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乡土|幸福小城颂:浙江金东古村落老人头一次开“洋荤”
都说浙江的农村是全国最富足的农村,老人颐养天年,孩子绕膝而行,村镇整洁、人民喜乐。那么真正的浙江新型的农村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

近日,金华市金东区澧浦镇琐园村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各式“洋荤”正在一份份摆上餐桌。来当地研学的30多名各国留学生,为答谢为村民们20多天的照顾,特意在离开前夕,为村里老人奉上一道独具异域风味的大餐。

看着这些丰盛精美却又叫不上名字的食物,今年86岁的严奶奶高兴又激动的说:“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今天头一次开了‘洋荤’。最喜欢吃意大利面,那个生的蔬菜(蔬菜沙拉),吃不惯!”话音刚落,现场一片笑声与掌声。


琐(通锁)园村因其鸟瞰如古代长命锁而得名,至今已有440余年。历经岁月风雨,现保存的古建筑有旌节石牌坊、严氏宗祠、务本堂、怀德堂、聚义厅等明末清初堂屋十六座,是金华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琐园村现有500多户,人口1700余多人。严、俞、徐等为大姓,而第一大姓严氏是严子陵的后代。

琐园村的改变源于一次民间国际研学之旅。2015年6月,来自14个国家25所高校的海外学子走进琐园村,开启了一段为期21天的金华古村落体验之旅。他们与村民同吃同住,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至今,“海外名校走进琐园”的活动已经举办了第五届。每年都会有一大批海外学子来到琐园,住进琐园居民的家中长达几十日之久,真正做到吃、住、生活在一起。然后研学生们再把在这里的独有经历以及心路历程在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站和自媒体平台上分享出去,扩散到世界上各个国家。
事实上,琐园村村民的幸福指数不仅体现在村容村貌的蜕变,国际研学等特色活动的举办,更体现在村庄功能的完善。

日常伙食有讲究,都是按老人身体和口味,精挑细选的新鲜食材。除了能享受别出心裁的特色美食,每个星期,中心工作人员还要给老人们吃3次手工面食,换换口味。你说,这里的老人幸不幸福?而这样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不仅仅只是琐园村独有。
金华市金东区,金义都市新区核心区域,著名诗人艾青的故乡。一座正在崛起的幸福“网红”城市。
金东区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的建设思想,于2013年推出“不离家,不离乡,不离亲”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行两个统分结合,日间统一照料,夜间分散居住,中心较大村统一布点,边缘小村分餐配送。”据金东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曹一勤介绍,截至目前,金东区已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90多家,服务用餐老人7000多人,为广大农村老人解决了养老之难。
民生幸福,一直是金东发展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而养老,直接关系到民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