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哈萨克斯坦的旧都阿拉木图,原来这么时髦有趣
Maya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领土面积第九大国,阿斯塔纳是新都,阿拉木图是旧都。旧都位于天山脚下,行政权力褪去后,爱它的人仍然称它为哈萨克斯坦的“文化首都”,显然江湖地位还在。相比阿斯塔纳具有未来感的超现实主义现代建筑群,阿拉木图是一个更具生活感的城市,从苏联时代的水泥方块楼房,到五星级奢华酒店,从白天的宣礼塔诵经声,到夜晚的各种时髦派对,阿拉木图的历史传统和现代生活一样不缺席。

吃什么
别什巴尔马克是哈萨克斯坦的国菜。“别什巴尔马克”为音译,意为“五个手指(手抓肉)”,为炖熟的马肉或羊肉加上汤、面片。不过,真正的别什巴尔马克还是得用马肉来做。
别什巴尔马克这种菜式,其实与高加索人、乌兹别克族、维吾尔族、鞑靼族甚至韩国料理都互有借鉴、相互影响。寻找品尝别什巴尔马克的最佳地点,有两个方向:想上正规馆子的,去阿拉木图的纳沃伊大街,想体会街头滋味的,基洛夫大街才是正确抉择。在我看来,坐(站)在街边吃马肉,也是一生一次的巅峰体验。

哈萨克斯坦国立美术馆是欣赏哈萨克斯坦绘画、雕塑、设计作品的最佳去处。阿拉木图的大多数建筑建于苏联时代,美术馆也不例外,尽管后来不少外表有过整修。虽说单看有点乏味,不过在远处雪山的映照下,硬线条建筑也能呈现独特的美。

除了能体现近代特征的建筑,阿拉木图最具古典美的一栋房子,当属乌克兰巴洛克风格的升天主教座堂。这是一座东正教主教座堂,整座建筑没有使用过一根钉子。 教堂1903年奠基、1907年启用,随后逃过了1911年的大地震,这还得归功于建筑师Andrei Pavlovich Zenkov的匠心独运。这里曾在苏联时期被用作博物馆、钟楼、广播发射塔,直到1997 年才作为宗教场所重新开放。

看什么
阿拉木图文化首都这个名字绝非浪得虚名。5月底,火遍东欧的实验电子音乐节Unsound Festival曾停驻阿拉木图,举办了为期两天的“旅行办节”活动,主题相当耐人寻味:“错位、中心和外围”,非常适合阿拉木图的地缘特点。
根据主办人介绍,音乐节之所以走出去,是想将把“相对偏远的地方”连接起来。在这个行走的音乐节行程单中,还包括明斯克(白俄罗斯)、喀山(俄罗斯)、摩尔曼斯克(俄罗斯)和利沃夫(乌克兰)几个城市。赶不上音乐节的趟,可以关注一下主办方ZVUK collective。ZVUK专注举办各种城中派对和演出,通过他们,一定能查到相当接地气的本地活动。
另一个最值得推荐的现场音乐演出场所+酒吧,当属Vzletnaya。一到夏天,这里不仅仅汇聚了一批酷酷的DJ、手握啤酒瓶的年轻人,有时还会应景放放放无声电影,举办哈萨克、俄罗斯老歌主题的音乐会,喜欢旅行奇遇的人不要错过。

住哪儿

去周边
2011年,阿拉木图曾经举办过亚洲冬运会,当时突击升级了不少滑雪设施,如今转眼造福游客。Shymbulak滑雪场是这一带的明星滑雪场,连普京也身穿火红滑雪衣特地过来踩点。如果对于滑雪兴趣不大,可以考虑去大阿拉木图湖转转,这是个海拔 2511米的高山湖泊,四周被冰川和群山环绕,湖水时蓝时绿,仅以美貌就可征服你。考虑到哈萨克斯坦大部分国土被半沙漠化的地貌,天山山脉脚下的阿拉木图这种自然景观是非常珍贵和特别了。

更多前沿旅行内容和互动,请关注本栏目微信公众号Travelplus_China,或者搜索“私家地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