋势,劝离了后排队伍的同学。朱灵打算晚上再来,并且要早早过来。12点10分许,随着最后一位同学打完了三个菜,全部12个菜告罄。
工作了数小时的两位川大厨师也得以休息一阵,他们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是他们第一次出来交流,当天早上6点就开始准备食材,午休后还要马不停蹄去准备晚上的菜,“没想到学生这么热情。”
倪峰表示,复旦大学食堂这几天已经安排了专门的厨师跟学,未来或在这个基础上推出日常版的川菜,供学生平常选择,“这也是这次交流的最大目的。”
此外,复旦大学食堂的两位厨师当日也已经启程,去往四川大学,接下去将为川大师生带去独具特色的上海本帮菜。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