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人的南极足迹:“感觉不像在地球上”,已经是“晚来者”

澎湃新闻记者 刘乐凯
2017-06-15 07:58
来源:澎湃新闻
唐人街 >
字号

 “南极特别安静、纯粹,感觉不像在地球上一般。”

来自中国内蒙古的年轻80后教师照拉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如此形容自己对南极之旅的感受。

曾经“遥不可及”的南极,如今正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的旅游目的地。近期,来自国际南极旅游组织协会(IAATO)的数据显示,过去5年,共有近2万名中国游客造访了南极,这意味着中国已仅次于美国成为访问南极游客数量第二多的国家,而在10年前,这一数字尚不足100人。

随着中国越来越多的游客登陆南极,第40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也于今年5月23日至6月1日在北京开幕,这是中国自1983年加入《南极条约》以来首次举办这项会议。

从这次会议中传出的消息称,中国在南极的第五个考察站已完成规划选址,即将开建,预计最快将在2022年建成。

按照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的话来说,已走过58年发展历程的南极条约体系,在今天正不断面临各种新的挑战,如何在保护和利用南极之间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南极治理中无法回避的重要议题,也考验着包括中国在内的南极条约协商国的智慧。

“个人的想象力太匮乏了”

“这里的自然界是冷酷无情的,千万年来积聚的力量能使它像精灵似地召唤来寒冷、冰冻、飞雪、风暴,使用这一切足以毁灭人类的法术来对付来到这里的勇敢者。”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伟大的悲剧》中,这样描述1912年吞噬掉英国探险家斯科特一行人生命的“冷酷仙境”——南极。

但时至今日,这一危险之地正在走入越来越多普通中国人的视野。

在内蒙古一所高中做教师的照拉便是其中的一员。2015年,攒够了南极旅游所需的资金,照拉在2月寒假期间动身前往南极。

照拉说,自己是冲着书本中展示的瑰丽南极风光而去的。而当飞机从南美洲飞过德雷克海峡,到达南极范围内的时候,她还是被“强烈震撼”到了。

“去了南极后,发现自己此前的想象力太匮乏了。”

正在上小学四年级的9岁成都男孩郑岳晨阳,早在2014年1月便和妈妈一起去南极观赏了企鹅。男孩的母亲告诉澎湃新闻,南极吸引人的魅力不仅在于壮丽的风光,也在于独特而珍稀的物种。

“以前我只在动物园里看过企鹅,我想去南极亲眼看看它们。”在去了南极之后,郑岳晨阳有了更深的体会,“南极的动物、生态很独特,也很脆弱,一旦被破坏是不可再生的,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生态保护。”

“年轻化”是去南极中国游客的最大特点。据人民网援引某国内旅游平台对南极游消费者的调研分析发现,46.5%的南极游消费者是80后。

南极游热背后的环境难题

随着近年来到访南极游客数量的增长,关于游客是否会对南极造成环境破坏成为多方关注的问题。

“在出发去南极前,我们就会对游客进行培训。到南极以后,我们也会提醒游客遵守规矩,和企鹅等动物保持距离。”中国专注南极旅游的一家旅行社的董事长杜创对澎湃新闻表示,绿色和环保是贯穿南极旅游始终的要求。

北京旅游业从业者、曾于2014年1月带团前往南极旅游的国际领队全荣华也说,在南极有严格的规定,不能乱扔任何东西,也不能把原本属于南极的任何东西带走。

实际上,国际南极旅游组织协会(IAATO)近年来已制订了多项保护南极环境的规则,包括不能靠近企鹅5米范围内,登陆下船、游玩返回上船都要清理鞋子,以避免生物侵袭等。此外,每年登陆南极的游客也限制在约4万人左右,每一个登陆点每一次也不能允许超过100人上岸。

IAATO在其网站上对南极旅游有着积极而美好的期许:希望游客的第一手经验将促进人们对南极保护的认识,他们回国后,也都会成为南极的亲善大使。

尽管如此,也有不少曾到南极旅游的游客表示:“去了南极的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但毕竟那片净土太纯净了,就算采取了保护措施,人类的脚印都已经给当地环境造成了破坏。”

这种矛盾的心情,在此次北京举行的南极条约协商会议上,得到了高层人士的回应。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承:“如果把南极完全保护起来,人类会心有不甘。矿产资源开采活动我们可以禁止,但是旅游能禁止吗?人类对于南极的奇妙环境、完美生态和可爱动物还是非常渴望的。所以说旅游并不好完全禁止,但是如何管理好南极旅游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刘振民指出,目前的南极旅游还存在很多问题。不同于出国旅游,前往南极旅游需要特殊的交通工具和周密的安全保障。尽管目前我国部分机构对南极旅游抱有较大兴趣,但仍难以单独组织南极旅游。

刘振民强调,南极的环境非常脆弱,若和故宫旅游一样推广南极旅游,南极环境将面临巨大的挑战。目前国际南极旅游业者协会(IAATO)在管理南极旅游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未来,如何通过南极条约协商会议进一步规范南极旅游,是需要与有关国家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

人们渴望探索大自然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从环保角度来看,过度旅游和开发,终究还是会导致一些问题。“从长期来看,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保护和利用之间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刘振民说。

中国首倡“绿色考察”

南极因为有着独特的气候环境和地理特征,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生存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对南极的研究也显得意义巨大。对于这片充满了魅力又神秘的大陆,人类在研究的同时,也亟待达成如何保护它的共识。

1959年12个国家在美国签署了《南极条约》,冻结了各国对于南极的领土要求;1985年10月,中国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拥有对南极事务的发言权和决策权。

南极条约协商会议是根据1959年《南极条约》建立的定期议事机制,是南极国际治理中最重要的政府间多边机制,由《南极条约》53个缔约国中拥有协商国地位的29个国家轮流举办。本届会议主要包括南极条约体系运行、南极视察、南极旅游、南极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气候变化影响、南极特别保护区和管理区以及未来工作等多项议题,涉及南极治理中的各个方面。

此次会议期间,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表示,加强保护是和平利用南极的基本前提,合理利用是发挥南极价值的题中之义,平衡兼顾是南极国际治理的基本理念。目前,人类最为关切的是如何保护好南极,防止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等原因导致的南极冰架和冰川的融化。

6月1日,在北京举行的第40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上,由中国牵头,并与澳大利亚、智利、美国等国联合提交的工作文件和决议案获得通过,将在南极倡导“绿色考察”。这是中国首次牵头倡导南极“绿色考察”。

“南极是科学的天堂,另一方面的确也是生态环境特别脆弱的一个区域,”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战略研究室主任张侠对澎湃新闻表示,中国倡导“绿色考察”显示了对科学考察南极的承诺,也符合国际考察的新趋势。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杨剑日前对澎湃新闻表示,本届会议能在中国召开,对于中国和整个南极条约体系来说,都很有意义。

杨剑认为,这次会议让更多的普通中国民众能够了解南极和南极所面临的问题。例如气候变化、海冰融化、动植物保护等,讲到底都是人类面临的众多共同挑战。

对于南极条约体系而言,杨剑分析道,“这个体系面临着许多问题,也面临着转型。特别是在保持体系的稳定性的同时,要考虑让更多国家从南极获益,这也是人类的共同利益。”

将建第五个南极科考站

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常年被冰雪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南极也是世界上冰雪量最多、气候最寒冷、暴风雪最强烈、降雨量最稀少的地区,被誉为“地球的冰库”、“暴风的故乡”、“世界的寒极”和“白色的沙漠”。南极自然和地理条件独特,是进行科学考察的绝佳之处。目前已经有多个国家在南极设立考察站,进行科学考察,中国也不例外。

目前,中国已在南极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共4个科学考察站。

随着研究的需要,中国将在南极罗斯海建设第5个南极科学考察站。

张侠对澎湃新闻表示,科学考察与各国在南极的话语权密切相连,中国第五个科考站选址罗斯海是出于多重因素的考虑。

1903年,阿根廷在南极建立了第一个长期考察站,可视为人类对南极系统性科考的开端,此后各国家先后在南极建立起自己的科考站。

极点、冰点、磁点和高点通常被认为是在南极必争的四大关键点。1956年法国在磁点建立了迪蒙·迪维尔站;1957年,美国在极点建成阿蒙森-斯科特站;同年,苏联在冰点建立了东方站;四大必争关键点仅剩下高点尚待建站。

2009年1月27日,昆仑站正式建立,中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在南极冰盖高点建立考察站的国家。

张侠表示,将来在罗斯海的第5座南极科考站成功建成后,无论从科学功能上,还是在政治意义上,均能提升中国的南极科考地位和话语权。

然而,目前国际社会上有一种声音,对中国科考的快速发展存有一些疑虑,担心中国科考可能会逐渐偏向南极资源的开发利用。

对此,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回应称,不赞成这样的观点,对南极的合理利用并不等同于对南极资源的开发。中方是《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的缔约国,根据有关规定,对南极矿产资源的开发已被冻结,不可能出现某个国家开发矿产资源的行为。

刘振民强调,对南极的合理利用包括科学、旅游和生物资源等方面的利用,中国始终坚持在《南极条约》体系框架内进行南极的利用活动。此外,南极科学研究的对象不仅局限于南极,还包括气候变化、冰架融化、海平面上升等全球环境问题。

事实上,中国在南极科考方面是后来者,西方发达国家的南极科学研究已进行上百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具备雄厚的科研实力,而中国的南极事业发展才只有30余年。中国的南极科考从无到有,与时俱进,目前已经在部分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据有关机构统计,中国科学家在《自然》和《科学》杂志发表的有关南极科学的文章数,已接近南极科研文章总数的10%,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中国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研究并不局限于南极大陆本身,还从宏观角度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中国的南极研究是着眼于长远、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全人类的科学研究。”刘振民说。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