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评展·资讯|“透明声音”叫醒耳朵,“考古成果展”唤醒历史

小松,高丹
2017-07-10 08:37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评展栏目,以亲身的观展体验和独立的视角,评点近期热展。此次评点的展览有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的“透明的声音”与首都博物馆的“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等,同时介绍近期各地值得一看的艺术展览。

透明的声音

地点: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展期:2017年5月9日-7月30日

票价:50元

点评:在日常城市生活中,我们很少处于聆听状态,而这场展览以雕塑、装置、图像、编程等形式,开启一场听觉的唤醒。

评星:四星

从传统展览的对于架上作品的欣赏到当代美术馆VR式的沉浸体验,美术馆往往在视觉上呈现出多样性。本次则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声音之上,通过展览图片观众看到的只是所见的部分,而那些“透明的声音”必须通过自己的耳朵才能真正体会。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各种声音不自觉进入我们的耳朵,这让我们的耳朵渐渐变得不敏感,或者说在日常城市生活中,我们很少处于聆听状态,而这场展览以雕塑、装置、图像、编程等形式,开启的是一场听觉的唤醒。

在全然的黑暗中由一束红光引领听水滴的声音,在微缩人像中感受水蒸气凝结成冰的声音,在满地破损的日光灯管中感受破碎声音,用数字技术自己制作声音……在众多的作品中法国艺术家德尼·凡桑的作品《此时此地》完美地体现了“透明”的概念。作品由玻璃片做成,大多数的玻璃片都可以像薄膜一样对声音做出反应,人们可以靠近这些玻璃片,去听它们所反射的声音。同时,这些玻璃片上写有乐谱,形成可以听见的乐谱。所有的玻璃片加上金箔上的乐谱合起来更增加了透明感和音乐感。

此时此地,德尼·凡桑,声音装置,尺寸可变,2000 - 2012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由上海世博会法国馆改建而来,其展览空间是一个逐渐上升的坡道空间,这对展览的空间的运用、节奏感、亮暗、大小之间安排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也因为空间所限,作品之间的声音会互相影响,从而使观众需要确认来自作品的声音。而观众本身在观展时也需要尽量保持安静,在声音的引导下,唤醒聆听和想象的世界。(文/小松)

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

地点:首都博物馆(北京)

展期:2017年5月18日-8月27日

票价:免费

点评:展览中以时间为序,注重同一时代不同遗址出土文物的同类对比,但因为其时间跨度长,涉及的墓葬与展品多,建议参观此次展览前先做功课。

评星:四星半

此次展览以1995年-2016年历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文物为重要依据,对200多座考古遗址中800多件文物进行调研整理,最终确定参与此次展览的涉及21个省、49家单位、共360件(套)展品。

展览以时代为序,分为史前、夏商周、汉唐、宋元明清四个时期,展品涉及陶器、青铜器、漆器、玉器、金银器、瓷器等各个品类,涉及的考古遗址均为近些年极为重要的,如安阳曹操墓、襄阳九连墩、荆州天星观、河南庙底沟等具有革新历史认知的重要考古遗址,甚至包括南海一号、南澳一号等海上考古的最新科技考古成果。

展览中以时间为序,注重同一时代不同遗址出土文物的同类对比,如同为新时期时代的陶片,同一展柜中展出来自河南庙底沟遗址和来自湖南洪江市高庙遗址的凤鸟纹、太阳纹、兽面纹、彩绘图案等不同纹饰的陶片。

现场的解说到位,解说难度适中,但又不失学术造诣,唯一的遗憾是此次展览没有相关图册售卖,且对于很多展品的介绍亦不充分。参观此次展览还是需要一定的前期准备,因为其时间跨度长,涉及的墓葬与展品多,但是见微知著,由部分展品介入对于一个墓葬、乃至对于一个较大遗址的研究,也是比较有趣的。

西高穴墓出土的 “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 ”石牌

其中展示了一件当年被判定西高穴墓为曹操墓的一个重要证据: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的石牌,说来有趣,在官方对曹操墓有了定论以后,学术界,考古界,民间的质疑声却一次次像浪潮一样撞向权威。不是信息越发达,我们就离真相越来越近?读者也可通过观看给出自己的解读。 (文/高丹)

影像对话:艺术家间的手机照片交流

地点: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展期:2017年6月27日-12月17日

票价:25美金

点评:尽管被诟病为艺术家Instagram帐号集合,但展览恰逢iPhone发售10年,这在无意之中也带来了一些对于现实的思考。

评星:二星半

本次展览邀请12位艺术家各自邀请一位艺术家成为自己的影像对话伙伴,且在五个月内使用手机拍摄和互相分享照片或视频(不允许使用文字或字幕),策展人试图通过这样的互动探索在智能手机摄影的即时性特点的帮助下,艺术家们可以如何运用“前所未有的亲密关系”去创作和分享作品。

其中一部分艺术家的作品相对平庸,只是展示其普通的生活状态,甚至被诟病为艺术家Instagram帐号集合。

但有两组艺术家的作品却可圈可点,一组是Cynthia Daignault和Daniel Heidkamp分享了他们专门为本次展览创作的60幅作品。这些在现实生活中18x18英寸的作品,通过iPhone拍摄后按时间顺序排列在一个12x5的网格中。在非常容易获得一张照片的时代,手绘显得弥足珍贵,用手机拍摄原作,甚至有一些看起来像是加了滤镜效果,不知是否为艺术家刻意之举。

而另外一对参展艺术家Christoph Niemann和Nicholas Blechman都是很有才华的插画家,他们的合作呈现在一本精装书中。翻开它,你会看到一个手绘的黑色圆圈,而虚线将我们引导到下一页。这种草图与现实世界时而可爱,时而滑稽的融合方式。再次使我们联想到在一些Instagram帐户人们拍摄自己的照片,并叠加在现实世界的照片上。但是,Niemann和Blechman的作品目的是使用即时分享来激发思考和创造性的回应。

Christoph Niemann和Nicholas Blechman的对谈给人以思考

展览开幕的日期恰逢iPhone发售10年,这在无意之中也带来了一些对于现实的思考,比如智能手机的相机功能是否已将现代摄影贬值化?或者自媒体时的人是否在网络上过于痴迷于自己?

无论这些思考最终将得出怎样的结论,这十年来我们已然明了:相机(手机)已从一个工具转变为保存特殊时刻的记忆,直至一个即时分享平台的窗口。

更多展览资讯:

上海

托马耶夫斯基原作展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展期:2017年7月15日-9月15日

本次展览为公众呈现已故波兰平面设计大师亨利·托马耶夫斯基(Henryk Tomaszewski)在中国地区的首次个展,共展出逾两百件托马耶夫斯基原作,其中包括四十多件设计师亲手制作的第一版丝网印刷的海报作品,逾百件书籍设计的首版印刷,和全球范围内首次公开展出的一百二十余件插画手稿。这三部分展品足以系统性地窥见这位波兰平面设计大师六十余年创作生涯的风格发展脉络。

从徐汇溯源:中国近现代水彩画回顾展

地点: 徐汇艺术馆

展期:2017年7月6日—7月16日

土山湾是中国“近代西洋画之摇篮”,得益于徐汇地区得天独厚的艺术生态,伴随西画东渐的推进,诸多艺术家生活在此,交游在此,传播于此。他们的西画,特别是部分水彩作品,体现了徐汇一方水土之间,其独特的人文积淀和文脉滋养。本次展览展现相关作品及文献,见证并浓缩了中国近现代水彩艺术的前世今生。

《兰亭的故事》特展

地点:嘉定博物馆

展期:2017年7月3日—8月31日

本次展览以历代《兰亭序》摹本、临本为核心,精选部分有影响的兰亭拓本,系统地展示了历代有关兰亭的书法艺术。展览共分为6个部分——兰亭修禊、兰亭传奇、唐人摹本、宋人传本、名家临本和绍兴兰亭。

叠作湘波皱:海上书画名家成扇展

地点:朵云艺术馆

展期:2017年7月7日—7月31日

本次展览邀请了韩敏、刘小晴、郑伯萍、方攸敏、童衍方、萧家声、江宏、劳继雄、车鹏飞、张伟生、乐震文、曾明、蒋英坚、丁申阳、廉亮、朱刚、陈翔、丁一鸣、朱忠民、郑明轩、邵仄炯、王曦等画家创作成扇作品。各位名家的风格各异,表达丰富,画风精致,相信能给夏日中热爱艺术的人们带来清风徐徐,雅韵依依。

海上风华:当代海上书画名家艺术展

&方去疾及韩天衡、陈茗屋、吴子建、刘一闻师生艺术展

地点:海上印社艺术中心(兰溪路138号)

展期:2017年7月8日-8月7日

“海上风华:当代海上书画名家艺术展”基本囊括了目前健在的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出生的海上代表性优秀艺术家。在近百件参展作品中,风格、样式各异,呈现出当今海派“开创性、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的艺术特质,让观众领略到海派艺术的奇景异彩。方去疾师生展则呈现了

理想国:赵爱华个展

地点:秋水空间(复兴西路72号)

展期:2017年7月8日-8月30日

本次展览主要展出艺术家最新创作的水墨绘画作品。“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正如柏拉图在理想国里建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一样;赵爱华亦用她的绘画作品,以一个“理想鸟”的形象,构建了一个视觉表征的理想国。

苏州:

南宗余脉:苏州博物馆藏清初正统画派四王吴恽及其传人山水画展

地点:苏州博物馆

展期:2017年7月5日-9月10日

随着康熙时代以来皇家的认可与鉴赏家的青睐,“四王”、吴恽、恽寿平获得了文人画正统地位,其画风可谓笼罩了整个清代画坛。本次展览即从馆藏遴选六人的精品,及其家族影响之下的“小四王”即王昱、王愫、王玖、王宸与弟子传人杨晋、方士庶、张宗苍、王学浩等人作品共计三十余件,以飨观众。

杭州:

民艺中国器物系列展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

展期:2017年6月30日-7月23日

本次展览正是利用古代文献及图像资料与具体实物相结合,系统梳理中国人过去一百多年以来的日常生活方式。此次展览分为以下三个部分:铸铁为器——山西晋城铁壶展;食寓吉祥——中国民间糕饼模展;盈满箱箧——中国近现代箱具展。

北京:

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

地点:中国美术馆

展期:2017年7月8日—7月23日

此次展览精选了广东美术百年来的575件作品参展,分为“勇立潮头——洋画运动在广东”、“艺术革命——岭南画派与国画研究会”、“匕首投枪——新兴木刻运动及漫画”、“激情岁月——为人民服务 为时代讴歌”、“弄潮擎旗——改革开放中的广东美术”和“百花争妍——创新创造 再筑高峰”6大板块。

传统的维度:二十世纪五十、六十年代中央美院对民族传统绘画的临摹与购藏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展期:2017年7月5日—8月27日

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推出第一期后,第二期“传统的维度”将所有陈列藏品全部予以更换,依旧是挑选部分保存品相良好的壁画摹品和卷轴画作加以陈列,共计展出三十余件。其中,“走出去”的壁画临摹板块,选陈董希文、叶浅予、邓白、吴作人、刘凌沧、陆鸿年等教师1953、1954年在麦积山、敦煌的壁画摹品十余件,其中不乏对著名壁画遗存长达数米的长篇临摹。“收进来”的古代卷轴画板块,未特以名家流派为要,而着重于藏品本身的艺术特色和价值,选陈明清大小名头或名不见经传画家的山水、花卉和人物卷轴真迹十余件。

英国:

温德汉·路易斯:生命,艺术,战争

地点:北曼彻斯特帝国战争博物馆

展期:即日起至2018年1月1日

旋涡派画家领袖温德汉·路易斯是一位极具争议性的艺术家,与意大利未来派画家马里内蒂颇为相似。同时,温德汉·路易斯还是一位极富想象力的画家,他笔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将世界画成破裂的碎片,将人们画成机器人。

约瑟夫·博伊斯

地点:伦敦Waddington Custot Galleries

展期:2017年7月7日-8月11日

此次展览通过雕塑、唤醒式照片和电影的形式记录了一场1970年代的拳击比赛,在这场比赛中,约瑟夫·博伊斯作为拳击手站在了真实的拳击场上。他将争取平等的需求戏剧化,并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展现艺术如何能够既关乎政治,又富有诗意。

美国:

来自喜马拉雅山脉的佛像

地点: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展期:2017年6月24日 - 12月10日

本次展览展出18件藏传密宗佛像绘画和雕塑作品,以“五方佛”为代表,呈现喜马拉雅地区精美的藏传佛教艺术和密宗文化。“五方佛”源自密宗金刚界思想,认为宇宙的东南西北中五方各有一佛主持。

(展览资讯由实习生贺含莼整理)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