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看展览|逛公园时我只比别人多带了一台相机
由上海宽带山联合上海洛克•外滩源共同发起的《摄纪•时光之旅》分享会及影展活动,在3月至8月期间,每月邀请一位纪实摄影者,为摄影爱好者带来“纪实摄影概念访谈”、“纪实摄影个人分享会”和“个人作品展”系列活动,通过摄影者关于摄影理念、技术、摄影经历,以及作品的分享与展现,让广大摄影爱好者感受专业摄影的魅力。
6月邀请到的摄影师许海峰将分享及展示他镜头里的上海公园。

摄影师自述:
做记者最大的好处是能够在现场看到比报道出来更接近真实的东西,随之带来的坏处则是这些东西伴随着的负向能量在体积聚内,它像一种病毒,潜伏在体内。
那一年,最长的一次出差33天,回来想找人说话,发现大家都很忙。

有一天,无意走进公园,发现或者说找回孩童时期久违了的开心的事。于是,常常拎着相机夹一本书去公园“白相”(上海话:玩耍),也没想过将照片要拍成什么样子,拍着就拍着,拍不着就躺在铁脚长椅上翻翻带去的书。看着夕阳从树梢后落下,一天的光阴在公园里虚度掉了。这种日子,蛮好。
逛久了,愈加喜欢公园里厢的氛围,远离汽车声、喧闹声(早晚高峰还是要避让一下广场舞的喇叭声),更不用担心脚踏车在从身后横冲过来。公园,可能是城市中唯一可以让大多数人得以喘息而暂时得以逃避的藏身处,也是精神获得休养调息的避难所。对于我,“公园”就像一味解毒剂,可以长期服用而无副作用。

上海公园里
文|顾铮
作为一个新闻摄影记者与单位里的中层管理者,许海峰在工作中承受了不小的压力。这种压力当然需要释放。不释放,无以获得继续工作与生活的动力与理由。那么,释放的适当渠道何在?在他,往往是通过在公园里拍摄的方式加以释放。这种释放方式,至少目前于他有效。

作为一个摄影家,许海峰本来或许可以在城市的街道上行走、拍摄,以此释放压力。但在他看来,现在在城市街道上举起照相机抓拍城市众生相已经成为一件越来越困难的事情。因为城市里的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空前提高。这不仅是中国的现象。日本摄影家森山大道曾经对笔者说,现在他只能拍拍街头行人们的腿了。在街头摄影大国的美国,甚至还发生了摄影家因街拍而遭到被摄者起诉的事情。

因此,作为被拍摄者的街道行人,他们对于在街道上举起照相机对准自己的行为举止,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充满戒意甚至是敌意。而拍摄者,即使是想以摄影的方式来表达一种赞美也可能已经变得无法如愿。也因此,本来开放的城市空间,也可能因为摄影这件事而变得气氛不那么友善起来。在这样的环境与氛围里,行动空间变得局促的摄影师们,另觅拍摄宝地与富矿也是情有可原。

许海峰退而求其次,来到上海的公园里拍照,释放压力。作为一种释放压力的结果,他突然发现,在城市的公园里,他仍然可以较为方便地拍摄人们在公园里的各种活动。他发现,在这个姓“公”的“园”(地)里,人们似乎仍然默认,公园是一个属于某种在公共场所可以展开身手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的地方。这里可能存在着人们对于公园的认识与街道的认识的不同的问题。这个认识差异为何发生,在此姑且存而不论。



其实,公园确实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过去,公园是城市的现代性配套要件,无公园不成其现代城市。但到了今天,公园往往成为了城市人进退无路时的临时收容所。即使在是今天人们的居住质量提高不少的情况下,人在某些情况下,仍然需要公园为调整自己的某些状况作一个缓冲。更何况在城市里喘息未定的新来初到者,他们的居住状况更不理想。家,也并非是主流话语中的那么温馨,也未必是身心交瘁的现代人可以真正放松的地方。而公园,这个处于家与工作场所之间的中间地带,或许反而是现代城市人可以在此抚伤、疗伤的地方。某些既不能在家里,也不能在工作场所发散的情绪与倾诉(更多是自我倾诉),或许在公园里可以获得充分的释放与找到倾听的对象。公园,不仅是人的身体得以短暂安置获得喘息的地方,某些时候,它也是漂浮的心灵可作暂时居停之处。如此说来,现代城市人的生存状态与心理,或许可以在公园里获得更为真切的展现。或许这种展现于他们来说并非自觉自愿。

摄于虹口公园。
因此,许海峰在这个“公”的“园”里,以公园游人之一员的身份,以漫游者的目光,在拍摄到了人们被城市生活压迫得焦头烂额、以及力图振作的情景时,也释放自己的精神压力。当然,人们可能会质疑这种释放是否有假借他人自利的自私在。这或许是他在摄影与思考摄影时需要进一步面对的。与此同时,他还在逐步地发展、形成自己的某种风格与语言。如此看来,公园,城市里的公园,仍然是摄影家们的一块福地与宝地。在此向那些仍然有意关注、拍摄城市生活的摄影家们呼吁,趁着公园还可以拍照,趁着人们对于公园的认识还没有太大的改变,或许应该像许海峰那样,多去公园这个展示人性、民情甚至是世情的公共剧场与舞台,通过摄影的观看,去与城市人进行交流,为他们留存一些纪实影像,也为城市保留一份记忆。当然,如果能够因此而发展出自己独有的摄影风格,那就更好了。
许海峰对于上海有着特殊的感情,也以上海为自己的摄影对象,目前已经积累了多个较为成熟且深入的专题,也期待他的这个公园专题也能够早日完成。


关于许海峰:
曾参加多个国际摄影展,如上海国际影展的《上海黑白摄影七人联展》、平遥国际摄影节《上海摄影家摄影联展》、韩国全州摄影节(国际)邀请展《睡觉》。
获得多个摄影类奖项,如上海国际摄影节组委会邀请展《猜猜我是谁》、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大赛新闻类铜奖《台风来了》等。

摄影人:许海峰
2017年6月17日 周六 13:30
许海峰个人影展
2017年6月10日-7月6日 10:00—21:00
上海洛克·外滩源 圆明园路169号 协进大楼104室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3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