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共舞长江经济带】四川泸州:守住长江“龙眼”,水运通世界

澎湃新闻记者 李珣 发自四川泸州
2017-07-07 07:37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从泸州张坝桂圆林远眺长江。 澎湃新闻记者 李珣 图

“风过泸州带酒香。”1983年12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来到四川泸州这座酒香四溢的川南城市时,曾发出如此感慨。

而今,已历千年的酒城正焕发新颜。古老的张坝桂圆林在泸州长江畔绵延十余里,被誉为“泸州的绿色会客厅”,15000余株百年以上桂圆树与2013年建成的长江首座生态护坡堤防工程诠释着这座川南城市历久弥新的环保理念。

而浩荡的长江水在见证泸州的悠久历史和环保理念外,更承载着这座沿江城市跨步发展的雄心,今年4月1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后简称“川南临港片区”)在泸州正式揭牌运行,泸州港作为长江上游除重庆外的最大港口,背靠自贸区,辐射四川及云贵等周边省份,港口2两小时交通圈目前已涵盖6000万人口。

泸州张坝桂圆林内结果待熟的桂圆。 澎湃新闻记者 李珣

“保护好长江上游生态是义不容辞责任”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诗歌中送往唐朝长安的荔枝便多来自四川泸州。

坐落在泸州长江畔的张坝桂圆林是泸州人喜爱的锻炼场所,每天清晨和黄昏,来此锻炼的人络绎不绝。

“这是全国最晚熟也是纬度最高的桂圆和荔枝林,4500多亩的桂圆林构成了一道绿色生态屏障,同时也是泸州的绿色会客厅。”晨光打在随风摇曳的桂圆树上,泸州市江阳区张坝街道党工委书记肖陶正站在桂圆林间讲述这片桂圆林的前世今生。

7月3日,肖陶告诉澎湃新闻,张坝桂圆林依托上万株老树,进过规划、搬迁、打造形成了占地4500多亩的绿色生态屏障,在这一过程中,秉承绿色、健康、可持续的理念,开发利用丘陵荒山荒坡,大量植树造林,并以此为契机于2013年建成长江首座生态护坡堤防工程。

7月3日上午,澎湃新闻在绵延四公里的生态防洪堤上看到,贴近长江水的堤坝上密集地种植着绿色植被,堤坝之上的绿道整洁宽阔,两旁的树木草丛一片绿意,各类公共卫生间、路灯等服务设施也一应俱全。

肖陶表示,生态防洪堤中“生态”的概念便是通过强化绿化、保护好桂圆林稳固水土,而依托桂圆林和绿化带进行的商业开发也使得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得到了有效结合。

“每年桂圆林中桂圆的产量都在二十万斤左右,每斤十块钱卖得还很好。”肖陶笑道。

肖陶向澎湃新闻介绍称,张坝桂圆林景区自建成以来一直实施无污染源管理,从环境审批的角度严格禁止周边企业落户,做到了景区周边无企业。同时,对景区内农户实行全面搬迁制度,做到了景区内无住户。

“有人曾形象地说长江是一条巨龙,而泸州正是位于‘龙眼’的位置,桂圆又称龙眼,保护好这片龙眼林保护好长江上游的生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肖陶说道。

“分分钱”的水运让泸州港走向世界

保护好长江上游生态是泸州市孜孜以求的目标,而浩荡东流的长江水也正助力着这座川南城市的发展步伐。

“5月下旬,一位泸州粮食在安徽蚌埠买粮,2600吨粮食原本要走铁路公路但这次选择了水运,经运河到南京再通过长江到泸州,每吨最后节约了200元成本。”夏日的热风从江面吹拂到泸州港上的耸立的塔吊间,泸州港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兢正热切地讲述着港口的发展前景。

四川泸州港耸立的塔吊。 澎湃新闻记者 李珣 图

7月2日下午,黄兢告诉澎湃新闻,泸州港目前在长江上游港口中率先实现集装箱铁水联运“无缝衔接”,目前已成为多式联运特色鲜明的区域性百万标箱枢纽港。

“我们的铁路距码头岸线不足100米,四川百分之六十的集装箱都从泸州港出去。”铁轨延伸至堆放的集装箱前,黄兢的话语中透着一股快意,他告诉澎湃新闻,昆明、攀枝花铁路无水港目前已设立,成都青白江国际陆港内设立了“泸州港务区”,泸州港与成都国际陆港合作的铁公水多式联运项目,2016年成功纳入国家首批16家多式联运示范项目,泸州港站始发的铁路特需班列,已将泸州老窖产品快速发运到华北地区,而建设面积达314亩的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也与2016年1月封关运行。

载满集装箱的船舶停泊在泸州港。 澎湃新闻记者 李珣 图

“水运是分分钱,铁路是毛毛钱,公路是块块钱,我们走长江水运到上海2600公里的运费每公里每吨货物三到五分钱,水运对于大宗货物运输的优势是不可替代的。”

黄兢告诉澎湃新闻,泸州港目前在枯水期3000吨船舶也能畅通无阻,泸州的酒糟、云南的化肥、成都的汽车零配件正通过这条日渐丰满的黄金水道走向世界,“泸州每周30班船运到武汉、南京,近来我们还在和德国杜伊斯堡港合作。”骄阳似火,站在泸州港密集的集装箱和高高的塔吊前,黄兢笑着说道。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