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梨花风起又清明,古人怎样观星定节气【澎湃问吧播客21】

澎湃问吧
2022-04-03 16:23
来源:澎湃新闻
一问三知 >
字号

当太阳周年运动催生了阴阳消长、四时兴替的自然变幻,古人在观察日升月落、斗转星移中,找寻自我与浩瀚自然之间的联系。 而今天,我们在“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的歌谣中,寄予对于草长莺飞或霜雪漫天的想象,也寻找时间滚滚向前、生命循环往复的力量。

经历漫长的历史长河,二十四节气正逐渐走出农事、天文、自然的范畴,成为中国人的文化时间坐标。本期澎湃问吧的《浮游生悟》播客,我们邀请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方云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博士王吉辰,从科学与美学的角度,系统地探讨二十四节气的发明与演变。古人观天象,会分早晚班吗?音律的C大调与冬至节气有何呼应关系?宋元时节,雨水节为何要做爆米花?以上问题欢迎在节目中寻找答案。

【音频】梨花风起又清明,古人怎样观星定节气
【音乐】

开头结尾:Memories of Marigold- Howard Harper-Barnes

插      曲:Every Reason I Know-Bireli Snow

【时间轴】

07:40  春分立蛋真有科学依据吗

12:25  清明祭祀让陌生亡灵变成亲人

24:57  冬至九九消寒图:古代文人熬过冬季的精神慰藉

28:40   雨水节做爆米花占卜收成

42:00   袁枚《随园食单》中的美学与创造力

44:30   古人观天象为何分早晚班

53:05   冬至与C大调的对应关系

59:10   四季实无首尾之分,古代崇尚环道观

01:07:05   人们通过科技预知天气,却也对日食月食失去敬畏

01:14:55   节气准不准没那么重要

【以下为本次访谈节选】

澎湃新闻:“清明”节气何以发展为传统节日“清明节”?节俗为何从踏青转变为祭祖扫墓?

方云:清明节的由来,存在着从节气到节日合并的过程,这其中合并了一个寒食节。寒食节的节俗起源于古人对火神的信仰和崇拜。在古代宫廷里,改火制度非常重要。据记载,唐代时期的改火制度是从宫殿里先行,通过钻木取火得了火种以后再逐一点燃,文武百官排列好,一个接着一个把蜡烛点燃传递下去,大家各自迎新火到自己的家里,也就是“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因为古人认为,火是有生命的事物,一年四季不能用同一个火种,火用久了就要熄灭,需要重新取火。

宋朝以后,祭祀开始逐渐兴盛。因为中国古代有很强的宗族观念,一般都在宗族祠堂举行庙祭,从皇室贵族到民间均有这种习俗,所以各地常出现“清明会”或“吃清明”的习俗。只要本家同姓同源者,会在此时祭祖,祭完后将祭品分食。正因为先有了最早的祠堂祭,后来才慢慢演变成墓祭。参与墓祭时,人们往往头上还要戴柳枝,有辟邪与庇护子孙之说。

澎湃新闻:古代文人为何会在冬至画九九消寒图?现在这种习俗是否已经消失不见?

方云: “九九消寒图”更多是一种艺术化的行为。有文人雅士爱画梅花,一个花上九个花瓣,一天画一瓣,待画到九朵就刚好是九九八十一天。也有一种更加高级的玩法是写文字,字的总笔画必须是九画,把字帖像描红一样描完,漫长的冬季就也过去了。

古代文人雅士之所以想出这种设计,是因为入腊月后的八十一天被视作最寒冷的时节。为了熬过漫长的冬日,总归要有一些有意义的方法来记录它,画完以后天气就变得很暖和了。

澎湃新闻:二十四节气与二十四番花信风、七十二候之间有怎样的关联?

方云:其实二十四番花信风并不是分布在二十四节气里,并非一个节气对应一个花信风,而是指春天的八个节气里,每个节气有三个花信风。比如从小寒开始是梅花山茶和水仙,大寒是瑞香兰花和山矾,立春是迎春、樱桃和望春,雨水是菜花、杏花、李花等等,这里名字不一一列举,一直到谷雨。

一方面,因为春天最美的时节和花紧密相连。在大自然中,花被认为是报信的角色,即使任何事物都可能有偏差,花也总是如约而至、言而有信,“花信”一说也就因此而来。这也让花成为很多诗人歌咏的对象。诗人们对每一种花赋予人格,通过文学描述将对花的想象力定型下来,二十四番花信风也就形成了。

另一方面,古人对于子嗣的繁衍十分看重,民间风俗中普遍存在着花神崇拜,认为花是孕育生命、具有生殖力的象征。每年春分的二月期间,民间会有花朝节,用于寄托大众的花神崇拜。尤其南方的花神崇拜更为浓烈一些,因为花农需要种花。而自宋代开始,鲜花经济十分繁荣;元代之后棉业发展,棉花通过海路、陆路等路径传入中国慢慢推广,老百姓真正意义上穿上温暖的棉衣,因而有了“衣被天下”的概念。因此花朝节祭祀的花神不仅是观赏性的鲜花,也有一类是棉花。所以说二十四番花信风的意义,在历史过程里也在不断延续和延展着。

澎湃新闻:二十四节气最早是怎样确立的?

王吉辰:节气并非由某一个人发明,它的产生与完善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在公元前2000年以前的山西襄汾,传说中帝尧曾在那里建都。考古学家们经过多年的考古发掘与实地观测,最终在遗址上发现了一座史前的观象台。经过天文学家的测算和实地勘测发现,古人可以利用太阳从石柱的狭缝与山脊的切线间升起,来确定冬至和夏至这两个节气。这一发现验证了《尚书·尧典》中关于尧制定历法的记载。

春秋时期,古籍中已经有了有了“分、至、启、闭”的记载,所谓分至,即春秋分和冬夏至,启闭则是指立春、立冬、立秋、立夏。分至启闭合起来就成了八节。先秦文献《逸周书》中,曾出现过雨水、惊蛰、谷雨、清明四个春季节气的记载,但顺序与今天并不一致。然后到西汉早期的《淮南子》里,正式看到了二十四节气的出现。但是我们要知道在《淮南子》之前,尤其是秦代这段时间,很多出土文献里就已经模糊地看到了关于二十四节气的一些零星记载,当然有一些名称、顺序跟今天不完全一致,但是前后应该是明确地有继承关系。

汉武帝时,天文学家落下闳又将二十四节气引入了《太初历》,发明了无中气置闰法,这在中国官修历法中施行了千余年。我们今天之所以有“春节”的说法,就是因为节气融入官方历法的结果。顺便说一句,过去的一岁之始安排在每年立春这一天,称为春节,而一年之始则被安排到了农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与今天的元旦、春节完全不一样啦。

澎湃新闻:古代人具体怎样根据观测天象确定节气?

王吉辰:中国古代以天文观测定节气主要使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大火星、鸟星等星宿来进行中天观测:在重要节气里,以子夜时分正南方位出现的星宿作为标志。每当特定星宿来到中天,就代表着某一个节气的到来。

另外一种是白天采取的立竿测影法。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导致了北半球春夏秋冬四季的划分。夏天的太阳高度角会高一些,冬天的太阳高度角会低一些。这种规律性的变化可以通过日影长度直观地看到。古代人因此发明了圭表,将垂直于地面的杆称为“表”,平放在地上的刻度尺称为“圭”。这样根据表杆投射在地面上的影子长短就能明确区分节气,一年内表影最长的时间是冬至,表影最短的时间就是夏至,再将期间的增减均分为二十四等分,即刻知道某一天影长所对应的具体节气。

澎湃新闻:随着气候变化,二十四节气在今天会有偏差吗?

王吉辰:受时空限制,偏差其实一直存在。比如宋代和明代都经历了小冰川期,全球气候比今天要寒冷很多。但无论何时,二十四节气始终有很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它将一年等分为了二十四等份,类似于将一天分为二十四小时。就像每天早上六点、中午十二点分别要干什么,提供了一套时间框架。而这种结构性的框架在北半球都适用,因为只要根据太阳的高度角差异定好了夏至和冬至这两天,也就基本固定了一年的温度寒暑变化。基于这一套时间框架,我们会安排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能在具体的每一时刻之中灵活填充各种行为活动,因此二十四节气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责任编辑:鞠文韬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