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家庭以《诗经》取名,屠呦呦一生与青蒿结下不解之缘

2022-03-20 20: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 / 编辑 | 史凯

“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疟疾进程中的一小步,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如是说。

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60多年来,屠呦呦从未停止中医药研究实践。自从她在20世纪70年代发现青蒿素以来,以这种物质为基础的抗疟药物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她的这一发现被美国拉斯克医学基金会认为是“近半个世纪最重要的药物干预”。

一直以来,科学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男性主导的领域。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全世界只有不到30%的科研人员是女性。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女性在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和物理科学领域的代表性仍然不足。

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在领奖现场

此生执着青蒿素的屠呦呦,因为获得诺奖而进入人们视野,名副其实的巾帼不让须眉。她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还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屠呦呦勇于追求、锲而不舍的专注与坚持的背后,是一个开明的家庭给了她极大地引导、支持和信念,成就了她的辉煌事业和非凡人生。

《诗经》赋名 从小就与青蒿结下不解之缘

1930年12月30日,在宁波市海曙区开明街508号的屠家,小女孩出生时“呦呦”的哭声,让屠家继3个儿子之后喜得终日所盼的“千金”。

屠家以《诗经·小雅》中著名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中撷取“呦呦”为小女取名,未曾想到这充满诗意的名字,竟使屠呦呦一生就此与青蒿结下不解之缘。家人希望小女能够“蒿草青青,报之春晖”,果真屠呦呦的整个职业生涯都与这神奇的“中国小草”相伴始终,通过对这棵小草的研究而拯救无数生命。

屠家开明,很重视孩子们的求学和教育。屠呦呦的父亲屠濂规接受的教育一直颇为西化。因此对于子女的教育也给予了与自身相似的教育经历。5岁起,屠呦呦的父母将她送入幼儿园,15岁起她就读于宁波私立甬江女中初中。

屠呦呦和母亲

开明之外,屠家有着严格的家训。2015年,屠呦呦在瑞典领奖时,远在万里之外的宁波,屠呦呦的家乡父老晒出了其父母两族的家训,立德树人、立身处世、治家持业的谆谆教诲跃然于字里行间。

作为“甬上屠氏”的后人,《甬上屠氏家谱》中写着“凡人性情刚愎,礼貌粗疏,皆因不读书之故。吾族城郊各有校学,为父兄者当令其子弟及时入学,上之足以讲求礼义,次之亦得稍通文墨。如有聪颖子弟,渴望造就。而贫不能读书者,首得向公众设法助以修脯,使得学成用世”。

类似这样崇文崇学的教诲,屠氏家训中比比皆是。看来在普及义务教育之前,屠氏家族早已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勤学善思的家训家规,对屠家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屠呦呦母族姚氏的家规家训,则是另外一番意境。据《鄞县姚氏宗谱》记载,姚家是在元末明初时从徽州迁入鄞县,世代经商,正是大名鼎鼎的徽商之一,屠呦呦的舅舅更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姚庆三,可以说,重商基因深植在姚家人的血脉里。可在祖训录中却记录着这样的话:“上海马车往来不绝,每逢十字路口需要预先当心,防来车之冲突不及回避;若要他人在我面前不说假话,必要自己从不向人说假话,则别人方肯向我说真话也……”

踏实做人、诚信为本的准则依旧代代相传,成了姚家后人的立家之本。屠呦呦内心平静的力量、淡泊名利的境界和追求真理的勇气组成的科学大家的“品格配方”,与她的家风密不可分。

硬核夫妻的理解和支持

“深深感谢家人的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在诺奖颁奖典礼上,屠呦呦特意如此提到。一心钻研搞科研,在事业上能走那么远的屠呦呦,离不开丈夫李廷钊的支持。

李廷钊曾说,“整天不着家,没白天没黑夜地在实验室泡着,回家满身都是酒精味。我心疼她也支持她,那个年代很多人都这样,她从没想得到这些荣誉。”

李廷钊和屠呦呦是中学校友,但他们同窗时却并没有过多交往。多年后,李廷钊在马鞍山钢铁厂上班,屠呦呦则分配到了北京的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

屠呦呦和李廷钊

1967年,中国启动“523”项目,召集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一起研发对付当时的顽疾——疟疾的新药物,屠呦呦位列其中。

青蒿素的发现有赖于医学古籍的启发,但遍览古籍的过程中,科研组光收集到的可以用来治疟疾的中药就200多种,提取方法加起来就380种。从众多古方中定位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一良方,需要的是无数次艰辛的付出。

屠呦呦和她的研究团队终于从艾草中提取出一种抑制疟疾的物质——青蒿素。她甚至自愿成为第一个测试这种物质的人类受试者,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李廷钊的理解和鼎力支持。

屠呦呦的家庭成就了她。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