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澎湃联播|面对被撞倒的女孩,这道题你怎么做?
“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捽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高兴的人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鲁迅《经验》一九三三年

比如鲁迅在日记中写道,“晚安!”问:请揣摩一下鲁迅的这个“晚安”有什么深意?
和谐小区xx年高考状元澎澎答:“晚”字点明了时间,实写天色已晚,暗指社会的腐朽已经到了晚期。而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居然还能够安然度日,从侧面展现出了世人的麻木不堪。跟上一个感叹号,点出鲁迅先生对这种现象“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但辛辣和讽刺并非是鲁迅受到出题者青睐的主要原因。通过今年浙江省语文高考题的一道阅读理解你会发现,选他的主要原因其实是鲁迅先生早已不在,出题者可以随便编。

事后,原作者被人找到,他表示,“我本来是搞笑的,谁知道有这么一出啊?我怎么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我又哪里知道结尾有什么意义?”
还能有什么诡异,不就是出题老师诡异的脑回路?连原作者都不知道诡异的光是什么鬼,这才是最诡异的。

而对于写作的人来说,写东西之前最好清楚自己在写什么,不要搞一些太飘渺太抽象的,万一多年后自己的文章被拿去做了阅读理解,你会被考生揣摩得晚上睡不着觉。

所以忘记人血馒头,忘记吃人,忘记阿Q和孔乙己吧,鲁迅说晚安,他就是想睡觉了。
但是,有些东西永远不会被忘却,有些人注定要失眠。因为总是有新的悲剧降临在我们身边,让人不忍卒看——4月,驻马店一女子被一辆出租车撞倒在斑马线上,期间多辆汽车和行人路过,无人将其扶起。一分钟后,倒地女子遭到另一辆汽车二次碾压身亡。

我们一直在忘记,却从未改变。
首先,事故发生在斑马线上,但就好像篮球场本应是打篮球的,却被广场舞夺去了一样,经过斑马线时本应是车让行人,却有人被撞飞爬不起来。更别提撞到了人直接溜走,留下绝望的受害者横亘在车流中。

可道德从来是用来律己而非绑架他人的。对于一个没有红绿灯、车来车往的复杂路段,让路人用肉身去挡车未免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谁也不能保证,在那生死一分钟里还会再发生些什么,现实中没有人可以像女侠一样举起坦克。

据@平安驻马店回复网友,当时有十几个人拨打了110或者120,但是无人敢轻易接近和挪动伤者。
然而警察和医生不是超人,一分钟后第二次意外发生了。如今很多人不断推演、假设,在当时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避免二次碾压,比如路人设置路障提醒后车减速,比如经过车辆能否停下打开双闪挡住后车……但事后再怎么诸葛亮,一条年轻的生命已经逝去。

对此,澎澎和湃湃的选择是必然的,我们不会袖手旁观,从方法上也会尽我所能。因为明天倒在地上的也许就是我们,到那时,所有的希望就在每一个路人手上,希望你们不要放弃每一条鲜活的生命。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