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艺术第一眼》:与《东早·艺术评论》同行的那些日子

徐佳和
2022-03-13 10:32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艺术评论集《艺术第一眼》3月12日在地处上海茂名南路的大沪艺术空间首发。该书作者是沪上文艺评论人、新民晚报记者,曾长期供职于《东方早报·艺术评论》。全书约28万字,书中所收录的文章,绝大部分发表于《东方早报·艺术评论》,呈现了作者对当代艺术风貌、艺术发展以及艺术与上海交融发展图景的思考。澎湃新闻特刊发该书作者后记。

知名报人、文化学者郑重评价其文章“用通俗的语言,力避自我陶醉的梦呓之语,力避用几个世纪之前视为金科玉律的概念给当代艺术增加几道光环。”澎湃新闻艺术主编(原《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主编)顾村言则提及,“ 这些文字让人追忆与感怀,既见证了媒体时代的变化,也见证了佳和的苏醒、蜕变与成长。”

这是我的第一本书,却好像走过了一段很长很长的路,漫长到书中涉及的几位采访对象如关根伸夫、奥奎已经离开人世;漫长到我最初供职的《东方早报》休刊,涅槃重生为澎湃新闻;漫长到我在《新民晚报》文化部与那些学生时代诚惶诚恐剪报中的名字共事了近4年。感谢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化读物编辑室朱志凌主任,如果不是他两年来的“风刀霜剑严相逼”,可能我依然浑浑噩噩,安心做着“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若一定要细究,如此拖沓的原因恐怕在我自己身上,我害怕碰触,害怕回首。并不是因为“往事不堪回首”,而是昔日那些跳脱挥洒的文字、立场鲜明的观点,如今皆化作绕指柔。

《艺术第一眼》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2年3月版

书中所收录的这些文章,绝大部分发表于《东方早报·艺术评论》。2011年至2016年,短短的5年时间,是我的艺术知识与人生经验疯狂积累成长的时代。评论、专访、调查……笔下文章莫不是以一种“大无畏”的态度夹枪带棒,带着刀锋的寒光与犀利,一意孤行地希望插入、剖析正在蓬勃发展、野蛮生长的中国当代艺术界;并试图解决那些混杂着理想、历史、技巧、概念、资本、炒作、掮客……分不清彼此对错的“问题”。

2022年3月12日,《艺术第一眼》在上海大沪艺术空间首发现场

当记忆一旦被文字唤醒,我就回到了采访的现场。我幸运地在第一时间通过忘年好友联系到了被传得沸沸扬扬的美国“赝品画作高手”“比波洛克画得更像波洛克”的钱培琛老先生,并以自己的艺术知识和诚恳态度,也许还有点天真正义感的模样,取得了正在上海暂避风头的他的信任。彼时已白发苍苍的他对我敞开心扉,讲述了自己在特殊年代的身世、只身闯荡美国的坎坷往事、上海画家在美国的真实生活状态……老先生带我到了他位于上海近郊的绘画工作室,向我展示他新近创作的作品,希冀着能得到来自专业媒体的肯定。

2013年12月,《东方早报·艺术评论》第102期封面《从“美国梦”到“假画案”》

《东方早报·艺术评论》第102期封面文章

因为“一眼假”的徐悲鸿《九方皋》拍出960万元天价而写的新闻调查,单纯的我以为自己多日来的暗访是“英雄壮举”,几近拆穿了一个由假画、假出版物构建起的骗局。想不到,自己会遭到来自买卖双方的威胁……

《东方早报·艺术评论》第36期封面

《东方早报·艺术评论》第36期封面文章《〈九方皋〉背后:真赝徐悲鸿,真假出版物》

学不会为稻粱谋的我,痴心妄想在文化艺术的世界中济天下。

徐佳和与战地艺术家马克·内维尔

为了与被采访的艺术家在精神上进行平等对话,总是在每次与他们相见前拼命做足功课,我不是学艺术专业出身,我所有的知识都来自家里堆积如山的书本、博物馆美术馆里直面真迹的每一刻、与每一位艺术家相谈的见解……是他们丰富了我,我也通过了解他们走向艺术的更深处。

我一路勇往直前,以为此后便可保持着这般高歌猛进。但是,人生总有停下来的时刻——无论被迫或者主动,学会回首,学会归纳总结,才能更好地出发。

感谢郑重老在病房里为我握笔写序。每每逢年过节拉着石建邦员外爷横跨市区去拜访郑老,一杯清茶谈天说地,聊郑老与艺术界老先生们的典故趣事。每每郑老提及刘旦宅因为徐佳和的文章,想见徐佳和本人的愿望落空,我感慨又感激……那一刻好似节日的天空中腾起的烟花般,入我眼入我心。我愿始终以郑老为知己,为榜样,不被任何利益集团裹胁,不为周遭风潮所动摇。

2016年12月,《东方早报·艺术评论》封面

2016年,《东方早报·艺术评论》最后一期封底

感谢顾村言——我们《东方早报·艺术评论》的主编,10多年报社同事相处,他见证了我的蜕变。他的重要提点和鼎力保护,是我的文字最终成文和见报不可或缺的因素。他总是说:

“徐佳和,你管你写,有什么事情我来处理。”

感谢孙鉴老师,在我受到“出门被车撞了”“扔进绞肉机绞了”这般人身威胁之际挺身而出,放言说:“你告诉他们,你的文章是职务行为!你把我的电话号码告诉对方,让他们有什么事情直接来找我!”此后连续几天,孙鉴老师常常短信问候我:“你还好吧?还活着吧?”

感谢谢震霖先生赐印,点点滴滴,铭记在心。

感谢给过我各种鼓励的师长和长夜相伴的小伙伴,志同道合殊为不易,哪怕万水千山,只有一程同行。

也谨以此书,献给我的妈妈,成书中大部分的文章写作时,我能够心无旁骛,都是因为她用她毕生聚积的能量,替我抵挡住了尘世的浊流。她去世已经三年多,我才拖拖拉拉完成了这一切。

延伸阅读:关于《艺术第一眼》

郑重(知名报人、文博学者)

在上海乃至中国新闻史上有一张《东方早报》,被认为是新闻界江湖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因有一批像徐佳和一样的青年才俊的参与而风生水起,清新凌厉,《东方早报》后来变身、转型、重生,但还是“留得枯荷听雨声”,给人留下许多记忆。徐佳和在《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上发表的文章,如今结集出版,读之有往事并无苍老之感。

《江湖》是一幅画,徐佳和看到过,感动过,而且出现在她的评论文章中,似乎有些恋恋不舍。以往人们多用“艺术的海洋”之类的语言来形容绘画。海洋浩瀚、深邃、无尽,而艺术的生发与成长却像江河湖海一样,在平静或激越中流动、交汇。绘画中的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都出现在徐佳和的笔下,但她很少用“继承”或“借鉴”的字样来表现它们之间的关系,无论是涓涓细流的小河、微波涟漪的湖面,还是惊涛骇浪的大河,她的文笔都如轻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给流动变化的绘画艺术带来新的生命,表现得那样微妙。……她有着看得懂的艺术和看不懂的文章的困惑。她认为文字理应成为沟通观者和艺术家之间的桥梁,注意,这是桥梁,而非故意设置的另一重解释的障碍,也不应该是策展人、批评家对理论和方法论的霸占。观画如读诗,各随所得。诚如泥淄皆水,唯舌能辨其味,艺术欣赏,因以知味为先,从直觉到琢磨,这是艺术欣赏的磨练过程。而艺术家的用心,和观赏者、批评者未必相同。这就需要批评者去理解艺术作品的意义是什么,艺术作品的价值是什么,艺术家的初创心境是什么。关于这些,她都力求在文章中用通俗的语言,把更深刻的哲学内涵表述出来,力避自我陶醉的梦呓之语,力避用几个世纪之前视为金科玉律的概念给当代艺术增加几道光环。她有着自己的见解,但又不把话说绝说死,从而给人留下更广阔的思索空间。

顾铮(摄影评论家)

太多的艺术现场无法亲临,我们的艺术第一眼由徐佳和代看,何其有幸!

顾村言(澎湃新闻艺术主编)

读《艺术第一眼》,那些与《东方早报·艺术评论》同行,艺术澎湃的往事纷至沓来,让人感怀。这些文字真正见证了佳和的苏醒、蜕变与成长,以及始料未及的率性、犀利与挥洒。

何建明(中国作协副主席)

才气的外溢是敏感,艺术的内功是细腻,徐佳和属于这样的人。《艺术第一眼》凝集的是作者独有的特质。

石建邦(艺术评论家)

在徐佳和摇曳生姿、斑斓多彩的文字里,海上艺术圈的万种风情,尽收眼底。

有鬼君(媒体人)

徐佳和的《艺术第一眼》里,有真相、有纯真、有江湖、有烟火气,更有“艺见”。

Colin(拳击教练)

拳台上粉拳渐渐变成铁拳,文字却是从头至尾“刀光剑影”。

    责任编辑:陈若茜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